东林寺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九头樟
▼大雄宝殿
经幢[jīngchuáng],我国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凿石为柱,上覆以盖,下附台座,刻佛名、佛像或经咒于上。其制式由印度的幢形变化而来。
▼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主体为八面石柱,高约2米,刻于唐永淳二年(公年),为东林寺现存最古老的石刻,是罕见的文化瑰宝。
▼六朝松传说为慧远大師亲手所植,本名为“罗汉松”,因植于东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故称“六朝松”,有人亦将它誉为“庐山第一松”。据传此松颇具灵性,几度枯荣,皆与东林祖庭兴衰息息相关,寺兴树则荣,寺衰树则枯。
▼出木池(晋)传说在东林建寺之初,缺乏建大殿的木材,慧远大师打算往山里结庐,一日,远公夜梦山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神。夜里,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等到天明时,殿前的池塘中涌出好多上好的木材,解了慧远大师的燃眉之急,此乃大师诚心鉴于天地,德行有感于神灵,故有此神助。后人以此木料所建之殿堂命名为“神运殿”。涌出木材的那口池塘就叫“出木池”
▼藏经楼
西林寺
江西九江庐山西林寺,坐落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北麓东林寺西侧,建于东晋太和二年(公元年)由太府卿陶范创建,为庐山北山第一寺。
庙中,原有一幅墙壁,苏轼来游,看到壁前前人题诗甚多,顿时兴起,索笔著名的《题西林壁》,传为千古佳诗。其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句,极具哲理。
▼西林寺大雄宝殿
▼西林寺后的西林塔,亦称千佛塔,砖浮屠。唐玄宗敕建。明王鸣玉重修。清道光年间(公元--年)塔顶曾裂开,至咸丰年间(公元--年)又自行愈合。塔高七层,呈六角形,各面均有佛龛。
底层南北开门,正门向南。塔身向南每层门顶上皆有题额,底层至七层分别为千佛塔、羽室才、金刚、灵就来、无上法、聪雨花、无明藏。塔为空心塔,外状崔巍,高耸峭立,为西林寺的标志。
作者ang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