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散开凤尾般的身姿,竹林簇拥着高低错落的农舍,成都平原特有的川西林盘,不仅有独特的生态价值,亦具备丰厚的经济价值。
年11月,成都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暨城乡融合发展,将保护修复川西林盘、建设特色镇纳入“十大重点工程”,同时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美好蓝图。
此项工作已持续推进两年,成都平原涌现了一大批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川西林盘。年,聚焦川西林盘,走进那些创新发展的鲜活样本,力求揭示其发展轨迹、启示意义,记录成都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创新,为探路者、实践者加油、喝彩!
杨益摄川报观察记者张红霞
1月2日,新都区斑竹园镇三河村迎来了两位国际台球运动的大伽——斯诺克世界杯冠军周跃龙、亚洲青年锦标赛冠军肖国栋,他们的“冠军工作室”正式揭牌,在农商文旅体融合、打造高品质“乡村产品”上,添增一个高端品牌。
与此同时,三河村保护修复的7个川西林盘正在实施中。已完工的董家院子、周家院子,茂林修竹、白墙灰瓦,散发迷人的气息。
“在董家院子林盘已经聚集了6个文创项目,正在引进5个项目,总投资达到万元。”三河村支书谭杰透露,国际饮料业巨头、可口可乐公司亦正以“乡村振兴合伙人”的身份,在三河村落地全国第一个可口可乐乡村形象店“可乐时光里”。
“川西林盘打造好了以后,对发展产业的助力很大,好比是一个绿色孵化器、转化器。”谭杰感悟颇深。
王家大院林盘试水,托起足球产业
过去,三河村是一个产业凋蔽、人心不齐的落后村,如今却已是大名鼎鼎的“成都足球第一村”,每年都要举办成都市级的成人“宝柚杯”、青少年“柚宝杯”、企业联赛“柚花杯”三大足球赛事、共近场比赛。变化始于年,加速发展则始自年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的启动。
“年起,我们集中全村力量,在王家院子建起了两个标准足球场,当时的想法,是想通过足球运动带动些人气,扩大柚子的销售。”谭杰说,争取、整合各种资源,王家院子林盘成了村里“放入”足球产业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5年来,三河村的足球产业发展起来。“宝柚杯”渐成四川最具影响力的7人制赛事品牌,三河村农民健身足球俱乐部成为成都首个正式注册的农民足球俱乐部,发展青少年足球培训使足球场运转率达到80%。“通过培育自我造血能力,目前镇上对三河村足球发展的扶持资金年年递减,再过两年就可以实现自我循环了”,斑竹园镇党工委副书记王诚谈到,“以前我们对发展体育心头还没底,觉得到底有没用?现在看起来很有用!”
在王家院子,围绕足球人群生成了主题餐厅、火锅等项目,吸引投资上千万元。足球主题餐厅投入万元,不到两年就收回了投资,令人惊叹。每年来三河村踢球和休闲的游客达到20余万人次,口感上佳的“新都柚”每斤售价从过去多年的2元提高到了5元。
精品林盘+产业
两年入选成都“十佳”
董家院子精品林盘的提档升级,仍在进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合作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将在三河村落地,实施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尽管仍处隆冬,这个工程的施工却热火朝天地推进着。
按照计划,三河村另外5个林盘的保护修复正进入尾声。规划保护林盘面积共亩,涉及户,人。保护修复的主要内容为“整田、护林、理水、改院、值业、串绿”。
村里完善了乡村绿道余米,新建院落游步道余米,利用绿道将周边林盘及景观节点进行串联。
林盘修复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他们自愿捐出自家不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如风车、簸箕、猪槽等,作为林盘装饰,打造出独具一格的农家风格。在村容村貌改造过程中,村民不仅仅只是建言献策,更多的是投工投劳、亲自参与,为村里的发展加油出力。
村里环境好了,外来投资客多了,本村村民也跃跃欲试,想要创业。为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三河村引进新都桂城村镇银行量身定制开发了“乡村振兴贷”产品,整村授信万元,帮助本村村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
通过发展足球、音乐产业,培育本地村民创业,增加村民就业,吸引新农人、返乡青年到三河村发展,三河村先后发展餐饮民宿、农事体验等一三产融合发展的文体乡村旅游项目19个,年入围成都市首届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奖,年入选成都“十大乡村创意项目”。
创新发展集体经济
“三河管家”上岗
年春季,三河村挂牌成立了三河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全体村民皆成股东,全村资源尽皆入社,一个更有凝聚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启航。
村里的产业项目一个接一个落地。打造后的周家院子林盘,引来了龙泉驿的投资者,创办了民宿归墅花间小院,每到周末一房难求。
在董家院子林盘,对房屋进行风貌改造时,不改变原有建筑基本结构,以木材、竹子、土墙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对对院落周边闲置土地进行整理,已改造风貌约平方米。
好环境吸引好投资,民宿晨光微嘉来了,投资数百万元打造精品民宿。黉园更是意欲建成星级高端民宿,使三河村民宿形成高、中、大众的阶梯式分布。
年3月1日,斑竹园首届“星空音乐节”在三河村举办。接连三天,在一片油菜花田中举行的户外音乐节,由三河村新村民“昌英中音乐工作室”“朱嘉琪音乐工作室”等为演出班底,虽然没有明星大腕,依然吸引了10万年轻人前来观演、互动,那种浪漫、快乐令人难忘。
这个效果奇好的音乐节为三河村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吸引年轻消费者助力不少,来村里休闲度假的人络绎不绝,民宿发展欣欣向荣。
“我们从问题入手,探索在集体经济组织下成立‘三河管家’,帮助民宿投资者解决日常的经营管理问题,试水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提升专业化水平,也壮大集体经济。”谭杰介绍,目前“三河管家”已接手两三个民宿项目,通过对外招聘职业经理人、培训本村村民参与服务,进行专业化运营。
“我们计划今后通过‘三河管家’把农民闲置的房屋集中在一起,再打造几个民宿项目,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谭杰很有信心,随着不断引进的外来投资者带来的新理念、新业态,三河村自身亦将获得发展能力,长出产业的参天大树。
5年来,三河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村民每年人均收入均有元增长,人均纯收入从5年前的元增加到元,增幅超过80%。
专家说法: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吴永胜:从三河村的变化来看,这是成都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地的结果,三河村也抓住了机遇,实践成果入选年成都第二届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奖之“十大乡村创意项目”,刚好我担任了年“十大案例”奖的评审专家,看到这个报道感觉很亲切,也祝贺他们。
建设乡村振兴就是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三河村已经走在了前面,为成都乡村振兴做出了表率,希望更多的乡村也如三河村一样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来源:川报观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