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叫郭爱伟,是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他有两个讲台,一个在西林教室,一个在山村林地。
他每天都很忙,他在教室的讲台给本科生讲授《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课程,还要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试验,并为其修改论文。除此,他在香格里拉、普洱、西双版纳等处的山村和林地的“讲台”,为当地村民讲解林下怎样科学养鸡,并对饲料配比是否合理给予指导。多年来他在两个讲台深耕不辍,在他看来,这两个讲台还可以相互促进,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
学生的良师益友
从年至今,郭爱伟常常脚带着乡下的泥土走进教室,课堂上讲教材上的知识点,讲来源于林地实实在在的案例,学生都爱听他的课。
他的研究生王飞说:“记得第一次见到郭老师是在大二,老师给我们上《营养学》课,他讲课声情并茂,从此让我对郭老师的课充满兴趣。老师平时是和同学打成一片的良师益友,但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却非常严格。在本科实习期间,他以身作则为我们饲养试验忙前忙后,耐心讲解……在研究生导师选择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郭老师。在研究生期间,郭老师不仅帮助我们制定未来的研究计划,耐心指导我们的试验方案,而且注重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经常告诫我们自主学习受益一生,我们的论文,他都加班加点为我们批改。在生活上他很关心我们,今年中秋节,我们聚在一起,像家一样温暖。成为郭老师的学生,是我的幸运……”
刘黎煊同学说:“郭老师深受同学爱戴和钦佩,我们不仅喜欢听他生动有趣的讲课,而且我们也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相比于本科,研究生面临更多的问题,例如发文章,做科研等。郭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不求你们以后都从事科研工作,但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塑造你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工作中会受益无穷。’”
学生都很喜欢郭爱伟,他认为只有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才会得到学生钦佩的“奖杯”。
当问及怎样做一名好老师?郭爱伟回答说:“教师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要勤于学习,甘为人梯,为人师表,这是老师的天职。以真心关爱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郭爱伟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办公室给学生辅导,和学生谈心,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他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他先后指导学生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假期经常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增长才干。
在要求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在课堂上积极推行动物营养学案例教学,将自主、互动、探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他潜心研究教材,注重教法,并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上学习行业内名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精心处理好教学的每个环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在课余时间总是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中他曾获得中青年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示范教学比赛三等奖,并荣获“西南林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在从事繁忙教学工作的同时,郭爱伟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