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哒西林一寨子组团搞民俗体验游,初尝

          前言

在西林县有一个有着四个民族的村屯,尽管地处大山深处,但是村民们在领路人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努力打造一个民俗体验旅游目的地,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要吃上“旅游饭”。如今,这个村屯已初尝甜头,10月3日,该村成立“西林县五彩祥云旅游公司”并开始运作,村民们向梦想不断努力着。

村民与来访游客合影。

组建团队搞旅游总书记讲话精神传山寨

西林县位于桂、滇、黔交界处,是一个居住着壮、汉、苗、瑶、彝等12个民族的多民族县份,同时也是国定贫困县,脱贫任务较为繁重。而该县古障镇那哈村落沙屯,虽然只有人,但却居住着壮、汉、苗、彝等4个民族。因为自然条件因素,这里的村民并不富裕。

周顺彬是落沙屯人中的一员,他曾是一名公务人员。作为村里少有的在外吃“公家饭”的一员,他觉得有责任让养育自己的乡亲们生活得更加好。

怎么样才能让乡亲们过得更好?当然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加上村里不到百里的地方,就有云南省广南县世外桃源、丘北县普者黑千亩荷花、罗平县油菜花海,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湖、马岭河峡谷等景点,落沙能不能也搞乡村旅游?

有了想法还得有行动。年开始,周顺彬与村支书杨顺光商量,最后都认为可行。于是杨顺光与村民小组长黄有光组建了“落沙屯生态发展管理委员会”,从4个民族中推荐出10名代表担任委员,组建了“落沙民俗体验旅游区”运作团队,并把外出工作的落沙籍村民也纳进去,就开始有模有样地搞起了宣传。

为让村民的思想与外界接轨,能与山外的游客相处融洽,做好服务工作,杨顺光和黄有光在年找到西林县委党校,请求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教学点放在落沙屯。跳过县、乡、村,直接把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课堂开到自然屯,在西林县甚至整个百色都没有先例。面对村干部的热忱,党校经过设计将课程设计成村民容易接受的方式,用简单的方式呈现给村民。

在课堂上,乡亲们知道了云桂铁路最近的车站距寨子只有公里;知道了准备建设的百色至云南曲靖市高速公路最近出口离寨子只有8公里;还知道到村旁的省道线年将全线投入使用……

各方鼎力支持村民初尝“旅游饭”甜头

“这个主我作了,把自家的2亩油茶树林贡献出来建广场!”年5月的一个晚上,落沙屯的乡亲们又集中在党校教学点前开会,讨论包括搞民俗体验游所需要的场地,发言的是杨顺光的妻子王志花。而当时,杨顺光因为阑尾医院养病不能参加会议。

支书家连正结果的油茶林都不要了,与之相邻的其他两户群众纷纷把自家的玉米地贡献出来。很快,占地多平方米的活动广场在一个小时的会议上“敲定”了。

由于广场面积有3亩多地,县文体局给予的项目无法全部硬化。但获得群众和县领导鼓励的杨顺光抛下家中的农活,几次上镇里和县直各部门,一吨一吨地争取水泥和沙石。看着这位身材矮小的苗族支书为村民的付出,西林县国土、交通、扶贫、团委、民语委和落沙屯所在的古障镇政府都从自己紧张的经费中“勒紧裤腰带”,给予各类物资的支持。

年11月,广场在各族群众的义务投工投劳中竣工,全镇10多支舞蹈队前来祝贺,落沙屯的进寨道路破天荒地“拥挤”起来。由于位置处于山巅,放眼四周皆风景,一座以原始森林古木为幕、硬化山顶为台的“民族歌舞广场”很快获得八方来客的赞许。

广场建好后,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广场穿上民族服饰,围着一起跳舞,一起渡过安静平和的山村之夜。平时过节,各族村民也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刘拾妹家元,黄有明家75元,黄有英家35元……”去年腊月廿七,杨顺光组织村民参加寨子的分红大会。钱不多,分红的总额仅多元,但领钱的人都很认真地签字,并把纸币举过头顶,和支书开心合影。一会儿,合影就在村中的QQ群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fz/5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