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扶贫绿色产业扶贫在路上西南林

扶贫工作联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吴松实地调研

云南省大关县天星镇安乐村长期以来面临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基础产业不强的发展困境。为使当地群众真正改变贫困面貌,如期实现脱贫致富,西南林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上积极探索,引导当地村民走出一条“党员带头、能人带动、抱团使力”的专业合作社路子,选准并扶持贫困户发展了蜜蜂养殖、生猪养殖项目,解决了扶贫对象缺养殖技术、缺养殖资金难题,取得了良好收益,受到了群众欢迎。

聚焦产业扶贫夯实脱贫出列基础

深入调研民情,编制脱贫规划。驻村扶贫工作队完成了安乐村32个村民小组户贫困户走访,开展了5次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与村民小组长、党员座谈,多方征求意见,熟悉了民情、村情,为学校开展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根据部分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发挥内生动力,队员主动与群众交流,做实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工作。始终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编制完成了《安乐村脱贫出列规划》,完成了安乐村年脱贫出列项目规划报备。

聚焦产业扶贫,实施精准帮扶。安乐村地处乌蒙山区深处,“山高坡陡、地无三尺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空壳村”,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现象十分突出。针对安乐村实际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创造性地将“合作股份”试点工作与挂钩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作股份”试点工作,把年度扶贫项目资金26万元转化为“合作股份”,组建“大关县安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集体经济实体,以服务中心名义参股大关县安乐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仔猪繁殖基地合作社。经过半年的试点,集体经济实体、合作社生产经营平稳发展,获得了宝贵经验。

全校齐心协力,助力基础教育。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好途径。西南林业大学全校师生共同助力安乐村基础教育,截至目前,学校共投入资金30余万元,改善安乐村迎青小学基础教育设施;为年考取大学的18名学生发放爱心助学金元/人;校团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50人到安乐村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并向安乐村小学生发放6万元文具用品;驻村扶贫工作队协助5名无户口儿童完成户口登记并资助元/人DNA检测费用,使5名适龄儿童能正常入学。募集7万元书籍、文具、体育用品向迎青小学、温沙希望小学、安乐中心小学发放。

加强基层党建,强化组织保障。由于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多、流动性大,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面临诸多困难。驻村扶贫工作队力求人在心在,在岗在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一味送钱送物等传统扶贫误区,吃透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地方扶贫政策,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校长蒋兆岗走访贫困户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选准扶贫项目。经过走访、调研,驻村扶贫工作队立足传统、立足现有的农业基础,找到了贫困户能参与、可实施、有增收的蜜蜂养殖、仔猪繁殖两个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在蜜蜂养殖项目中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达到15户,养殖规模达到箱。生猪养殖是贫困户的主要经济收入,但是由于缺乏仔猪繁殖和防疫技术,养殖风险较高。针对此情况,工作队采取“扶持能人、抱团发展”与具有养殖经验的贫困户组建仔猪繁殖基地合作社。采取以低于市场价的10%向贫困户出售仔猪;以高于市场价的10%回收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由合作社免费提供防疫服务等措施降低养殖风险。同时,为进一步降低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西南林业大学正在筹备建设“农校对接”基地,为全校师生提供安全生态的猪肉供应,同时平抑校园餐饮价格。

组建经济实体。经工作队、村“两委”与合作社多次协商,决定将年度扶贫项目资金转化为安乐村集体经济“合作股份”,参股合作社,在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同时获取村集体年终红利,为安乐村党组织筑牢工作基础,进一步推进其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步伐。在大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工作队会同村两委一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经民主决策程序依法组建了集体经济实体“大关县安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于年7月5日注册设立。在保持资金性质不变、投入渠道不变、监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把学校投入的26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注入服务中心,转化为红色股本,参股合作社。大关县安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由村委会主任担任法人代表,村民代表大会为集体经济实体最高决策机构,集体经济实体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村民委员会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监管。

明确合作形式。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大关县安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签订协议,代表村集体参股蜜蜂养殖合作社、仔猪繁殖基地,明确了双方权利义务。大关县安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安乐村集体经济“合作股份”持有人,选派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进入合作社监事会履行监理职能,不直接参与和干预合作社的日常生产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股份”每年获取的集体红利归安乐村集体所有,通过议事公开等程序主要用于兴办村公益事业、开展组织活动、弥补办公经费不足等。

扶持发展壮大。经过为期半年的试点,大关县以集体经济实体参股的两个合作社生产经营正常有序,集体经济实体运行平稳。为进一步规范集体经济实体、合作社财务管理,学校财务处选派以龙素英高级会计师为主的团队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专业财务服务和培训工作。在集体经济实体、合作社管理中,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并完成“大关安乐”商标注册。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筹建、管理充分依靠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作用,把党建建在产业链上,实现了脱贫攻坚和党建的“双推进”。在取得经验后,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定期为大关县各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蜂箱竣工纪念新建校舍(文/图李正亭柏顺文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fz/6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