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年,漳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5.22%,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0.99%。根据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定义(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我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为加快推进养老领域补短板,发展老龄产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攻方向。
追问题解难题存在问题:老龄兼专职从业人员数量少
解决办法:加快城市和农村社区服务站专兼职人员培训
具体进展:近年来,漳州加快培训一批老龄兼专职从业人员。数据显示,年,漳州市城市社区服务站专兼职人员只有人,年迅速增加到人,年仍然保持在人以上。年农村社区服务站专兼职人员仅有人,此后每年稳定增加,至年,农村社区服务站专兼职人员增加为人,是年的3.9倍。
存在问题:养老机构及床位紧缺
解决办法:鼓励扶持养老机构发展
具体进展:为应对养老机构数量少、床位紧缺问题,漳州市大力扶持养老机构发展。至“十二五”末,全市已投入使用的养老服务机构家,床位总数张,在建养老服务机构17家,床位总数张。年,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个,其中已投入使用个,在建22个;养老床位总数张,其中已投入使用张,在建张,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0.1张。年,全市农村社区服务站数量增加为90个,日间照料室增加为68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农村居家养老设施覆盖率已达到26%。
存在问题: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解决办法:推动城乡低保、新农合、生活补贴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
具体进展:为确保老年人口社会保障能力提升,漳州市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根据漳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十二五”末,城乡低保老年人数稳定在4.4万人,参加新农保老年人数增加至60万人。年,城乡低保老年人数4.2万人,参加新农保老年人数61万人。从老年福利制度上看,年以来,特别是进入到年后,漳州建立老年人固定生活补贴制度村(居)数增长迅速,享受老年人固定生活补贴制度人数稳定增加。年,老年人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达3.5万人,享受城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8.7万人,享受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0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数量达人。
抓改革促发展
走好发展“三步棋”构筑养老新体系
数据显示,漳州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是,目前漳州老龄产业发展较为薄弱,特别是养老服务业在规划布局、机构建设、从业人员培养、相关产品研发等领域较为滞后。为加快应对老龄化问题,根据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关于加快补齐养老领域发展短板的部署要求,市发改委多措并举,从养老模式创新、从业人员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发力,着力解决“养老难”问题。发展养老服务业
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新模式。鼓励一、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转型为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院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直接提供养老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加大高层次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服务型-管理服务型-研究型三种养老服务护理人才,改善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才紧缺状况。
加快发展养老生态旅游业。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新模式,开发候鸟式养老旅游产品。开发乡村养老旅游休闲产品,重点打造和春、塔下、田寮、太极、百花、山重、西林、官畲、三平、高寨等十大最美乡村为重点的乡村养老旅游休闲产品体系。开发原乡老年旅游产品,整合运用宗教资源,利用姓氏、族谱开展寻根旅游产品。
加快发展养老金融保险业。鼓励引导有较强实力的银行、保险公司开发各类养老理财产品。同时,引导商业银行设立养老专项债务融资工具、养老信贷、养老设施租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专项基金等平台,吸引社会资本为老龄产业发展提供直接金融服务。
发展养老地产业
规划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以城区建设总体规划、社区服务设施规划为依据,根据社区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租赁、购买等多方式分区分级建设日间照料中心。
加快建设专业养老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养老院,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实行评估分级管理经验,推动不同评估级别的老年人对应入住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
鼓励发展特色养老地产。借鉴台湾的长庚养生文化村、广州的友好老年公寓等外地经验,推动发展有地域特色的主题文化综合型养老社区。以“原乡情结”作为切入点,创新老年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加快旅游度假型养老社区建设。借鉴海南海口发展经验,培育最优质的本地医疗资源,探索异地医保结算方面的便民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候鸟式”养老社区,着力打响“花样漳州、颐养之城”品牌。
发展老龄用品业
鼓励发展老年食品和保健品产业。食品工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之一,发挥现有食品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把老年食品和保健品作为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之一,鼓励本地有条件的食品工业企业新上一批老年食品和保健品项目,加大产品研发和营销力度,打响品牌效应。
鼓励发展老年辅具用品产业。立足我市装备制造业良好基础,鼓励本地部分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转型发展老年辅具用品业,填补我市老年辅具用品产业空白,增强我市制造业实力。
鼓励发展智能化老年用品产业。充分利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引进一批发展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企业,引导老年用品企业发展智能化老年用品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同时,加快建设综合型老年用品专业市场,形成产业链分布。
漳州市养老服务领域补短板大数据重要政策:
10月18日起,全市正式实施《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主要目标是:到年底,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以下统称为医养结合机构);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到0年,符合我市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重点项目:
年8个市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工程在建,其中总投资4.89亿元的漳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加快建设,预计年建成;总投资1.55亿元的龙海市社会福利中心预计年建成;
年起实施24个街道和中心乡镇老年人日间照料覆盖工程,其中年、年分别建设13个、5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年起实施96个乡镇敬老院改造工程,其中年改造乡镇敬老院具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35个;
年起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升工程;
年起实施个农村幸福院建设工程,其中年、年分别建设30所、所农村幸福院;
年起鼓励兴办17个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工程,包括华安县正兴生态养生养老院、福建逍遥谷养生养老综合体、平和县福利中心、漳州曜阳养老中心、长泰悦泉湾康养中心、人保怡养福建养老旗舰项目以及总投资50亿元的宝龙集团长泰健康小镇等。
来源:漳州市发改委闽南日报
本期编辑陈利敏朱俊辉
值班主任林堃
闽南日报社要闻部诚意出品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