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全国范围内听力障碍残疾人口达万,长期居于各类残疾之首位。
婴儿时期的大脑皮层中,听力中枢和语言中枢都是一片空白,只有当出生后,在持续的各种声音的刺激下,在各种语言的刺激下,中枢神经细胞的突触才会越长越多,连接成网状。这些发育在出生后到2,3岁时是最活跃和敏感的。如果过了这个阶段,皮层的工作能力就会大大减弱。药物、病毒、不良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听力受损,甚至造成耳聋。因此,及时发现问题是父母的第一要务!
那么如何才能尽早地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呢?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儿童听力保护的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国内越来越普及。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新生儿已成为可能。每个孩子出生时都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在出生后听力筛查没有通过的情况下,我们会要求孩子在3个月时再进行全面的听力检查。如果6月龄复查仍然存在听力障碍,达到一定的听力损失的程度,建议对孩子进行干预,通过各种类型的辅助听力设备(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同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经过科学、系统的干预,绝大数孩子可以进入一个有声世界,进入普通的学校就读,和其它孩子一起无障碍的进行交流。
下面就介绍一下关于儿童听力的若干问题:
1.妈妈怀孕时感冒了,吃药了会导致宝宝听力不好吗?
妊娠早期尤其是在前3个月,正是胎儿听觉器官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听觉器官极其娇嫩脆弱。如果在这个阶段母亲得了感冒,尤其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风疹、疱疹、腮腺炎、流感病毒等,是有可能对胎儿的听力产生影响的,造成先天性耳聋。
临床上大部分常用药物在一定剂量内使用是安全的,但是有些药物对耳朵可能有毒性,会导致宝宝听力下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者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反应停)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2.我怀孕时进行胎教,将耳机放在肚子上给宝宝听音乐,会影响胎儿的听力发展吗?
不建议妈妈们将耳机直接放在肚子上给宝宝听,节奏过强、力度过大的音乐,有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
3.刚出生的新生儿家长该如何观察宝宝的听力是否正常?
(1)吸允喂奶观察法:
婴幼儿在喂奶时给一定的声音,最好在宝宝吃得最尽兴时,给短暂的敲击声(1秒左右)。正常情况下,宝宝吸奶的节奏或动作会改变甚至停止吸奶,有时也会看到眨眼睛,面部和手足抽动等。第一次可以给中等强度声音,有反应,下一次减小声音;没有反应,则可增大声音。
(2)睡眠测试法
婴幼儿入睡时(浅睡状态),在两耳侧分别敲铃,观察孩子会不会被响声惊醒,或出现眨眼、身体抽动等动作。当睡深时,可捏鼻子使宝宝快醒时,再重复测试。
(3)转头测试法
针对3个月以上的婴儿,让婴儿坐在母亲的膝盖上,给他一个小玩具吸引注意力。另一个人在孩子身后左、右两侧分别突然敲玲,观察孩子是否会主动去寻找声音。
4.在背后叫宝宝为什么他不会转头,或反应迟钝?
医院做检查,先进行常规的耳科体检和听力检查来明确是否有听力问题,另外其他几种情况也有可能会引起宝宝有类似表现如:儿童自闭症,智力发育异常等。
5.耳聋会遗传吗?
耳聋是可以遗传的。但并不代表父亲或母亲有耳聋就一定会遗传给宝宝,具体要通过基因检查来明确父母双方的基因特征,从而判断宝宝出生后发生耳聋的概率。儿中心现已开展临床基因筛查项目,可进行基因筛查,有这方面需求的家长可前来咨询。
6.如果第一胎听力有问题,想怀第二胎该如何准备及处理?
建议有这样情况的父母来我院进行基因筛查,因为第一胎宝宝听力有问题,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可能不是遗传因素导致的,需进行基因筛查,判断宝宝出生后发生耳聋的概率。
7.如果确诊新生儿听力有问题,该如何治疗?
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常见的问题比如耳朵耳屎太多堵住了耳朵,或者耳朵发炎了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当耳聋较严重,药物治疗无法挽回时,需要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来恢复听力。
8.人工耳蜗是什么,它如何保住宝宝听到声音,学会讲话?
人工耳蜗植入是一种电子装置,它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通过植入的电极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产生听觉。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
9.人工耳蜗植入是否必要,最佳年龄是几岁?
对于严重的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往往药物治疗和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较差。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观点是年龄越小越好,手术条件好的儿童可考虑在数月大时进行手术。因为植入人工耳蜗后大多数情况仅仅是提供了患儿听力,但宝宝要学会讲话,还需要大脑言语中枢的正常发育,这一中枢大约在5岁左右完成发育。因此家长如果发现宝宝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需尽快考虑手术,否则,如果宝宝年龄太大,错过了言语中枢发育的“黄金时期”,再植入人工耳蜗,宝宝也只是听得到声音,但听不懂讲话,是非常可惜的。
此外,儿童的听觉系统在出生时尚未完全成熟,极为容易引起耳部疾病。据统计,大约80~90%的儿童曾经患过中耳炎。部分严重的中耳炎也会导致宝宝的听力下降。因此,在发育的过程中,儿童需要家长悉心的护理才能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这里将回答家长们生活中的疑问并告诉大家耳朵的护理知识:
1.发现宝宝耳屎很多,家长应该掏吗?
家长在掌握一定的常识后可以进行清理。耳屎又称为“耵聍”,呈弱酸性,正常情况下起着抗菌,防止异物侵入耳朵等作用。只有在明显引起宝宝不适的情况下才需要清理耳屎,如听力下降,耳闷等情况。清理时也需较小心,因为宝宝的外耳道皮肤娇嫩,配合度差,不容易操作,不小心刺破皮肤容易引起外耳道发炎,甚至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因此建议选择较柔软的物体清理,如发现耳屎积聚较多,无法清理出,宝宝有明显不适,医院就诊比较放心。
2.孩子喜欢戴耳机,会影响听力吗?
如果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而又没有注意耳朵保养,是有可能会影响听力的。一般来说,使用耳机需要注意以下原则:1、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2、音量不要开太大3、选择戴起来舒适的耳机。
3.发现宝宝耳朵里流水怎么办?
医院就诊,常见的原因包括中耳炎、外耳道炎、湿疹、耳朵耵聍等。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不同。
4.吃药会影响宝宝听力吗?
临床上大部分常用药物在一定剂量内使用是安全的,但是有些药物对耳朵可能有毒性,会导致宝宝听力下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者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反应停)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5.感冒后,宝宝说耳朵痛,听力不好是什么原因?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宝宝得了中耳炎,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耳科检查,宝宝们的耳朵在小时候发育并未成熟,感冒后细菌容易沿着鼻子,通过与耳朵相同的咽鼓管进入中耳,进而引起中耳炎。
6.宝宝上课不注意听讲,喊他反应迟钝有什么问题?
这种情况宝宝的听力可能受到了影响,医院先检查听力情况。如果是耳屎太多堵住外耳道,相对处理比较方便,如果是其他原因,比如中耳炎,则需配合药物治疗。
7.宝宝洗澡或游泳后感觉耳朵闷怎么办?
洗头洗澡或游泳耳朵进脏水后容易引起中耳炎,往往表现为耳闷,耳痛,医院就诊,进行检查。此外,潜水后出现耳闷,有可能是体外气压急剧变化使中耳内外形成一定的压力差所致的中耳损伤,也需及时就诊。
8.宝宝坐飞机后耳朵痛怎么办?
在乘飞机时,体外气压急剧变化,使中耳内外形成一定的压力差,这时,会引起耳朵不适。可飞行期间应不时进食果品饮料,主动作咀嚼吞咽动作,打呵欠、或捏着鼻子喝水,小儿可让其吹奏玩具或给予哺乳,促进连通耳朵和鼻子的咽鼓管开放,调节中耳压力,患者不适。
9.宝宝被诊断为中耳炎后,该如何护理才能尽快康复?
需注意如下几点:1.预防感冒,如感冒及时医治。2.尽量不要乘坐飞机或高速电梯,游泳、潜水。3.洗头洗澡防止耳朵进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