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西林县 >> 西林经济 >> 西林县特产大全

西林县特产大全

西林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东连田林县,北接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北毗邻贵州兴义市,云南省罗平、师宗县,南邻云南省的邱北、广南、富宁三县。全县面积.58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1.28%,人均拥有土地面积37亩,耕地总面积24.7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97亩。

土特产有桐油、茶油、烤姜、薏谷、茶叶、黑木耳、板栗、香菇、山楂、烤烟、灵芝、山药、何首乌、土茯苓等。西林水牛是全国13个地方水牛良种之一,黄牛是广西3个地方优良品种之一。西林麻鸭、乌骨鸡为本地优良家禽品种。

油桐

油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的根、叶、花、未成熟果实及种子油。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根具有下气消积,利水化痰,驱虫之功效。常用于食积痞满,水肿,哮喘,瘰疬,蛔虫病。叶具有清热消肿,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肠炎,痢疾,痈肿,臁疮,疥癣,漆疮,烫伤。花具有清热解毒,生肌之功效。常用于烧烫伤。

用油桐籽榨取的桐油,具有广泛的用途。

西林县已种油桐.2公顷,其中有收面积.7公顷,年产桐籽.6万公斤。以者夯、古障、马蚌出产最多,占全县60%。年,全县产油柚籽吨,每年可出口油柚籽-吨左右。

茶油

茶油是用油茶树果六榨出来的油,是县里的主要食用油。它油色黄亮,芳香,食用口感好,耐储藏。西林种植油茶历史悠久,各乡镇均普遍栽种。解放后,油菜种植以弄汪乡的弄汪、弄合、峨沙和西平乡的木顶、皿帖一带最多,那里被誉为“油茶之乡”。茶油除供县内食用外,还大量外销。

烤姜

烤姜是由生姜乔皮后放入烤炉内烤干而成。西林生姜,皮薄肉厚,鲜辣温香,质嫩可口,水分含量少,宜于制作烤姜。这种烤姜保留了鲜姜原味,易于保藏和运输,使用价值高。烤姜成为西林县经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烤姜主要集中在者夯、古障、马蚌、八大河四乡(镇),其产量占全县86%以上。

薏米

又名薏谷。主要产区在西平、弄汪、那佐,年产量占全县75%以上。意米除在国内销售外,又是外销的大宗土特产品之一。

烤烟

是将采下来的烟叶放火烤房烘烤而成。西林与云南接壤,所产烤烟质量也与云烟接近,属清香型,颜色金黄,厚薄适度,油润丰满,燃烧性好,烟味醇和。广西已将西林定为广西优质去烟生产基地。

古障白毫茶

因产于古障镇而得名,又称“王子山白毫茶”。其特点是叶芽肥大,叶尖有白毫,叶质纯嫩,形似银针。它茶色青绿,滋味郁香,回味性强。年,古障白毫茶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定为国家级良种。年,广西桂林茶科所用凌云、古障白毫茶为原料,研制成“茉莉白毫茶”,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优质茶叶产品。

西林三珍

西林县所产的鹰嘴龟、山瑞、水鱼被誉为“西林三珍”。“三珍”均属龟科爬行类物。鹰嘴龟,俗称大头龟,头呈三角形,嘴啄状如老鹰嘴;山瑞,又名山龟,颜色为深褐色,背上有很多凸起的肉瘤,生活习惯与鹰嘴龟相似;水鱼,学名鳖,又叫团鱼、脚鱼、甲鱼,其颜色为暗草绿色,背上光滑,习惯生活在河溪、池塘或水田中。“三珍”的肉体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强身健体的营养万分。特别是鹰嘴龟,是“三珍”之最。它全身是宝,龟腹甲、龟掌、龟油、肝、胆、蛋都是名贵药物。[22]

西林麻鸭

因全身羽毛呈麻斑点而名。习惯于山间水田、水沟觅食,寻食能力强,养易肥。“白轨麻鸭”是西林特有的一道菜谱。西林县气候环境适合养鸭,全县各地均可饲养,以上黄、古障麻鸭最为出名。

西林水牛

是全国13个地方良种水牛之一。其特点:个高体大,胸宽背阔,肢大肉多。而且性情温顺,体壮力大,役用性能好。西林水牛发育快,繁殖力强,成活率和产肉率均较高,肉质上乘。西林水牛除本地耕作和肉用外,还在大量销往外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jj/6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