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玉达

12月29日(星期五)上午9:00—10:30,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就“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全程代理全力打造便民利企政务服务一张网”主题与网民进行实时在线访谈。

嘉宾介绍

宣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玉达

1问

网友“行之有效”:宣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有哪些?

刘玉达

一、“一个中心”。

政务信息资源中心:通过对事项实施清单的梳理全面汇集各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同步构建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办件信息库等基础数据库,为办事提供基础数据服务。

二、“四个平台”。

一是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二是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三是业务办理系统。

四是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

2问

网友“小胡子”:“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目标是什么?

刘玉达

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分3个阶段性目标:

第一个阶段:到年11月底,建成市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市级平台延伸到基层。

第二个阶段:到年5月底,基本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第三个阶段:到年12月底,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3问网友“宣城人”: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主要有什么任务?刘玉达

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二是优化再造政务服务,三是强化平台推广应用。

目前,我市已建立市政府办公室牵头抓总、市信息办主管平台建设、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推广应用、市政务公开办加强监管的工作机制和“一口对外、枢纽调度、数据相通、并联运行”运行机制,确保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任务。

4问网友“心静明理”:请问,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已建成哪些系统?刘玉达

(一)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建设宣城政务服务网。

建设政务服务微门户。

拓展政务服务渠道。

(二)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实现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单向推送;

申请、预约、咨询类动态信息通过数据接口实现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的双向交互。

(三)政务服务支撑平台。

建成统一用户认证中心。

建成统一消息中心。

建成统一支付平台。

(四)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

在宣城市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建成资源汇集库、业务共享库、人口库、法人库、办件库、政务服务事项库、电子证照库。

5问网友“宣诚小丁”:请介绍下全市实施清单录入、优化过程中工作推进情况?刘玉达

一是实施清单录入。

我市分三个批次进行实施清单编制工作。(一)根据每个批次的对接要求,明确我市对口单位并分批次向省平台报送信息员,开展账号、密码的创建和分配等工作。(二)分批次召开市县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编制工作培训会。(三)培训结束后,市直和县直部门随即转入集中办公阶段,每批次集中3-6天左右,主要任务是对照省里下发的市县政务服务事项,开展实施清单的认领、梳理、录入、初审、复审和发布等工作。

二是集中办公确保进度。

在分批次集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编制工作期间,平台建设组、综合组全力以赴、全天候加班,积极做好组织协调、跟踪调度、系统对接和技术支撑等工作;

各参与单位人员组织及时、工作开展有序,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分管领导现场指挥、相关业务科室全程参与,事项梳理扎实细致,业务骨干层层把关,有效避免重复返工,大大地提高了资料上传和初审复核的“一次性”通过率。

三是流程优化方面。

11月20日,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导小组召开工作调度会,要围绕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用、管用、好用”的建设目标,全面组织实施清单再梳理、流程再优化,确保在12月5日之前,我市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级网络深度办理占比不低于60%。

6问网友“敬亭咖啡”: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截止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刘玉达

一是前三批市县政务服务事项共计项实施清单实现上线在用,共入驻单位家,市直单位实施清单网上办理深度四级占比18%;三级占比75%;二级以上占比97%。各县市区网上办理深度二级以上占比96%,其中:宣州区、宁国市%。

二是宣城市政务分厅于10月25日正式发布上线,实现省市“一张网”平台对接,其后又相继完成市级分厅规范化整改、省平台专家组核查、市级分厅门户测试环境搭建等工作。

三是完成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摸底调查,开展首批48家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对我市存在的“僵尸”信息系统进行清理;正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基础信息资源库(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等。

四是打通部门业务办理系统。12月16日,启动市房管局统一身份认证联网工作,目前已进入建库、测试阶段,市房管局自建业务系统的对接成功,将为后期自建系统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7问网友“般若光阴”:我市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得力措施?刘玉达

一是进一步优化流程,大幅提升网上办事比例和网上办理深度。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上网运行,截至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事项占比达95%以上,其中实现网上原件核验,申请人只需到现场1次的达85%以上,实现网上全程办理申请人无需到现场的“不见面审批”事项达18%以上。在推进网上办事的同时,对各部门审批流程和环节进行进一步精简优化,对承诺办理时限进行进一步压缩。

二是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部门业务协同,进一步简化申报材料。通过建立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库等措施,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部门间业务协同,大幅精简申请材料。

三是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向基层延伸,加大网上办事的推广和应用。选择宣州区鳌峰、西林街道和社区先行试点,在为民服务大厅设置网上办事自助服务点,确定专人帮助指导企业群众从网上办事。

8问网友“糊涂小子”:市里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接下来准备做什么工作?刘玉达

一是继续保持集中攻坚态势。要继续保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力度,真正实现网上平台全部延伸到乡、到村、到点。

二是全面推进网上平台应用。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鼓励群众在网上办事,“最多跑一趟”。同时,尽快扩大网上办件的覆盖面,确保每个单位都有办事项。组织政务服务事项“回头看”,建立问题清单库,跟踪做好问题收集、处理。

三是加快推进向基层延伸。在宣州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选择1-2个社区或村,先行确定部分公共服务事项,加快向基层延伸,力争早日实现全覆盖,方便群众办事。

9问网友“哈哈镜”:我在办事申请提交之后,可以看到审批流程和状态信息吗?刘玉达

可以,通过登录安徽政务服务网(宣城分厅),在办件查询或者我的办件模块,每个节点信息,您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

10问网友“秋风萧瑟”:您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刘玉达

很多人就觉得“互联网+政务服务”就是政务公开,过去出台法律发布一个文件是以纸制的形式向社会发布,现在变成电子形式了,可以在网上看,可以在手机上浏览了。

其实这是狭义的电子政务,更广义的电子政务是通过现代的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能够让政府为群众的服务真正做到最快捷,需要提交的材料更多的时候由市里的大数据中心里可共享的数据提供,不需要群众到处跑去盖章。

我觉得,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多办事、不添堵”,其实这才是一个更重要的目标。

来源:宣城市人民政府网

更多精彩↓↓

●市政府与高校再“牵手”,将共建一所研究院!

●宣城“三馆”元旦不放假!具体开放时间请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jj/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