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百色培育ldquo红色

北京扁平疣十佳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摘要

3月25日,《广西日报》区域新闻整版报道百色。其中头条刊发《农村党员“扩源提质”“红色创贷”扶持创业—百色培育“红色动能”驱动乡村振兴》。报道称,该市实施党员“扩源提质”“双培双促”行动,培养学习型、技能型、服务型的新型农民党员,并通过“红色创贷”为农村党员创业注入新动能,带出一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动能”。

农村党员“扩源提质”“红色创贷”扶持创业

百色培育“红色动能”驱动乡村振兴

■记者/凌聪实习生/尹婉人

春分过后,黄庭兴带着田东县平马镇百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有需要的种植户免费提供种苗、化肥、农药以及技术指导。“水稻、蔬菜、水果是村里的主导产业,我们实行西红柿和水稻轮作,西红柿采收接近收尾,就要进入种粮、护果阶段,得提醒广大农户注意种植和管护细节。”他说。

黄庭兴是百色市劳动模范、百林村党员,他成立生产、管理、销售芒果及西红柿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余亩秋冬菜,实现年产值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依托基地、合作社集聚乡土人才,培养学习型、技能型、服务型的新型农民党员,强化农村党员带富能力,引导和凝聚群众投身乡村建设。

这是百色市培优育强乡村振兴先锋队伍的缩影。近年来,该市实施党员“扩源提质”“双培双促”行动,建立发展农村青年党员委培、流动人员联系工作、重点发展对象培养联系、发展党员工作考试准入、预警和挂牌作战工作等机制,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动能”。年,全市发展农村党员名,同比增长15.75%。

百色拥有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该市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建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园、凌云县浩坤村猪笼洞、乐业县百坭村“文秀扶贫产业路”等30多个现场教学基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此外,着眼培育“黄文秀式好党员”,通过设置“文秀先锋岗”、推行“文秀先锋指数”积分管理、评选“文秀先锋之星”等措施,推动党员分类管理、量化考评、创先争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园来源:视觉百色

为激发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该市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无抵押、免担保、低利息的“红色创贷”项目,为带动能力强、发展有基础、示范带头作用明显的农村党员提供每人最高10万元贴息创业贷款。前不久,黄庭兴申请到“红色创贷”40万元,用于完善“产供销”链条,持续培养农村能人、带动一方百姓。

“红色创贷”采取村(社区)党组织推荐、各乡镇(街道)党委初审、县级组织部门复审、市级组织部门审核、金融部门调查审定的程序,结合农村党员遵纪守法、信用记录、偿还能力、家庭产业等信息进行评估、授信,授信额度上不封顶。此项贷款利率比商业贷款低,农村党员提交申请材料审核,获批准的7天内就能拿到贷款。

“红色创贷”为农村党员创业注入新动能,带出一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乐业县党员致富带头人黄颖念、张秋等通过申请“红色创贷”打造11个产业示范基地,种植板栗、芒果、油茶等经济作物,发展肉牛、黑猪、山羊养殖业,带动周边多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目前,全市培育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先锋0多人。

为提高党员创业带富的成效,该市建立农村党员创业信息库,统筹市、县、乡各类资源,组建由科技特派员、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民企业家和“土专家”组成农村党员创业指导服务队,帮助每名农村党员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并在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服务,规避风险增加创业成功率。同时,以“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不断提升党组织在农村影响力、战斗力和感召力。

当天还从这些方面

报道百色

▽▽▽

图片新闻

连日来,百色市右江区芒果树竞相开花,果农忙着护花保果。目前,该区芒果种植面积达38.86万亩。梁卓豪杨来/摄

百色推选干部重基层重实绩

■记者/韦鹏雁通讯员/崔蝎朝

“您好,根据市委关于换届考察工作部署,我们同步对基层一线的‘猛将’‘闯将’‘干将’进行调研,请推荐3名县处级、6名正科级‘三将’干部人选。”连日来,百色市委派出12支换届考察组,深入全市12个县(市、区)开展县处级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工作,同步调研、识别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斗争一线的“猛将”“闯将”“干将”干部,旗帜鲜明树立重基层、重担当、重实干的风向标。

为拓宽发现“三将”干部渠道,做到精准识别,该市采取民主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一线征求的“三荐一征”工作法,广泛收集意见,确保找准识准人选。该市组织部门将“三将”干部的标准进行细化,印制在推荐表、征求意见表等相关材料上,以便基层干部、群众对照推荐。“猛将”明确为关键时刻豁得出,在“六稳”“六保”、疫情防控、综治维稳、扫黑除恶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推动任务顺利完成,取得明显成绩,获得群众普遍好评的干部。“闯将”明确为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攻坚克难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干部,推动制约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成功破解,改革工作成效明显,在全市乃至全区有一定影响的干部。“干将”明确为主动作为、担当实干,以及思路清办法多、专业素养好、工作作风实,推动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善作善成,业绩突出,在群众中口碑好的干部。基层干部纷纷表示:“这个风向标很好,充分体现了组织对敢闯敢干干部的关心和厚爱。”

为严防识别干部走过场,该市明确要求在开展“三荐一征”过程中,县(市、区)党委或推荐人在填写推荐理由时,要精准为“三将”干部人选“画像”,突出以实绩论英雄,不能泛泛而谈,必须以具体事例体现。自3月9日启动换届考察工作以来,通过“三荐一征”方法,百色共初步推选出“三将”干部人选名(处级名、科级名)。

田阳区:村美业兴乡风文明

■记者/韦鹏雁通讯员/卢秀灵

日前,自治区党委农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公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考核结果,百色市田阳区喜获优秀等次,是广西获得优秀等次的15个县(市、区)之一,也是百色市唯一获得优秀等次的县(市、区)。近年来,田阳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文明创建,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描绘出乡景美、乡风淳、乡村富的美好乡村新画卷。

田阳美丽乡村来源:视觉百色

塑造美丽乡村之“形”

田阳在做实自治区“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做活“自选动作”。年以来,该区累计投入约万元,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推动各乡镇、村屯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目前,乡镇环卫外包企业在岗在册保洁员达名,该区村屯实现保洁员%全覆盖,实现“县(区)有场、乡有站、村有点、屯有箱、户有桶”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目标,确保乡镇村屯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通过制定乡村环境整治考评办法,在各村屯设置“片区环境卫生清洁责任公示牌”和“环境卫生清洁责任信息牌”,向社会公示责任内容、片区主管、片区保洁员、监督电话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齐抓共管、共同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

充盈乡村产业之“实”

“产业发展起来了,生态环境也变好了,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那满镇光琴村党支部书记刘承斌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光琴村群众以前在石头缝里种玉米,如今种了1.2万亩苏木,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9%,年,该区个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万元。

那满镇光琴村来源:田阳融媒体

铸牢乡村文明之“魂”

走在百育镇九合村的乡间小道上,绘着中国梦、乡村振兴、传统美德、乡风民俗等各类主题乡村画的文化墙与春光乡景相映成趣,既是风景又自成文化。该区着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美的同时乡风更淳,群众富了口袋还富脑袋。该区共建立10个先贤乡贤队伍,在10个市级示范村建设了文化长廊,表彰15户文明家庭;评选出先进人物(家庭)名(户)、“脱贫光荣红旗户”35户和“创业带富红旗户”45户。

九合村坡林屯上墙的村规民约来源:百色新闻网

九合村坡林屯文化墙来源:百色新闻网

平果推行中小学校课后服务

■记者/凌聪通讯员/陆启灯

3月23日17时30分,平果市第五小学放学后,学生陆虹颖在老师的辅导下学习绘画,一直到18时30分。“我的父母在外打工,伯母要下班以后才能接我,学习完画画正好可以回家。”陆虹颖说。

年秋季学期开始,平果在中小学推行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从下午放学起至18时30分,安排教师进行课后作业辅导和兴趣培养。课后服务与家长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除了解决部分家长不能准时接孩子放学的难题外,还提高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目前,全市已有11所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惠及学生1.3万人。

在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之外,该市团市委整合各大中专院校师生资源,牵头开设“五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组建多名志愿者常态化为城区各社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辅导、常识教育、自护教育等校外志愿服务,为放学后的孩子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场所和活动平台,解决孩子下午放学后短时间无人照看的问题。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我们计划开展以‘忆党史、铭党恩、聚能量、促发展’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长者故事汇等活动项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平果市委宣传部部长黄萍说。

德保丰富载体提升警示教育实效

■黄彩香陈仁宝

“通过深刻剖析县公安局违纪违法系列案,结合本单位实际,共查摆出岗位廉政风险点7条”“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把握政策法规,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开展工作”……连日来,德保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县公安局违纪违法系列案专题警示教育,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以案示警、以案为鉴、以案促改。

德保县公安局组织召开违纪违法系列案警示教育大会

来源:德保公安

该县纪委监委以“一次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一次警示教育会、完善一套制度、一篇学改心得体会”工作方法,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促进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年以来,全县共有个案发单位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建立完善制度项,累计受教育党员干部人次。

一场旁听庭审活动结束后,该县金融系统的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违纪违法的惨痛教训。该县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搬进庭审现场,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提醒党员干部对法纪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增强党纪意识和法纪观念,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警示效果。

会议现场来源:德保公安

为进一步发挥廉政教育基地功能,该县把警示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文化教育融为一体,在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提醒、巡回警示教育、“一把手”说廉课的基础上,打造互动情景式警示教育课堂,采用情景体验、案例点评、互动讨论、知识测试等实训措施引导党员干部筑牢廉洁自律防线。

靖西引“龙头”培育工业产业集群

■记者/凌聪通讯员/赵福播

3月23日,靖西天桂铝业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碌地调运原料、生产氧化铝。该公司保持满负荷生产,与下游企业协同构建动态供应链,一季度氧化铝产值预计达4.2亿元。

靖西市铝工业园区厂房来源:靖西融媒中心

近年来,靖西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铝锰产业“二次创业”,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保障生产要素、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金融服务、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工业产业集群,厚植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年的24家增加到年的39家。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8亿元,同比增长5.7%。

建立工业生产服务小组

该市工业稳增长领导小组深入企业调研,加强工业运行调度,推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服务机制,梳理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为项目突破、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投资亿元的靖西天桂铝业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天桂铝业来源:靖西融媒中心

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该市完善工业产业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构建“热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同时,推进锰工业向集约节约资源型转变,推动天桂铝业二三期氧化铝、湘潭电化年产1万吨高性能锰酸锂电池材料等4个“双百双新”项目竣工投产。

湘潭电化公司生产车间来源:靖西融媒中心

湘潭电化电解锰生产车间来源:靖西融媒中心

发展边贸落地加工产业

该市抢抓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机遇,规划建设靖西综合保税区、落地加工园,启动万生隆商贸物流中心二期、岳圩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等项目,推动龙邦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和扩大开放那西通道,大力开展一般贸易。

“泗水缤纷”美如画

■本报记者韦鹏雁通讯员韦付增李德勋/摄影报道

河水缓缓流淌,村寨古朴端庄。凌云县沿泗水河一路到浩坤湖,一派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新农村景象。这与之前河岸杂乱、村庄沉寂现象大不相同。去年以来,在自治区、百色市的重视和部署下,凌云实施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样板。

下甲镇平安桥屯新貌。

项目对凌云县城至下甲镇至伶站瑶族乡,总投资64.87亿元的浩坤湖景区沿水及河岸3个乡镇11个村庄、田园等进行改造,建设特色民族村庄,打造白毫茶、桑蚕、山茶油传统农业体验园以及水景观旅游项目等,助力该县全域旅游,直接受益群众2.35万人。

走进下甲镇平怀村,步步皆景,处处如画。村子依山而建,万亩桑园与青瓦白墙农房,在晨雾中美若仙境。

凌云县在项目区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图为当地群众在制作红薯粉。

今年初,该村与邻村彩架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时下,凌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但其山水之韵已彰显。该县在项目施工中,按照“一核一带三片区”打造,注重产业提升、乡村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挖掘等元素相融合,逐步呈现“显山、露水、秀村、多彩”的特色乡村田园风光示范带。

凌云凝聚乡贤力量推动基层善治

■韦付增李显万

3月24日,凌云县逻楼镇安水村村民陈家信在党员乡贤的帮助下,学习种桑养蚕和养殖技术。“我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患有大病,很多村民经常在生活上帮助我们,虽然享受了低保政策,但我想通过努力发展多种产业,过上更好的日子。”他说。

逻楼集镇风貌来源:凌云快讯

近年来,安水村挖掘本土乡贤、离土乡贤和新乡贤资源,发挥乡贤的引领作用,带领村民修路、改厕、拆旧建新、发展产业,齐心协力建设家乡。

桑树完成一年的养蚕任务,准备收割桑枝做食用菌和有机饲料来源:壮志凌云

逻楼镇各村组建一支以党员、乡贤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定期开展感恩、法纪、习惯、风气、自尊教育活动,把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凝聚起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近年来,凌云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通过“八个一”宣传、发展乡贤文化、“五最新型农民”评比等举措,让村民们潜移默化接受新思想、新风尚,有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该县获评全国文明村镇2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4个,市级文明村镇12个,县级文明村镇59个。

桂滇黔接边县(市)人大加强协作促进善治

■王正庭罗朝娇

3月18日,由西林县人大组织创建的首届桂滇黔三省(区)接边九县(市)人大工作协作暨服务地方立法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在西林召开,来自贵州省兴义市、云南省罗平县、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等九县(市)人大领导齐聚西林,共商人大工作协作、服务地方立法工作等。

会议现场来源:百色人大

各县(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当前三省(区)接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实际问题,探讨万峰湖保护和开发利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保护、促进民族团结等问题。同时明确联席会每年举办一届,实行交接轮值负责模式,下一届联席会将由贵州省兴义市轮值。

西林县委冉光富书记在会上作致词来源:百色人大

年以来,西林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人大工作协作和参与服务地方立法工作的新途径与新方式,不断加强西林县与接边县(市)人大之间的横向沟通交流与协同合作,创新提出桂滇黔三省(区)接边九县(市)人大协作服务地方立法工作机制这一破除行政区域障碍、协同服务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精准化的工作举措,联合桂滇黔三省(区)接边县(市)人大共同商讨制定工作机制,整合接边各县(市)人大资源,深化人大工作协作,发挥联动效应,促进接边县(市)共同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接边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jj/8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