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妈妈看到宝宝耳朵里有耳屎,强迫症马上急性发作,非得要给孩子掏一掏,最好能掏干净为止。
殊不知,你这动作不仅是没啥必要、多此一举,而且很可能伤害到孩子的耳朵和听力。
所以,不建议家长给孩子掏耳朵。
为啥宝宝的耳朵不能掏?
儿童的耳道较成人窄,而且皮肤免疫力也更脆弱,不当的掏耳甚至会引起外耳道炎。
各位家长们首先要明白:耳屎会自动排出,一般而言,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孩子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耳屎对孩子有益处
好处一:耳屎能清洁耳道
孩子的耳屎中含“耵聍”,它可粘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以及局部皮肤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起到清洁耳道的作用。
好处二:耳屎能杀菌
耵聍味苦、油质,能驱逐飞入耳内的小虫,捕获入侵的细菌。而且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好处三:耳屎能保护耳膜
幼儿教育专家提醒你,儿童的鼓膜比蝉翼还要薄,非常娇嫩,一旦遇上猛烈声波直冲耳道,会损害到鼓膜,甚至造成破裂导致失聪。而耳屎能保护鼓膜,起屏障作用。
经常给孩子掏耳朵危害大
危害一:经常给孩子掏耳朵,除了让孩子少了耳屎对耳朵的有效保护,容易受细菌、噪音的侵袭外,还会导致损伤孩子外耳道娇嫩的皮肤,掏耳朵时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容易把皮肤划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或因来回搔刮,把细菌挤入毛囊、皮脂腺管,引发炎症、流水,严重者发生外耳道疖肿。
危害二:容易刺伤孩子鼓膜如果掏耳朵不小心,还有刺伤鼓膜的危险。在给小儿掏耳朵时,如果小儿突然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现咳嗽反射,这种意外就更难免。
其次,反复掏耳朵反而容易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甚至会引起耳道湿疹。
所以建议如无耳部不适,尽量不要去掏耳朵。
耳屎很多怎么办?
每个人都会生耳屎,终其一生。无论上面提到的干性或者湿性耵聍,长点都很正常,除非出现症状,否则无需处理。
媒体曾报道过多例掏耳时被人撞到,棉签或耳勺直接捅破耳膜,导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有些甚至是恢复不了的。
但如果耳屎堵住了耳道,就称为「耵聍栓塞」,可能出现耳闷胀、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这个医院请耳鼻咽喉科医生处理了。
医生会怎么处理?
去医院就诊的很多人,其实不一定是真的耳屎堵住了,只是自己心里觉得耳屎多需要处理下,医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情况,这类就诊者大部分都算不上耵聍栓塞,多数也没有症状,一般只有在耳屎阻挡医生检查耳膜时,医生才会在直视下夹取出来;
第二种情况,医生真的发现是耳屎堵住了,先用滴耳液浸泡3日,待软化后,医院用专门的设备予温水冲洗。耳道冲洗是比较温和的,四岁以上的小孩子大多乐于配合。
但是再强调一句,小孩子的耳道,如果没有症状,无论掏耳还是冲洗都不建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