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月份
5月31日至6月2日
西南林业大学成功举办了
第十届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终审决赛
经过激烈的角逐
我校三个项目突出重围
即将参加
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创新科技
创造未来
想必大家都对这三个项目很感兴趣吧
经过小编多方搜集资料
已经掌握了丰富情报哦
前方高能
快跟随小编,领略西林科技吧!
01
基于巴哈赛车的主减速器设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是面向全国本科院校以及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自己设计及制造一辆小型越野车的比赛。大赛包括多个赛项,其中牵引赛与爬坡赛要求赛车具备较大的扭矩,而耐力赛及单圈计时赛则要求赛车具有较高的车速。由于大赛规定只能使同一种发动机,传动系多采用同型号cvt配合主减速器。所以为了使赛车具有优异的性能,自主设计与赛车动力性能匹配的主减速器尤为重要。同时由于比赛路况复杂、强度大,所以其可靠性也非常重要。
为了使赛车适应各个赛项,此次主减速器的设计采用了两个传动比。结合整车参数以及比赛路况计算出合理的传动比,经过校验得出主要零件的技术参数。初步确定布置形式,根据参数绘制出相应的零件二维图。
选取合适的材料,其中输入轴及一级小齿轮、中间轴与二级小齿轮选用40Cr,一级大齿轮与二级大齿轮选用20Cr,壳体选用铝,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成本,通过车、铣等工艺制造加工出主减速器。在年巴哈大赛中,赛车搭载该主减速器,在连续两天的动态赛和各类复杂条件下,主减速器保证了较高的可靠性,并取得了牵引赛冠军等优异成绩。
项目设计的主减速器最大的科学性就体现在动力匹配性好这个方面。巴哈大赛包括了多个赛项,其中牵引赛及爬坡赛需要赛车具有极大的扭矩,而单圈计时赛和耐力赛需要赛车具有较高的车速,由于大赛规定只能使同一种发动机,传动系多采用同型号cvt配合主减速器,为了使赛车具有优异的性能,更好的适应各种路况,我们的同学们自主设计出了与赛车动力性能匹配的主减速器。
巴哈大赛自年引入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而我校自年起也连续参加了两届。现目前有的学校使用购买的主减速器,但是价格太高,为了提升自我,同时节约成本,我校自首届起就使用自主设计的主减速器,带有一个传动比,通过比赛情况来看,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由于传动比单一,使其在速度方面具有很高的劣势。所以后来为了使赛车在扭矩和速度方面都具有优势,才有了设计两个传动比的想法。
要结合赛车,将主减速器制造加工出来,需要考虑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与赛车的动力性匹配,提高赛车的性能,因为比赛赛况复杂,强度大,所以怎样才能在保证较高可靠性的基础上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是遇到的首要问题。但是有问题就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通过后期的一步步探索逐一解决。
非常感谢刘学渊与万能两位指导老师。对于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们都悉心指导,通过他们的指导让我们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所以最终主减速器能够发挥出优异的性能与他们的辛苦是离不开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传授了我们许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他们认真工作、积极为我们排忧解难的态度让我们获益匪浅。
在研究过程中让我们最开心的事情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一个对于赛车来说非常重要的部件。从最开始的理论计算,到后面的三维图,再到有限元分析、绘制出工程图、最后进行加工,一步一步走下来,变成了自己需要的产品,心中的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
从论文的撰写、到PPT的制作、路演答辩等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们的能力,增加了我的见识,看到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物品,提升了自己的认知。同时还收获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去学习,对我以后的生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非常感谢学校及学院对车队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资金还是技术方面,学校都给予了我们许多,因为有了学校的支持,我们的项目才能继续下去。作为云南省的第一支巴哈车队,已经有近三年的经验技术积累。
对于主减速器来说,根据年的训练以及现场的比赛情况来看,经过了平时高强度的训练,以及连续两天的各种动态赛,主减速器保证了较高的可靠性,并且获得了牵引赛冠军等优异成绩。由此说明该主减速器与赛车具有较高的动力匹配性,如果加以优化可以应用在小型越野车上,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
02
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植物看护助手作品
本设计的初衷来源于生活,如今很多人喜欢在忙碌之余养几盆绿植来降低生活节奏,但是却又避免不了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而对植物造成疏忽,又或是一些养花小白因不了解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而以错误的种植方式,或以相同的方式种植不同的植物导致其枯萎。
本系统围绕室内绿植养护,集养护知识与养护方案于一体。通过监测环境质量可智能推荐绿植养殖种类。自建神经网络能够智能识别绿植种类,根据其生长习性自动生成养护方案。根据其养护方案实现对绿植的自动浇水与补光,可自动旋转花盆为植物提供°光照。自建神经网络能够初步识别常见植物病害并提供防治措施。系统可全程语音控制,适于不同年龄段的用户使用。
该设计首先通过检测多种环境参数进而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水平,根据空气质量为用户推荐适宜种植的绿植以改善家居环境;用户种植植物时,通过手机端为植物拍照,上传的图片在服务器经神经网络识别得到植物种类,查找数据库,根据该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生长规律生成特定的养护方案,将适宜生长参数传回设备以实现基于植物种类的针对性看护功能,以此帮助养花小白更好的养护植物。
手机app可显示采集到的环境参数,用户可通过app手动或语音对下位机进行配置和控制,也可通过对植物拍照识别种类传至服务器控制下位机自动配置阈值,手机端同时具有花卉百科和资讯等功能。系统功能全面,工作稳定且人性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品的灵感源于生活
身边朋友在宿舍养了一盆绿植,放假离校的时候把它忘了,一个假期回来,绿植已经枯萎。此外,我们的实验室有很多绿植,我作为养花小白,对它们缺乏了解,不知道该怎么养护。
刚进入大学没多久,宿舍所有人到花卉市场购买了一盆富贵树,在大家的细心呵护下,它长得很好,但是由于假期无人照料,待到开学之时它已经枯萎了,当时大家感慨良多,仿佛大家的友谊枯萎了一般。之后我们又购买了一盆富贵树,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就诞生了我们的作品。
项目准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编写底层硬件程序、采集不同种类植物和各种病害的训练样本、Android应用程序及硬件相关的开发、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图像识别、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形成物联网等等。
感谢李俊萩和董建娥两位老师,两位老师经常督促我们去不断的改进,并且也经常会给出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完善。两位老师一直陪伴我们,鼓励我们。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是她们一直在鼓励我们,给予了我们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是我们能够走到现在最重要的一部分。
参加“挑战杯”,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跟我的团队成员们一起做出这个作品,中间我们也经历过停滞不前的时候,但是我们能够一起经历并且最终解决了问题所在,我想这份友谊是我这辈子都会非常珍惜难忘的。
云南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目前我们的设计与室内花卉种植和家居环境紧密相关,系统推广使用后,能通过后台数据库对各种环境参数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到各地区室内的环境数据,从而对各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可供生产空气净化产品一类公司使用,同时还能统计出各地用户对各种植物种类的选购情况,从而推动花卉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该系统的运用前景非常广泛。
03
天麻废弃菌材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利用开发
天麻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多种药理功效和临床活性。由于天麻和蜜环菌之间的特殊关系,每年天麻栽种过程中均需要大量的段木作为菌材,才能保证天麻的正常生长和收获。云南昭通地区天麻栽培调查结果显示,每个菌塘约需要20kg的菌材才能够保证天麻栽培的产量,1吨菌材只能够开展0.hm2的天麻栽培,所以每年天麻栽培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资源,同时还将产生大量的菌材废弃物。
针对目前天麻栽种过程中木材用量大,利用率低的情况。本次作品立足于云南地区的天麻栽培现状,对天麻种植后剩余的废弃菌材进行回收处理。该项目在生命科学学院教师陈玉惠和冯小飞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在平菇、野生木耳、香菇(野生香菇)等食用菌栽培中的利用研究的同时开展废弃菌材在蜜环菌菌种生产中的循环利用。
立足于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依托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森林资源,以天麻废弃菌材为主要材料进行食用菌的袋料栽培,实现废弃菌材的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再利用,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本地森林资源的保护。
项目的创新性在于:
1.目前尚未见对废弃菌材再利用的相关研究报道,开展废弃菌材的再利用,有利于提高木材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2.废弃菌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是木耳、平菇、香菇等木腐类真菌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具有二次开发利用的价值和潜力;
3.利用废弃菌材在天麻产区开展食用菌的种植,开辟了废弃菌材在食用菌栽培产业中利用的新渠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项目的前期工作比较繁琐,为了证实废弃菌材能够再次利用,我们做了大量的预实验,因为经验不够,所以也是在失败中寻找正确的方向。除此之外,因为栽培的食用菌需要培养菌材,我们必须将大块的木材砍成小块,对于团队成员全部是女生的我们来说,实属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我们指导教师冯小飞和陈玉惠老师的带领下,从项目的初期到现在的比赛都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不仅在实验上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对于实验材料,老师也能及时解决,以及后来论文的撰写和ppt的答辩都给出了修改意见。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令我们印象深刻,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
通过参加这次挑战杯,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挑战吧。我觉得参加挑战杯从多方面锻炼到了我。不管是从学习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还是到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其次,通过与各参赛队伍的交流沟通,从很大层面上开阔了我的眼界。并且遇到了一些老师、同学,他们对我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以及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写在最后
“兴趣,努力,团结。我觉得这是我们团队一直以来能够奋勇向前的重要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有了兴趣,再瞅准方向,你就会为之付诸努力而不知疲倦,沉下心来,努力学习,不会因为一点小的得失而忧虑。在此基础上,和你的伙伴们团结协作,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有了这些,你一定能在未来有所收获。
”“你需要去发现你感兴趣的东西,它会带你入门,而在这之后更重要的就是毅力。下定决心,沉下心来去学,不要急躁更不要浮躁,遇到问题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努力解决它。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你就可以收获很多。还有,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自以为是。要时刻保持谦卑,虚心学习,保持自信,告诉自己你能行。
”“如果你有一些想法,想去和周围的同学去做些什么的话,不要犹豫去做吧,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在这过程中和团队成员一起的经历将会是以后十分珍贵的宝贵回忆的。
”“做实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多查阅文献资料,弄清楚具体的流程,合理安排时间,尽可能想下会出现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当有了失误也要坚强,及时和老师沟通,总结反思,更正错误。实验过程中要学会多观察,多总结经验,提高操作技能。相信自己,要做打不死的小强,以学校为荣!
”你取到经了吗?
图文来源
项目主要负责人
资料整理
王淼
责任校对
邱学涛
编辑审核
徐百利叶林杰
白癜风怎么预防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