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生态扶贫两不误助农增收奔富路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西林美哟喂西林美,美在王子山的茶山翠……美在驮娘江的清清水……美在沙糖桔的甘甜味……”一首欢快的《西林美》,唱出了西林的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展现出干群合力绘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动画卷。近年来,西林县认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和美西林,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物产丰富生态美

  西林县水利资源、林业资源、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丰富。西林人民热爱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护林员忙碌穿梭于茂密林间,河道巡护员加强巡河,环卫清洁工走街串巷,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一边保护家园,一边脱贫奔康。他们既守护了绿水青山,也守护了“金山银山”。

西林县驮娘江两岸生态公益林。韦素雪摄

  守护青山。西林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褶皱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境内诸山概属云贵高原余脉,土岭连绵,沟壑纵横。土山占全县总面积的98%。全县森林面积.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7.34%。该县有金钟山雉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王子山雉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那佐苏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两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70.23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91.11万亩。丰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为鸟兽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辖区内分布有野生动物余种,分布有各类植物种。据了解,为保护好全县森林资源,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该县共聘选名贫困劳动力为护林员,他们在守护西林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实现了稳定脱贫。

  守护绿水。西林县水系发达,是珠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西林县有南盘江、驮娘江、西洋江、清水江等大小河流条,流域总面积.11平方公里,境内河溪总长.66公里。该县积极争取国家山水林田湖项目资金对万峰湖流域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近年来,该县积极开展各项水利惠民工程,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民生工程,取得了显著效益。特别是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贫困人口人,及时解决了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保障群众饮上放心、安全的优质水源。同时,该县还扎实推进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

  保护资源。该县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积极组织力量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以查处森林违法图班案件为重点,从年以来查处各类林业案件共起,其中:立刑事案件73起、林业行政案件起,处罚金额达84.4万元。同时今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打击野生动物交易的规定,自今年初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该县森林公安局联合县林业部门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共出动人员人次,车辆67辆次,排查农贸市场27家、养殖场36家,排查酒店、饭店、农家乐等经营场所49家,通过开展清查行动,共查处野生动物案件5起,立林政案件5起,林政处罚5人,林政处罚金额元。共收缴野生动物只,严厉打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经过加大依法治林、严格执法,有效地遏制了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

  同时,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县实施天然商品林停伐保护工程,将全县25万亩天然商品林纳入停伐保护协议补助范围,实现不砍树也增收的目标。自年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天然商品林停伐协议户,兑现补助资金22.万元,户均增收.56元。

果茶飘香产业兴

西林县沙糖桔产业园。韦荣峰摄

  近年来,西林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依托山区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创新模式,精准施策,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全县扶贫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创新实施产业扶贫“”工程,“4”即打造4个十万亩产业(十万亩水果、十万亩茶叶、十万亩油茶、十万亩以铁皮石斛为主的林下经济);“5”即鼓励和支持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入股经营等方式,力争每户有5亩以上种植类产业;“10”即规划建设集体经济园,确保每个村集体拥有种植类产业10亩以上。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和高效生态农业,重点抓好优质水果、有机茶叶、生姜、油茶、以铁皮石斛为主的林下经济和蜜蜂、麻鸭养殖等特色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以沙糖桔为主的柑橘类19.85万亩、茶叶9.38万亩、油茶12.46万亩、以铁皮石斛为主的林下经济11.39万亩,杉木.39万亩、蜜蜂箱、生姜1.8万亩、麻鸭养殖29.57万羽、优质稻4.8万亩。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7.12%。年至年7月底,该县共累计发放户贫困户产业以奖代补资金.96万元。通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让贫困群众享受扶贫政策及产业发展成果,拓宽增收渠道,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政策惠农百姓富

  近年来,西林县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共同携手、攻坚克难,谱写一曲曲脱贫致富的华美乐章,一件件民心工程深入民心,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脱贫攻坚政策扶持让老百姓富脑袋、壮身板、鼓腰包。如今,西林的群众不愁吃不愁穿,西林的人民住房、医疗、教育、饮水有保障……脱贫攻坚惠民政策让西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片产业基地喜获丰收,一个个贫困村庄旧貌换新颜,一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在乡村拔地而起,一条条村屯道路干净整洁,一辆辆小汽车缓缓驶入农村庭院,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在西林大地徐徐展开。

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新貌。西林县委宣传部供图

  该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是天生桥水电站淹没区搬迁的移民新村,全村共辖4个村民小组89户人,贫困人口69户人,村党支部共有26名党员。在党支部带领下,新丰村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绿色村屯、全国野钩休闲基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五星级党组织以及“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红旗村等称号。该村因地制宜发展沙糖桔、油茶、庭院经济等,产业覆盖率达94.32%。年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5.9万元。新丰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产业,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按乡村旅游胜地标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近年来已连续举办5届野外钓鱼大赛。该村党支部书记熊章乐告诉笔者,全村89户人家已有36户购买了私家车。如今,新丰村的生态变美了,产业兴旺了,村民富裕了,新丰村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新丰村由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治理的样板村,新丰村的美丽蝶变印证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治理带来的变化,西林的各个村庄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林县加大林种结构调整。韦素雪摄

  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帽子摘下之后,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亦是西林人民追求的“财富”。西林县委、县政府正在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努力建设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生态西林。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韦素雪劳贞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ly/6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