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次阅读是在多久以前?
一周?一个月?一年?
还是根本想不起?
4月23日,世界阅读日
阅读,
不应只是口中的被提醒,
更需要自知与自觉的行动。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
TA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福州这十家各有私享的书店,
或许值得你一个人去走走,
找回被遗忘的世界。
至圣书院
特色:文学少儿类书籍较多环境清雅
至圣书院,是近期福州文艺圈的“网红”书店,目前还在试营业阶段。
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古朴雅致。多平方米的大堂成了一家新华书店,其余楼层则作为咖啡屋和茶室。穿过金鸡山公园广场,就能找到。
文学类和少儿类的比例比较大,还提供较对立空间给少儿和家长。除了读书,也可以在二楼喝咖啡品茶独自放空。
地址
福州金鸡山公园(原映山红会所)
大梦书屋
特色:偏重轻学术有独立书籍售卖
大梦书屋有两家店。一家书店在西湖旁,一家在鼓岭,山湖兼有。
大梦是少有的鼓励读者拆掉书籍包装阅读的书店,书籍偏重于轻学术,内容不难,但需要思考。
到店以年轻群体居多。西湖店附近有小学,不少父母也会带小孩过去看书。书店不定期举办文化沙龙、电影分享、读书会等活动。
地址
西湖店:鼓楼区梦山路27号
西西弗书店
特色:主流畅销书文创产品
开在商圈里的热门书店。典型的绿镶红的欧式橱窗展示不同主题的书籍,是它家标志。每家分店空间不是很大,但是已经足够,矢量咖啡馆和“不二空间”产品已成为每家店的标配。
店内大都是贴近现代的主流畅销书,其中充满童趣的儿童阅读体验馆,很适合家长带着孩子进行阅读。
地址
福州东二环泰禾、福州万象
晓风书屋
特色:大众较冷门的书较多
晓风书屋以学术书闻名,畅销书并不会占据太多比例,历史、社科、典籍等相对大众较冷门的书反倒占据多数。同时还有版本目录学、中国茶文化、文物鉴赏等特色专柜,并兼营一些小众的杂志。
晓风之所以让人向往,是因为有些书只有这里才能买。但更重要的是,它是福州最老牌的书店之一。
9年梁文道来福州时,一天的匆匆行程,却特意到晓风挑了两个小时的书。这“独一无二”的魅力,何其之大。
地址
福州市鼓屏路号
未名书屋
特点:收藏旧书的好去处
“顾客就是我的朋友”是鼓西路这家并不起眼的书店的宗旨。开了十几年,顾客多是周边居民和学生。
简单的布置和格局,两旁的书架上摆满了书。你在这里可以买到老连环画,重温少时记忆。
喜欢收藏旧书的朋友,这家店可千万不要错过。你甚至可以提前预约心头好,老板帮你去市场上淘。
地址
鼓楼区鼓西路号
最咖啡
特点:咖啡专业少儿图书多
最咖啡,可能是福州最长的咖啡馆。经营者叶泽帆是福建省咖啡业协会会长,对咖啡品质有着坚持不懈的精致追求,并喜欢与众人分享咖啡的品鉴之道。
整个咖啡馆由咖啡甜点区,阅读区等不同区域组成,其中阅读区为福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图书流通点,收藏有经过精心挑选的千余本书籍。
地址
鼓楼区二环中路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旁
福州小光年书屋
特点:与书有关的“文化中心”
小光年书房的的入口,隐藏在一片绿葱葱的植物中。一踏入书房,就能看到门左右两边,延伸着两排书架;房中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摆放店主推荐的书籍。
在桌子后方一鱼缸之隔,是一个小型杂货铺,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有趣的小玩意。
小光年并不是一家严格意义上的传统书店。讲经堂、漂流书屋、书法课和纪录片放映等每周固定的一些活动,让这里成了这个城市里部分文艺青年的“地下”活动中心。
地址
福州台江区江滨西大道98号江岸名都3号1楼
西林小筑
特点:老建筑里的书香味
西林小筑原始隐藏在仓山公园路上的民国老建筑,经过改造后成为一处复合空间。一楼是可以喝茶和咖啡的开放式场所,旧家具木地板,一旁的书架里,陈列着文学书、哲学书,大多是研究文化的人喜欢。
西林小筑也会不定期举办读书会、旅行沙龙、亲子课堂等。
地址
福州仓山区公园路4号
猫的天空之城(南后街店)
特色:文艺书籍明信片多
在景区三坊七巷的猫的天空之城,店有两层。一楼略微嘈杂,像杂货小铺,各类小物件、零食、盆栽、明信片、手绘地图齐整地摆在店内。
二楼则安静许多。一面墙全是图书,角落中有两个榻榻米的小隔间,供客人看书读书,大部分的面积都是座位区。
时不时能看到年轻的人,在安静拍照、慢递明信片,或是独自看书。
地址
三坊七巷南后街38号
四当斋
特点:儿童读物文史类读物多
四当斋书店的“四当”出自于南宋著名诗人尤袤。经营8年,搬店三次,店主的坚持难能可贵。
四当斋最主要的一条店规是:我爱购书者,我更爱读书者。欢迎大家常来小店做客,即使阅览终日而不购一书,也不会冷眼相向,更不会口出怨言。
文学类和少儿类的比例比较大,还提供较对立空间给少儿和家长。除了读书,也可以在二楼喝咖啡品茶独自放空。
地址
福州仓山区兰庭新天地(师大老校区附近)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
碎片化越来越盛行之日,
愿你,还能安静下来,完整读一本书。
你最近在读什么书?欢迎评论分享。
来源:综合福州晚报、福建画报、海都、东快、网络等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福建新闻频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