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光岩的北麓,地势高峻奇峭,羊肠小径,且曲且陡时隐时现,出没在每一块突兀而出的岩石下,每一片遮天蔽日的浓荫后。在如此崎岖的地形里,同样有许多洋房从山岩树丛中不可思议地冒将出来,参差错落,掩映其中。行走其间,但觉空山鸟鸣,市嚣远遁,好一个清幽所在。
厚芳兰,瞰青别墅,西林别墅,是此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它们同属一个主人,就是那位赌牌赢了菲华富商施光从的洋楼,并用自家商号命之“黄荣远堂”的黄仲训。
黄仲训出手一博,谈笑间鼓浪屿上数一数二的豪宅就到了手,不能说不是一桩奇迹。
其实,这种财富的奇迹,在其父辈一代就已开始。
其父黄文华,原在越南经营米店,小本生意,虽无衣食之虞,但似乎亦无巨富之望。未曾料黄家财运的转机竟意外来临:黄文华银子虽然没有几个,为人却豪爽仗义。有一法裔朋友因经营落败,无钱回国,黄文华得知后慷慨解囊,助其如愿。朋友感激不已,遂临行前赠以一条重大商机,令其买下河内一块叫“厚芳兰”的荒地,说是日后铁路必经之地。果不其然,当铁路修过时,黄文华坐地起价,一夕暴富,从此也改经营房地产业,财源滚滚而来,成为一方巨富。而留在中国,原本要走读而优则仕之路的黄仲训,于年遵父命南渡,赴越南协助其父做生意去了。
因此,当黄仲训父子看中鼓浪屿房地产商机来时,不甘置身潮外,携巨资归来,要在鼓浪屿上广种房产时,择一块风水宝地,先种“厚芳兰”馆就不奇怪了。而把“厚芳兰”种在鼓浪屿中心高地的日光岩山麓,却是可使其一馆三得的:一得是可作为呼朋唤友社交商谈的观景楼,二得是可作为饮水思源缅怀父辈的纪念馆,三得是可作为善果因缘好运连绵的风水碑,就让如此这般的好运,从越南的厚芳兰,一直跟着黄氏父子回来鼓浪屿,继续罩着黄家吧。厚芳兰馆,对黄家进军鼓浪屿,开发鼓浪屿,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与此同时,年,黄仲训在厚芳兰馆的右侧,建起要作为居家住宅的瞰青别墅。它正位于日光岩下,永春路道旁,现编门牌号永春路71号。
该建筑依岩而起,偏东西向,地上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整体筑在一个用条石垒砌而起的可作为防潮层的基台上。建筑平面主体呈矩型,前部带有外廊。正立面可分为三开间,左右开间处同一平面上,正中向外凸起一个五边形门廊,正面柱间跨度大,余四边左右对称柱间跨度小,一层的外出入口开在门廊两侧边,保持了门廊正面的完整性,很好地强调了主入口。柱间下部全以棱形透空栏杆做护栏,上部以平顶额枋相连。二楼廊柱下部以斜十字形透空栏杆做护栏,上部则采用具有伊斯兰建筑风味的券拱相连。特别是柱和拱都据所处部份不同而采用不同花式,柱式有方柱、棱形方柱、圆柱、棱形圆柱等;拱券有半圆形、葱头形、花尖形等,在不大的立面上,创造出一个荟萃了古罗马与伊斯兰建筑元素的宫殿式门面。而宽廊券拱的结合,使法兰西气息扑面而来,这大约与黄仲训从法属殖民地越南带回的法式建筑趣味有关吧。
在建筑色彩上,檐前柱廊部份采用大面积浅灰,间隔点缀雪白水刷石饰面。主体外墙一楼勒脚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之上混水白灰墙,二楼上则一色清水红砖。屋顶为四坡顶、水曲形、马鞍脊与六角攒尖顶组合的灰瓦屋面。上下前后,中心突出的色彩混搭,造成丰富的空间层次视觉。
黄仲训在鼓浪屿上的房地产业应该发展得不错,时隔十年的年,他于瞰青别墅左前方,日光岩西北侧,又建成一幢比瞰青别墅体量要大得多的洋房,名之西林别墅,现编门牌永春路73号。
该建筑依山势坐南朝北,地上3层,地下1层,砖石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整体立在依山而筑的可兼做地下防潮层的基台上。建筑主体平面呈矩形,前后部四个转角处凸出为角楼式,东、西、北三面带有外廊,正面外廊三楼中部加设外凸半圆形阳廊,背面一楼中部凸出为多边形门廊,二、三楼中部加设窄小外廊。整个平面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工称,进入主入口后迎面是通往二楼的楼梯,穿过楼梯过厅,到达位于后半部的大客厅。功能房间对称式安排在主轴两侧。外立面勒脚下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勒脚上为清水红砖白灰勾缝。屋顶为四坡顶与平顶的组合,正中突起为四坡顶,四周平顶,沿平顶四围砌竖条形透空栏杆女儿墙。
檐前正立面是装饰重点。立面可分为五开间,中央凸出为半圆形门廊,跨度最大,二根分布于此的科林斯圆形巨柱,带着笔直的竖线凹槽,通高直达三层檐下,撑起三层中央对应半圆形门廊而凸出的半圆形阳台。屋顶檐口上的处理,尤为别出心裁:混凝土做成的挑檐与红砖砌就的檐壁之间,是一个十分抢眼的三角曲线挑梁,它们组合成一种厚重沉实又色彩鲜艳的檐口装饰,它们带着在自然光下所形成的各种富有变化的明暗光影,与位于其下的阳台和位于其上的女儿墙的素色透空栏杆,构成一种虚实疏密之间的对比。再者,一楼正面地上的圆弧型多级台阶,二、三楼洁白的外廊栏杆,厚重浓艳的檐口和女儿墙等所形成的重叠水平线条,与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廊柱,双侧角楼上粗壮的阳角柱所形成的垂直线条,共同划分并勾勒出立面轮廓的层次感、空间感与艺术感。
应该说,矩形平面与圆弧立体在空间里的运用,是该建筑设计最富特色的地方。它们完美的锲合,使得上下前后柱子之间,内廊外廊之间,凹部与凸部立体交错,弧线与平面立体交错,使得整个立面显示出奇特的具有三维空间感的立体透视效果,不仅强调了整个建筑的中心所在,也使整个建筑产生出一种方正平稳又大气磅礴的气度。而在各个细节的上考究,却使建筑在端庄稳重中不失华美精致。
厚芳兰馆、瞰青别墅与西林别墅因其地理所在,几乎与日光岩溶为一体。楼房前后坡地上下到处石景天然。秀才出身的黄仲训,雅好文字,如今经营得意,又兼拥有这中意家园,便时常在此寻幽探古,遗墨山岩,在日光岩上不仅留下有“鹭江龙窟”、“九夏生寒”诸如此类的应景文字,还留下“郑延平水操台旧址”等题刻。这一闹腾,便渐传出他有侵占鼓浪屿公共资源之嫌。然这一次,厚芳兰的好运没能让他顺意,地方上的士绅平民,都出头反对,俨然酿成一个社会性运动,其影响都进入当时在厦门大学任教的鲁迅书信中。鲁迅说有人也请他写文章发表批评,但他不了解情况,所以没有写,可见波及之广。后因此事打起官司,不成,又请人协商,其中曲折,复杂莫名,拖了好多年。总之,后来的结果是,黄仲训没能把日光岩当成自家后花园,日光岩却把这三处建筑变成了它特有的人文景观。今天的它们专门为国姓爷郑成功服务:正大堂皇的西林别墅成为郑成功纪念馆,瞰青别墅与厚芳兰馆成为其属下资料藏书室。年,郭沫若因创作《郑成功》在此住过,这大约也是当年黄仲训与国姓爷遗迹之间所结下的善缘因果吧,黄仲训九泉有知,应亦会以此自鸣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仲训只好忍痛抛下偌大产业返回越南,从此就再也没有回过厦门。越南沦陷后,由于不愿与日本人合作,年,黄仲训遭日军关押,虽受尽折磨,却始终未曾妥协,显示出中国人应有的气节。日本投降后,黄仲训出狱,但身心具损,终于年病逝于越南。当年他铭刻在要作为家园的瞰青园里的对联:“出没波涛三万里,笑谈古今几千年”,是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缩影,可以作为他遗在故园的墓志铭。
黄仲训的“黄荣远堂”虽然很有名,但那毕竟不是他自己公司所营建的,他在鼓浪屿上前前后后盖了五六十幢洋楼,厚芳兰馆、瞰青别墅与西林别墅,才是他真正想用以家居的所在,也是其用心建筑所在。因此,哪怕他如传说中的一天也没有住过这些楼房,但却依然能把他不无春风得意的建筑人生,铭记在鼓浪屿风云际会的建筑年代中。
林丹娅简介林丹娅,女,文学博士。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从事文学教学、研究与写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女性文学、华文文学。主要教授课程有汉语写作、文学与性别、女性写作史、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性别与文化研究等。出版《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中国女性与中国散文》、《用脚趾思想》、《生命的流象》、《用痛感想象》、《女性景深》等论著与作品集。发表《中国女性文化:从传统到现代化》、《从神话到现实:女性主义文化描述》、《女性主义与中国实践》等论文。现主持“台湾女性文学史”、“性别视野下的文学语言”等国家、教育部社科项目。兼任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副会长,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等。
点击购买林丹娅签名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