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输液自杀注意门诊输液被叫停

靖锅锅导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医院或者社区诊所看病时,你会发现打吊瓶的人总是很多。其实这和我们传统的治病观念有关,觉得打针好得快少受罪,但是其实稍微伤风感冒是没必要打吊瓶针,因为过度输液,反而对身体更是一种累积的伤害,而且门诊输液在全国很多省市已经叫停了~一起来看看吧~

在许多发达国家,输液是医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医院里,输液往往成了“最简单快捷”的首选给药方式和治疗常态。

生病时,“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但在我国,很多人认为输液好得快,医院的输液大厅经常出现“吊瓶森林”的场景。

然而,一些人只知道输液“好得快”,却忽视了输液的种种隐患。

多地陆续叫停门诊输液

近日,医院宣布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不仅是吉林,据了解,虽然我国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我国还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克,而美国只有13克,是美国的10倍。

过度输液将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不仅容易堵塞毛细血管、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造成人体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因此,生病后一定要科学治疗,切忌图一时之快而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央视新闻:过度输液的危害

过度输液将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不仅容易堵塞毛细血管、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造成人体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央视新闻也曾报道过过度输液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说了这么多,是不是对静脉输液“谈虎色变”,以后需要对它敬而远之?

“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这通常是因为药品直接进入了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屏障,再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诱因导致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输液会耽误治病吗?

一般病症不需要输液,急危重症可以输!输液仅是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因此,有以下情况才可输液:

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患者;

剧烈恶心、呕吐、腹泻的患者;

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患者;

严重感染、水肿的患者;

外用药无效时;

药物伤害组织时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输液禁忌要掌握

1、输液切忌空腹:输液前一定要进食,儿童、高龄患者、体弱多病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能空腹输液。

2、皮试药物过了有效时间要重做:有些药物容易引起过敏,需要做皮试,但皮试通过不意味着可以放心大胆的输液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有效时间,如果连续输液,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以免超过药物有效期。比如青霉素输液后24小时内有效,一旦超过24小时就要重新做皮试。

3、拔针后按压也有讲究: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输液后要按针眼。但实际并非如此,在静脉输液穿刺时,表皮上的针眼和血管上的针眼不在同一点上,两者距离与进针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关,我们平常肉眼见到的只是表皮上的针眼,因此在拔针时,需将棉片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使表皮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按压。

按压的时间也有讲究,最佳时间为5分钟,不可在拔针后停止按压随意活动,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局部皮肤及皮下发生出血或瘀血。

这53种疾病不需要输液

广东省卫计委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53种疾病门、急诊原则上不需要输液治疗。

一、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宭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二、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三、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四、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功血)

破除过度输液须下猛药

有病就打吊瓶输液,好像已经渗透到一些人的骨子里,就想着马上治好病,忽略了输液带来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医院也把输液当成了创收的手段。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截图)

可是,健康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患者和医生都应该转变理念,认识到过度输液的危害。

取消门诊输液,遏制过度医疗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输液总量,还在于治理抗生素滥用现象,更能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总之,根除积弊非一日之功,先开药方,再对症下猛药,过度输液才能减少。

家医院停止门诊输液

以前我医院门诊挂个水这种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即将终结啦!据国家卫计委统计公报,医院,最医院将达到个左右。

养生保健才是根本

日常生活中,医院当保健院、抗生素当消炎药,但长期滥用抗生素,不仅不会杀死身体里的病毒,反而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促使疾病周期延长!央视放狠话:养生保健才是根本!“聪明人投资健康,明白人储蓄健康,普通人忽视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不代表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切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虽不是%正确,但输液的危害确实比较大!现在知道了吧,生病后一定要科学治疗,切忌图一时之快,而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平时积极锻炼身体才是王道~

小编说两句

日常生活中,医院当保健院、抗生素当消炎药,但长期滥用抗生素,不仅不会杀死身体里的病毒,反而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促使疾病周期延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不代表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注:文中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会第一时间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THEEND—

往期精彩回顾:

酱油清肠,避孕药洗头,这些自杀式养生为什么总有人信?

经常自慰的人,就有更强的性欲?

用“热得快”引发火灾被处分后花信女生自缢身亡谁之过?

这种避孕套竟会造成阳痿?!你还敢乱用吗?

壹品女性

介绍:提供女性保健常识、女性饮食、女性疾病、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用品、女性美容等女性健康知识,由壹品健康专业团队更新维护,为您的个人健康、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ly/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