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松桂西壮乡人下

白癜风怎样防治 http://pf.39.net/bdfyy/

广西西部、右江上游的壮乡百色,是一片神奇的热土,是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一个特点突出的区域。它是壮族聚居的地方,百分之八十是壮族人口,壮语为其民族语言。壮民族的布洛陀、黑衣壮、壮族织锦、北路壮剧、壮族嘹歌等民族文化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桂西的壮乡人,主要分布在包括两区、两市和八个县的百色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北与贵州省接壤,西与云南省毗邻,南与东盟国家越南交界。这里的壮乡人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这里有淳朴的民俗民风,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

我也是一个在桂西土生土长的壮族人,九十年代初喜欢上摄影,就一直坚守本土摄影创作的理念,把镜头对准桂西壮族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环境,讲述壮族族群生活中真实而鲜活的故事。

在拍摄过程中,我一贯追求真实记录,坚持不组织、不摆布、不干预,不人为制造画面,每一幅照片都是现实的真容,是活生生的原生面貌,把人们自然状态定格下来,用图片传达我眼中的桂西壮乡人。

坚持本土人文摄影这么多年,我的摄影创作方向,或多或少是受到全国各地著名摄影家立足身边拍摄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有一个学习榜样、模板,比如北方北京的王文澜,东部上海的陆元敏、西部云南的吴家林、南方海南的黄一鸣等著名摄影家纪实摄影作品的风格,从中学到了坚持本土化摄影创作的重要性。

同时,也学习了许多外国著名纪实摄影家的创作手法,尤其是美国尤金·史密斯的《乡村医生》《助产士》等摄影专题,法国马克·吕布拍摄《东方印象》系列作品,对这些作品印象非常深刻,对自己在人文摄影创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桂西壮乡人,这些只是累积成千上万张图片的一些代表,虽然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以及司空见惯的人与社会的自然关系,看似细碎的生活片段,人的日常状态,但却是意味深长、不可复制的一幅幅图片,我还坚持这样的创作思路,不断记录桂西壮乡人的印迹,为这方土地、这一方人留存历史的影像记忆。

新婚之日,乐业县,年

新买一把铁犁头,隆林县,年

一辆装载生猪的摩托车失衡侧翻,右江区,年

一男子在端午节药市上,靖西市,年

一起看戏的妇女,那坡县,年

在村头歇息的村民,右江区,年

在打谷场聊天,右江区,年

在家里织鱼网的老人,西林县,年

在家门口抱小猫的女孩,靖西市,年

在家门口的早餐,右江区,年

在家门口和摩托车合影的妇女,靖西市,年

在家门口玩耍的小孩,右江区,年

在街头相遇的一群老人,右江区,年

在路边等车的七位妇女,田林县,年

在桥下跳广场舞的老人,右江区,年

在水田播种的村民,右江区,年

在田间游玩的小孩,靖西市,年

在问心庙门口祭拜的女人,右江区,年

在细雨中栽秧的妇女,德保县,年

正月初龙狮会,乐业县,年

壮乡儿童,靖西市,年

壮乡女孩,凌云县,年

壮乡田垄,德保县,年

壮族尝新节舂糍粑的妇女,德保县,年

壮族妇女,西林县,年

祖孙俩,德保县,年

祖孙仨在江边看龙舟赛,右江区,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西摄影家协会理事、百色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兼职副主席、百色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现医院、副主任医师。

﹌﹌﹌﹌﹌﹌﹌﹌END﹌﹌﹌﹌﹌﹌﹌﹌

编审:方学辉、黄一鸣

审校:刘小利、黄小涛

责任编辑:远方

投稿信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ly/9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