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人采集
清代时,科尔沁王的名字长达十二个字。人们要想记取全名并非易事。有几家满族大臣就取一个字做为家眷姓氏。李鸿章麾下有一武将,自幼是孤儿不知本姓,“之乎者也”哪一个可为他的姓?大清奇才金采何以改名为“金圣叹”?翻阅前朝逸事,清点取姓改名妙闻。
高傲宗时,满蒙大臣的名字多由皇帝定名。科尔沁王名字最长,他是乾隆的外孙,由固伦和敬公主所生。科尔沁王年幼时,乾隆为其取名“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长达十二个字。鄂勒哲依,蒙古语有福之意。忒木尔,意为有寿。额尔克,道理是铁。巴拜,寓意是至宝。乾隆期盼这个外孙长大后,福寿双全、健壮如铁、珍之若宝,一个名字满含祯祥的寄意,也足以见乾隆对外孙的宠爱了。
自然这么长的名字,人们要想一块记取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满蒙大臣名字的发音,关于宦官唱名是个挑战,对汉臣抄写文移,也耗时耗力。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中,有几家满族大臣以姓或名中的一个字做为姓氏。
1.取名中一字为姓氏
顺治时,镇海将领瓜尔佳·石廷柱(年─年),本姓瓜尔佳。这一家取将领名字中的“石”字为氏,其子叫石琳,孙子叫石文炳、石文晟。康熙朝中,礼部尚书伊尔根觉罗·顾八代(?─年),本姓伊尔根觉罗,这一家以“顾”为姓氏,其子叫顾俨,孙顾琮。雍正的亲信大臣鄂尔泰(年─年),本姓西林觉罗,以父亲鄂拜名字中的鄂为氏,其子叫鄂容安,孙子叫鄂津。在乾隆朝,大学士尹继善(年─年),本姓章佳,以父名尹泰的尹为氏,自后诸子因循不改。
这几家满洲大臣取姓中的一个字,或取名中的一个字做为家眷姓氏。假如孤儿不知自家姓氏,又该从何取姓?
2.以“之乎者也”的者为姓
光绪期间,有个名叫贵的孤儿。他的祖上是云南人,因罪被发配到合肥,后代后代就在合肥扎下了根。贵儿从小就成了孤儿,不晓得自身姓甚么。当他稍长大后,应募为兵,主管征兵的官员问他姓甚么。贵儿语塞,瞪着眼睛不晓得该怎样回复。
主事的官员笑着说:“也没甚么特别,之乎者也,均可认为姓,那你就姓者珍异吧。”因而就以“者贵”二字,为他立案名册。者贵久经疆场,积攒了不少战功,后来被记名为提督巴图鲁,借补直隶通州协副将。李鸿章(年─年)总督直隶时,者贵成了他的麾下部将。
者贵自幼是孤儿,想必没有几许念书识字的时机,无奈给自身起一个优美的姓氏,不过这也也许碍他立功立业。金圣叹和贵儿相悖,他是一代奇才。在那时,金圣叹申明赫赫,震荡天下。金姓已令他灼灼生辉,名采也是画龙点睛。这位才高气傲的佳人,引用《论语》给自身改了字。
3.引用《论语》改名“圣叹”
清代初年,金圣叹(年─年)是一代奇才。他真名金采,字若采。他喜爱喝酒,曾经在其栖身的贯华堂中设下高座,召徒讲学。他学富五车,纵横于经史子集,几乎无所不晓,令天下士子倾倒。
大清入关后,金采绝意宦途,改名为金人瑞,字曰圣叹。有人问他改字的寓意,他回复说:“《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道理是,《论语》中有两处“喟然叹曰”,一处是在颜渊为叹圣,一处是在曾点为圣叹,我是和曾点相同的同类人!
“在颜渊为叹圣”,是说颜渊赞扬孔子,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颜渊慨叹孔子的知识,越仰视越感觉屹立;越研讨越感觉艰深;看着像是在前方,蓦然又像是在反面。
“在与点则为圣叹”,孔子的学生们子路、曾点(一做子皙)、冉有、公西华各述其打算,曾点回复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孩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暮春三月,穿上春季的衣服,曾点筹算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再带上六七个幼孩子,去沂河里沐浴,尔后在祭天祈雨的舞雩台上吹风,尔后一齐唱着痛快的歌,悠闲自如地走回家。孔子听罢,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描写了礼乐部下的欣然美景,人们心中有仁有礼,敬天礼地,一片和乐欣然的气味。这诗情画意,春风温柔的美景,孔子也为之赞扬。
金采引用《论语》故事,为自身改字为“圣叹”。
清点取姓改名,略加追究,会引出连续串的故事,许许多多,天气万千。帝王宠爱臣子,官员耻笑孤儿,亦或文人模仿圣贤,史书片断浓缩为简练的故事,竟也斐然成章。
(事据《竹叶亭杂记》《清稗类钞》卷43)@*#
预览时标签不行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