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来临,因为疫情影响,今年大家分外懂得团圆和平安的意义。中秋节吃月饼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月饼承载着团圆和幸福,“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句更是道出了无数游子的心思。今年在国家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加持下,各企业生产的月饼的显得更“圆”、更“美味”。
政策给力,企业信心提振
配好原料搅匀、入蒸锅蒸、包住馅料、模具压平……经过一道道工序,色香味俱全的红豆沙冰皮月饼新鲜出炉。在有3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乐业糖业月饼制作工坊里,每天都是一番如火如荼的景象,员工们正忙着进行手工和面、手工称重、手工包制、机器定型、入箱烘烤、人工包装。其生产的五仁叉烧、豆沙、莲蓉、草莓、凤梨、香芋等各式口味的月饼,是当地人中秋佳节必吃的家乡美味。
“月饼的制作原料,像松仁、核桃仁什么的,都是经过我们人工一颗颗挑出来的。馅里多少油多少糖,面粉里多少油多少水,也都是人工调配出来的,所以味道纯正。别看我们的工坊不大,但月饼的日产量可以达到多个,预计今年中秋节前后,月饼销售总量约有7万个,销售收入约有30万元。现在国家的税收政策好,季度营业额不到30万不用缴纳增值税,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月饼越卖越得劲。”乐业县糖业月饼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黄荣伟满怀信心地说。
“别看我们的月饼包装土土的,可是味道好,大家都抢着要。进入8月份后,订单很多,离中秋节越近,马力就更足。”田阳县万香楼大酒店负责人黄志标也是满怀期待。田阳县万香楼大酒店作为个体工商户,今年则享受到疫情期间生活服务业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减免税金近2.5万元。
黄志标的信心不仅得益于整个市场的复苏,更是来自于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因为疫情,今年万香楼大酒店停业停产了几个月。虽然酒店目前恢复了营业,但资金压力大,税务部门数次深入该酒店,重点辅导最新税费优惠政策,为酒店渡过难关献计献策,让企业在复产达产上敢于开足马力。据黄志标测算,预计今年中秋节前后,万香楼月饼销售收入将达30万元。
负担更轻,饼香更映团圆
疫情影响下,众多市场主体面临经营困难。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抗击疫情的税费优惠政策,帮助他们挺过难关。
“今年我们获得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优惠减免.76元,这些真金白银的红利,相当于我们卖了多个月饼了。节约下来的成本,我们用于升级月饼的配方,新推出了现炒豆沙等口味,买过的顾客都赞不绝口。”田林锦龙大酒店总经理李孝忠笑着说。
“国家将增值税免税标准从3万元提高到了10万元,今年又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帮助我们省下了近2万多元的税费。”西利食品厂厂长陈德寿介绍说,该食品厂生产月饼的花生仁、瓜子仁、芝麻仁等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向西林县周边的农户收购。节约下的成本可以用来扩大经营,采购更多农产品,带动村民收入增加。
每一年的中秋节,家乡的月亮都是很圆很圆。每一年的秋季,乐业县税务部门都要数次深入乐业县糖业月饼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介绍企业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解答涉税难点、热点问题,为这家老字号企业的传承发展提供助力。(潘世明、罗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