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农家书屋为乡村振兴凝魂聚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近日,西林县古障镇妈蒿村的村民陆仕敏一有空就钻到村里的“农家书屋”,琢磨养殖技术,一本《牛病防控关键技术》让他尝到了学技术、学文化的甜头,如今还做了村里的农技员。据了解,目前,西林县共建成个“农家书屋”和2个“农家读书角”,实现全县94个行政村及4个社区全覆盖。每个“农家书屋”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建设标准,统一规范规章制度,明确书屋日常管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天,不低于40个小时。“我们都是选择村民人口较多、阅读需求较高、文化氛围较好、辐射范围较广的自然屯建设‘农家书屋’。”西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韦素雪介绍。近年来,在扶贫攻坚中,许多群众从山上搬到了易地安置点,从山上下来,视野开阔了,对知识的需求也多了起来。“针对群众的需求,我们分别在阳光小区易安点和福景新苑易安点建了‘农家书屋’,后来又在西平乡平寨屯易安点建立‘农家读书角’。”韦素雪说。易安点“农家书屋”和“农家读书角”的建成,不仅成为易安群众汲取文化养分的“知识大本营”,也成了他们掌握先进技能、树立脱贫致富奔小康信心的“精神加油站”。问需于民,按需提供,每个季度,西林县各“农家书屋”管理员根据本村屯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以及生活需要,流转一批图书到“农家书屋”,涵盖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有关农村实用技术用书、法律常识用书、卫生保健用书、文化体育用书以及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类书籍。“每年补充出版物时,我们都围绕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民的需要进行书目筛选,政策性、思想性、可读性、技术性强的,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几年来,共为全县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书籍3万多册。”西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农珍艳介绍。如今,怎样养猪、怎样养蜂、怎样种植护理果树、怎样销售农产品……这些曾经长期困扰西林农民的问题,通过到“农家书屋”学习,得到了解决。此外,西林县还把“农家书屋”作为关爱学生成长的阵地,每年假期有针对性地面向农村中小学生组织开展爱国教育、科普安全教育等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假期返乡大学生开展阅读辅导,让“农家书屋”成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乐园。西平乡在放假期间安排一些返乡大学生帮助孩子们辅导学习,最大限度吸引村里孩子们到“农家书屋”中来,让他们在学习知识、拓宽眼界的同时安全度假;八达镇红星村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关爱青少年成长志愿服务活动;城西社区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安全相伴,快乐暑假”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开展普通话公益推广课,宣讲暑期安全教育,向学生宣传防溺水、防诈骗、交通安全等知识,并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为参加活动的全体留守儿童送去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在《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表扬“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优秀征文绘画书法作品作者、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和农家书屋小管家的通报》中,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学生岑家缓的作文《村里的小书屋》荣获优秀征文奖;罗湖实验小学王向辉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那劳镇那劳农民文学社黄志伟荣获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那佐苗族乡那佐村王军献荣获优秀“农家书屋小管家”,“农家书屋”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针对不同群体,该县引导各村党支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史我来说”“少数民族语言讲党史”“小小智慧星”“我的书屋·我的梦”“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阅读活动,让“农家书屋”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粮仓”和“精神家园”,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如今,“农家书屋”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提供了方便,唤起了大家阅读的热情,也悄然改变着大家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农村新的文明风尚正在逐步形成。(黄仕伟龙化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ny/13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