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西林河水悠悠水西塔

清晨或傍晚时分,邀上三五好友或家人,沿着曲折的石阶,在绿树鸟语中前进,达到塔山公园之巅,再登上水西塔,倾听着龙门河的浅吟低唱,尽览全县风光,实在写意。

盈盈西林河水

龙门县水利志记载了自明代以来龙门水利的历史沿革,当中自然包括了有关西林河的点点滴滴。西林河流经惠州市龙门县和博罗县以及广州市增城区境内,古称龙门水和九淋水,而其真正得名则要追溯到明代弘治九年(年)。当时,广州府析增城县长沙乡之西林、平康和开源乡之金牛等三都,与博罗县小部分地区组建龙门县。由于龙门县址设于西林都七星岗,故缓缓流经龙门县城的龙门水慢慢就有了西林河的名字。

据《龙门县志》记载,西林河发源于韶关市新丰县七星岭,经广州市从化县流入龙门县境,自东北向西南迂回全县,沿途还收纳了蓝田、铁岗、白沙、路溪、邓背、蓝滘、大陂等溪流,至增城、龙门边境处与永汉河汇合注入增江,开始了奔流入海的旅程。根据史料记载,在远古时期增江并不直接注入东江,而是直接流入珠江口。也就是说自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后,增江才正式成为东江支流。因此,作为东江一级支流增江的上游河段,西林河不仅是龙门县的母亲河,还是促成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功臣。

一百多年前,在清朝南雄州为官的龙门人李柱兰曾为它写下诗句:“花环树外将山绣,船到陂门带水飞。此景凭谁同领略,江头杨柳正依依”,赞美家乡美景。一百多年来,得益于龙门人对生态的保护,西林河景色依旧,而它也先后在各个时代发挥了饮水灌溉、交通运输以及水利发电等重要功能。正是在西林河的孕育下,龙门人安居乐业,当地经济社会也迎来一轮又一轮的新发展。

悠悠水西塔

据清咸丰年间的《龙门县志》记载,西林公园标志性建筑水西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由知县张述龄创建,至万历三十八年()由知县邓汝楫竣工,历时7年,首尾经四任知县。水西塔还有武塔和花塔之称,武塔意为像武士般扼守龙城门户,花塔则是人们对塔身式样的指称。数百年水西塔,寄寓着龙门人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

“雁塔新成万历年,一支文笔插云烟。高登几级眼千里,长啸一声身半天。秀气遥凌霄汉外,祥光常傍斗牛边。秋风渐近题名处,努力前途猛著鞭。”传说这是明嘉靖庚戌(年)进士、增城县人胡庭兰,耄时登塔咏作的诗。明天启酉(年)拔贡龙门县人徐宇涵亦有咏诗流传在民间:“直上浮图百尺巅,飘如在九重天。望穷沧海一杯水,目极罗浮半点烟。四面风云欣入抱,八方星斗俨齐肩。也知攀桂无难事,伸手依稀到月边。”

水西塔,俗称芬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年),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年),耸立在县城芬塔山山巅。塔成之后,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在年“文化大革命”中,宝塔被视为“四旧”而被拆毁。为了恢复文物,开辟旅游景点,丰富龙门人假日的文化生活。中共龙门县委、县人民政府于年作出重建水西塔的决定,并于当年6月1日举行了奠基仪式。后因建塔资金未解决而停了下来。年7月28日,才正式在该塔遗址复原兴建。该塔图纸由县建筑设计室绘制,县建筑工程公司承建。

年2月,水西塔大功告成。

年大年初九,县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芬塔山考察新建成的水西塔时说,水西塔保存了原来明代的风貌。

水西塔,典雅清秀。塔平面呈八角形,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外观七级,塔内连暗层共13层,总高(地面至避雷铜针)43.71米。第一层(地面至第二层楼面)高5.7米,其中塔檐高2.85米。首层壁厚3米,外边长3.7米,内边长1.2米。第七层高2.7米,壁厚1.93米,外边长2.55米,内边长0.米。塔顶至避雷针尖7.56米。可见从第二层起,层高和层宽均有递减。塔体朱、白色相间。首层东面开一塔门,二层以上东西南北面各置一拱门,其余各面均为假门。楼梯从首层塔门右壁中间穿壁而上,楼梯面阔0.75米。各层塔檐上、下以狗牙砖叠涩出挑,中间置黄琉璃瓦、瓦当、滴水。檐上出平座建栏杆形成回廊,供游人登塔远眺用。檐角向上微微翘起成尖状,檐角下吊铜铃(全塔共吊56个铜铃)。黄琉璃攒尖顶,石砌宝瓶状塔刹,宝瓶里伸出一条20公斤重的青铜宝针。塔身外壁还安上了轮廊彩灯。节日的傍晚,人们漫步龙城,远看其塔,犹如一座“灯塔”,实为龙城又添一夜景。

满山遍植常绿树,山间曲径筑起石级,环境幽深恬静。在山腰上建有一座六角黄琉璃攒尖重檐亭,名“梦云亭”,该亭由香港同胞李树深捐资而建。亭顶由六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上覆以宝顶,亭柱间下部建有座栏,可供游人小憩、观景。

如今的西林公园已成为了当地居民休闲健身的最佳场所,也成为了游客来龙门旅游观光好去处!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ny/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