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工作的通知》,将严格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采购以及使用数量和品种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抗菌药物的使用将面临严峻挑战!
一、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输液要经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
对于基层输液活动,《通知》也做了严格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村卫生室、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输注活动,要经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
二、抗菌药物目录大变更
《通知》规定,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提高抗菌药物管理级别,将“非限制使用级”的品种上调为“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的品种上调为“特殊使用级”管理,禁止下调抗菌药物管理级别。限制级别逐级提高,也就是实际的使用范围比《目录》还要严格许多。
三、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医院
基层使用抗菌药物被严格管制,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只能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增补药物目录中的抗菌药物品种,品种数医院的品种数。医院、医院、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得超过35种。
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四、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未经会诊同意或确需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详细记录用药指证,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随着限制越来越多,大家要时刻注意,不要超范围用药。
医院取消门诊输液自年,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医院要全面停止对门诊患者的静脉输液,不仅是抗生素,其他药品输液也不行。
中国抗生素人均用量是美国10倍数据显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克,是美国的10倍。分析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之一,大医院全面取消门诊输液实质上切断了医疗机构“大输液”的财路。
为何要禁止门诊输液?“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然而因为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治疗。
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媒体如何评价医院门诊输液是一种积极纠偏
《西安晚报》的观点说,医院门诊输液是一种积极纠偏。稍有点头疼脑热,便去挂吊瓶,这是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医疗机构动辄静脉输液,为“以药养医”提供了市场。在这种背景下,抗生素“限用”很难得到落实。从遏制抗生素滥用的角度看,采取近乎“一刀切”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在困局下的有益尝试。
取消门诊输液改变就医观念
对这个事,《无锡日报》的观点说,取消门诊输液不容易却是方向。其实这“限抗令”就像紧箍咒,一直在“念”,但是还有数据显示,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抗生素人均年销售量达到了克,是美国的10倍。文章就说,立即叫停门诊取消输液确实有困难,但从门诊开始限制输液却是一个方向。大家应该改变就医观念,坚持“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
“叫停门诊输液”别忘了小诊所
《河南商报》的文章还提醒说,“叫停门诊输液”别忘了小诊所。江苏省卫计委的规定是针对医院的,而在现实中,滥用抗生素和输液的场所,更多的是各种私营小诊所。医院,对这些小诊所的监管难度更大,对此,监管部门不妨从生产源头开始,设置一套抗生素流转、使用跟踪机制。
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内科
慢性病建议长期规律性口服药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
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儿科
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
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环境”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输液受限!抗生素受限!诊所转型势在必行!
1.加强防治结合的理念,和康来达一起将预防医学与治疗医学进行到底
目前常见的是,许多人身体坏了,只靠药物来修理,不用营养素来修复。可是我们身体不是用药物做成的,而是由营养素构成的,药物可以将慢性病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不能将疾病治愈,也就是说,药物只是治标的,营养素才是治本的,所以将药物与营养素搭配治疗很有必要!这也是康来达倡导的“传统的治疗医学与现代的预防医学必须相结合”的理念!利用安全、有效的营养素辅助调理,既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也可更好的服务基层老百姓!
2.转变经营思路,走医养结合养生路线
走医养结合的经营模式,不失为一种发展方向。医生不断进修学习,走特色医疗路线,推广专业绿色疗法服务,将治疗、调理、保健融为一体,实现综合治疗,提高疗效,增加收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流行病学调研、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疾病宣传和教育,加强医生和居民之间的沟通,让广大群众多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特色医疗服务体系,加强患者对基层医疗的的信任。
康来达防治结合保健康——您的转型首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