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用艾灸一法,治愈西医久攻不下的外科疾病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艾灸有温热作用,可以疏经通络,活血散瘀,使瘀散肿消而痛止。但患者还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切勿盲目跟风。(编辑/小谢)

艾灸治瘰疬

作者/杏林一叶

蒋某,男,六十挂零。三十年余前有肺结核病史。

二月前右侧颈部、体表投影在胸锁乳突肌后侧中点,起一肿块。曾在当地输抗生素五天,医院外科,诊断为颈部淋巴结核,住院后手术切排,放引流管,脓水清薄,滋流不绝。住院七天后出院,医嘱每天门诊换药。半月余仍旧溃脓不愈,又安排手术清创,门诊换药,月余还是疮口流脓水。

刻诊:肿块成果核大盘积累累,互相串连,中间一孔,挤之出脓,色淡稠浊,迁延不愈二月。观体形消瘦,神疲乏力,舌质淡白无华,舌苔白腻,脉沉细。中医名瘰疬,迁延不愈者,即是正气不足,生化无力,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不生,应培补元气,回阳固本。

停用一切抗生素,单取艾重灸以祛腐生新。先挤出脓水,用碘伏消毒后,选陈艾条点燃一端,回旋悬灸疮口处,必以灸火猛烈,以直达病灶,祛毒排浊,回阳逐寒,暖气益血,长肌生肉。以艾重灸三十分钟,敷上无菌纱布,每日一次。

第二天诊,病人自诉肿块己有缩小。取下敷料,见疮口略小,挤脓水时淌出少许,结核硬块自然也稍触柔软。效不更方,继续照上以艾灸三十分钟,连三天。至第四天,疮口己结嫩痂,串连的结核块也消之七八,应该是脓尽肿消肉生快痊愈了。

瘰疬又称“老鼠疮”“鼠疬”,是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

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多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严重时可溃破流脓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无疼痛,逐渐增大窜生,相互融合成串,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质,此愈彼溃经久难愈,愈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淋巴结结核。该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这种病在二十年余前的农村比较普遍,但由于近十余年来抗结核药的临床免费普及足量应用,现在的年轻外科医生己经很少接触到,由结核杆菌引起的颈部淋巴结核化脓。为何该病人多次切排没有治愈呢?一般用现代西医的外科手术切排后,应尽可能用手术匙子剔除脓腔内结核钙化晶体,再用抗结核的链霉素或丁胺卡那类药物,随引流条送入切开的疮内。因为结核杆菌对目前常用的西林类及头孢类都是无效。

如用中医的方法,待瘰疬按之应指成脓后,用钨钢火针烧红透后,快速多次刺入,以开疮泻脓,祛毒杀虫,去腐生新。

而艾灸有如此之效,取自外邪致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阻塞不通而成,用灸法可借助火力的温热作用,疏经通络,活血散瘀,使瘀散肿消而痛止;如疮疡早期,邪毒炽盛,疮窍闭塞,此时用灸法可拔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有路而外发。如疮疡后期,肉腐不生,脓流不尽,是火微而不能生发,是血寒而不能贯行,必当以艾者之纯阳之性味,重灸以生火,重灸以行血,重灸以回阳,重灸以益元,重灸以散肿,重灸以祛毒,重灸通经走络,重灸以生肉长肌。

故我们的中医药在西医主导的今天,为什么还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主要体现了简便廉验的特色,能治当今西医束手的大病、重病、顽病。特别在基层,如何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优势,需要我们基层医生一如即往的发扬中医药的长处,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价廉有效的服务,让中医药适宜技术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I版权声明

本文为作者投稿,作者/杏林一叶。编辑/小谢。校对/郑宇。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中医书友会已取得授权。

I投稿邮箱tg

linglan.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ny/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