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UNE
夏至
夏至
已至
生命往来交替,岁月更迭轮回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01
夏至百科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等,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个节气。
夏至这天,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位于地平线之上,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昼范围最广的一天。
1
02
气候降水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有时还会出现高温桑拿的情况。
◆“立竿无影”
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可于夏至日前后几天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观察一下“立竿见影”如何变成“立竿无影”。
图源自网络
◆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
2
03
民间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农人在这天祭祀,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夏至节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和习俗。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
最爱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自年以来,漠河市把“夏至”定为旅游节,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镇及北极村进行。
3
04
养生之道
◆夏季阳气盛于外。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以及苦味的食物。
◆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要多喝水!
◆夏至情绪上应该尽量平静,同时注意睡眠。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
4
下一个节气为:小暑
关于小暑的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