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版医保目录出来后,坊间有各种解读,笔者的解读稍微晚了点,但大餐往往最后上。
医保局的官方数据显示:版医保目录调整,最终常规准入共个药品,其中西药个,中成药个(含民族药93个)。西药甲类药品个,中成药甲类药品个。
官方的说法是:踢出种,新增种。
1
凡例的比较
在阅读目录之前,我们首先仔细阅读凡例,并将医保凡例与医保凡例对照阅读。
先看一下凡例中合并归类剂型的对照。
表中可以看出,口服常释、吸入剂以及注射剂有调整,其中吸入剂规范调整最大。
但说实话,吸入剂型的分类依然令人眼花缭乱,多种剂型名称并存,相互之间既有交叉也有覆盖。
另外一点令人困惑的是,合并归类的名称,有的如口服常释剂型、缓释控释剂型、口服液体剂、口服散剂、外用散剂、外用液体剂等与具体的剂型名称有区别,可以很清晰的判定,但有好几个合并归类的剂型与具体剂型名称完全一致,如吸入剂、注射剂、丸剂、贴剂、等多数归类剂型都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在看具体产品剂型的时候到底是理解为大的归类剂型呢还是小的具体剂型?
在看到具体产品剂型的时候,譬如下表中的产品剂型,有的一看就知道是合并归类的剂型(口服常释剂型),有的是具体的小剂型(如鼻用喷雾剂),那么表中的临近产品的滴鼻剂、吸入剂该如何理解?
当然,实际理解是合并归类的滴鼻剂、吸入剂,只是能否有更好的办法防止歧义的产生?
2
疾病领域的治疗药物变化比较
以通用名种类计算,看常规准入部分西药各领域的用药变化情况(中成药将另文讨论)。
以各疾病领域的治疗药物情况看,神经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消化和代谢、心血管,依然是用药数量的最大主体,种类均在种以上。肿瘤及免疫调节和血液造血系统也在种以上。
可以看到,虽然药品种类总量变化不大,但考虑到的凡例中绝大部分治疗用药如人中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肠内营养剂等均从凡例中的一类用药同一编码,在目录中有了单独的医保编码,因此实际上踢出目录的药品更多。
以数量看,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数量增加最多,全身用抗感染和神经系统用药踢出远远大于收录。
我们简单的评价分析几个重点领域的药物调整情况。
3
部分领域的医保目录调整情况
消化和代谢相关药物
消化和代谢相关药物,调入大于调出,尤其糖尿病治疗药增加最多,增加了德古胰岛素、7种口服复方降糖药。
此外,年凡例中的5项:“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人中效胰岛素”、“人中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等20多种药物有了单独的医保编码。
甲硫氨酸维B1等调出目录。双环醇注射剂等被调出,实际上也没有双环醇注射剂生产批件,却进入版医保目录。
西甲硅油、维生素AD口服液体剂等进入目录。
此外,凡例中,缓解消化道不适症状的复方OTC制剂由年的36种调整为年的8种,绝大部分复方OTC制剂被踢出。
神经系统用药
神经系统用药是这次调整出产品最多的领域之一。
一共有21个产品被调出目录,调入9个产品。调出目录的产品一部分是撤销文号,如乙琥胺、双氢麦角胺、硫利达嗪、氟哌噻吨、舒托必利等;还有一部分是辅助药调整,如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长春西汀口服常释及注射液。
五个产品由乙类调整为甲类:奥卡西平口服常释剂型、艾司西酞普兰口服常释剂型、氟西汀口服常释剂型、米氮平口服常释剂型、文拉法辛口服常释剂型和缓释控释剂型由乙类调整为甲类由乙类调整为甲类。
一个产品(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注射剂)由甲类调整为乙类由甲类调整为乙类。
全身用抗感染药
全身抗感染药中,15种被调出医保目录,其中阿莫西林舒巴坦注射剂、美洛西林舒巴坦注射剂、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注射剂等等注销文号。
有一些产品属于被替换和淘汰的如地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
仅调入了2种抗病毒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常释剂型、阿比多尔口服常释剂型。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
在常规目录中,调入了7种药,全部是最近几年新批准或进口的药品。更多的新药在谈判目录中。
心血管系统药物
5种由中药调整进入西药目录,有银杏达莫注射剂、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常释剂型、口服液体剂、注射剂)、银杏蜜环口服液体剂、薯蓣皂苷口服常释剂型、复方罗布麻口服常释剂型。
实际上进入的新药有6种,其中5种是复方降压药,有比较老的产品如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坎地氢噻等,也有近2年新上市的产品如培哚普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
4
被腾笼的那些辅助药
笔者在同写意发的《国家医保的“腾笼换鸟”与仿制药企业技术升级三阶梯》一文中提及:未来中国医疗卫生的改善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效率的提高,而不会仅仅依赖于医疗总体投入的增加。
医疗体制的改革目的是理顺各方利益关系,促进社会资源向更好的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以及做大做强我国医药产业的方向流动。
而这一目的的实现主要依靠存量资源,也即腾笼换鸟,“用药结构改善,医院改革腾出空间”(《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的方案》)。
“腾笼换鸟”有四层含义,即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替换专利过期的原研药,治疗药替换辅助药,创新药替换专利到期药,医疗服务替换药品,其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此次医保目录调整,被调出的辅助药尤其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