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山高水长、丛林密的结合部,这里是古代句町国最重要的发源地。“句町”古方国,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和《王莽列传》,人文历史悠久。
居住着壮、汉、苗、瑶等14个民族的西林县,句町文化意蕴除表现在民族特色鲜明的歌舞和宗教信仰外,岑氏土司府是句町古方国建筑艺术和人文历史要素最集中的地方。
在西林县城东约50公里的那劳乡那劳村那劳屯一个平静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组古建筑群,这就是岑氏家族建筑群。岑氏家族建筑群其实是一座土司府第,为明朝上林(今西林)长官司土司岑密所建,占地面积仅平方米。后经岑密第十代后裔清云贵总督岑毓英和清著名封疆大吏岑春煊父子不断维修、扩建,才成了后来庞大的岑氏家族建筑群。
岑氏家族建筑群包括围墙、炮楼、南北闸门、岑氏土司府、旧府、将军庙、岑氏祠堂、宫保府、增寿亭、荣禄第、南阳书院、思子楼、孝子孝女牌坊等,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面积最大的宫保府位于该村中央,始建于清光绪二年(年),落成于光绪五年(年),坐西向东,为面阔三间三进两天井四合院式建筑,有门楼、中堂、后堂三座主体和多间左右厢房。门楼与中堂间为大天井,中堂和后院为小天井,两侧为厢房和廊房。宫保府原总占地面积约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平方米。该府头门、中堂、后院大门设青石条台阶,面阔三间,宽15.76米,前檐带轩廊壁面多为各类壁画,建筑内部借鉴了穿斗形式的抬梁式木构架。门楼正门上方悬挂“宫保府”正楷字体木匾,匾高1米,宽0.6米,红底黄字,匾框浮雕九条彩龙,嬉戏翻腾,栩栩如生。
岑氏建筑群外围夯筑的夹砂土墙为该村寨墙,高3米多、厚0.45米,四周各设东、西、南、北闸门一道,闸门为两层的木结构楼房,小青瓦屋面,两层高8米,宽3米。沿外墙每隔百米就设炮楼1座,临江河岸另加设炮楼3座,共有炮楼16座。而炮楼每层各设枪眼3个,可惜如今多数已残损。
岑氏建筑群在壮族古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目前桂西、桂西北壮族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全、保存最完整、影响较大的明、清建筑群,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现存土司府第、衙署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岑氏土司府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片晚清时期建筑群,以独具壮家特色的民俗风情和建筑风格,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