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趣想抱广西少数民族美女回家不懂这些婚

发现城市里的不经意

也是一种愉悦的旅程

深度广西游丨解锁八桂新姿势

话事人:小蕾丝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

各族美女各有各的风情!

但是说到结婚,也各有各的婚俗!

想要抱个少数民族美女回家?

并不容易呀

这里不单单是城市里面结婚的套路

还有好多你见都没见过的事情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数较多,

那我们就来先看看壮族谈恋爱和结婚

到底有什么讲究!

“壮族婚俗”

壮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有抛绣球、打木槽和对歌等。抛绣球是壮族赶歌圩时,姑娘们手提五彩缤纷的花绣球,整齐地排队唱山歌,若遇见中意的小伙子,便把绣球抛给他。

绣球作为爱情信物时,抛法又不相同。有的是在对歌时,姑娘趁无人注意悄悄地送给中意人,对方则以手帕、毛巾之类物品回赠,两人继续对唱下去,借以增进了解。

有的是姑娘看中了谁,便定点抛过去,对方如亦有情意,即系上礼物,还抛过来。绣球能打开双方心扉,为彼此的进一步接触、了解,创造条件。

绣球有圆形、方形、菱形,有的还做成各种动物形状。上端有各条彩带,下端系一束尺多长的彩丝穗子,球内填充谷糠或棉仁,大小不一,轻重不等,一般不超过一斤。

打木槽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最初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家尽情地欢乐。然后由几个女子击木槽后就唱山歌,接着就有许多青年男子拿着木棍,跑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每敲一下,大家就唱山歌,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

不同地方的壮族,又有不同的婚俗

隔街相望:

在广西靖西一带,有种“隔街相望”的恋爱风俗。每到赶场那一天,青年男女一早就来到街口,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仅相隔几步,相互对望。一直站到太阳落山。双方眉目传情,如果有意,就示意对方离开大家。在相望过程中,双方阵营中的同伴有商有量,相互参谋,十分有有趣。

碰鸡蛋:

广西都安的壮族“三月三”中有一项特别有趣的“碰鸡蛋”的恋爱习俗。三月三”的前一天晚上,青年们特意准备好十几个染红的熟蛋,忙得不亦乐乎。

三月三”中的游戏开始时,男女双方各握一个蛋,相对而立,然后手握红蛋相互对碰。如果双方红蛋同时破裂,则被认为两人的命运相连,有缘分,便将红蛋互赠吃掉。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红蛋破裂,则表示双方没有缘分,只好自己将红蛋吃掉。

不落夫家:

壮族社会普遍保留着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女子婚后第三日即回娘家长佐,待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生活,此时即称“坐家”或“落夫家”。

已婚女子“不落夫家”时间一般以是否怀孕生子为限,若三五年仍不孕,而且弟妹已长大结婚,这时即便不孕也得“落夫家”,反之则行改嫁。

壮族有招赘习俗,招赘女家通常要派媒人到男家说媒,从妻居男子改与女家姓。夫死妻子可以改嫁,也可以转房。但转房仅限于兄死弟无妻而嫂转为弟妻。

夜婚:

凌云县城内壮族过去有一种“夜婚”习俗。它的由来系明清时期土司荒唐的“初夜权”制度下的产物,即土官规定土民取婚时,新妇必须拿到土司那里去过初夜生活。

这是卑鄙无耻的一种霸婚行为,日子越久百姓越难忍受,但在封建王朝和土司统治下,平民百姓是呼天无门,只能选择夜深人静之后进行接亲,以避免土司对百姓婚姻的糟蹋。

凌云县城的壮族历代有夜婚的习俗,为广西唯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婚俗。这种婚俗直到现在,虽然在婚序婚礼形式上已经简化得多了,但仍经久不衰,甚是流行。

背新娘习俗:

龙胜龙脊壮族有一种“背新娘”婚俗,即婚礼要经过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步骤。婚礼前选择一个父母健在的男子背新娘,女的在出到门口前不能穿鞋,表示自己的脚印已经出来了,而且也表示不是自己愿意出来的。

新娘由10几位伴娘和歌手陪着,到了新郎家通过临时搭的竹梯上楼,并走过“新桥”,然后有人砍断竹梯和“新桥”,表示新娘要永远地忠于夫家。当晚,新郎带新娘和村寨的小伙子对歌,直到天亮,新娘次日回门,新郎当天或次日接回,晚上又继续对歌,共对3夜,可对杂歌、赞歌、情歌等。

除此之外,广西其他少数民族

同样有别具风味的婚恋习俗

西林壮族“欧贵”

在广西西林县境内的壮族,至今仍传承着一种古老的婚俗——“欧贵”婚俗。“欧贵”是壮音的直译,意思是“娶女婿上门”,传说已经在当地流传了多年。

“欧贵”吉日这一天,新娘家会派出一支声势浩大的娶亲队伍,风风光光地把新郎“娶”回家。

在这个过程中,有山歌对唱、抢糯米饭、敬酒、挑水上门、迎亲冲关、新娘背新郎入洞房等丰富多彩的完婚仪式。如今,独具一格、风情浓郁的“欧贵”婚俗仍然在驮娘江畔流行,成为当地一道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景,也成为当地独特的节庆旅游观赏项目。

(新娘背着新郞入洞房)

金秀盘瑶·织锦扎起盖头

(金秀盘瑶新娘扎着盖头跟随着迎亲的队伍来到新郎家)

金秀盘瑶迎亲的时候,乐师一路吹着唢呐,敲锣打鼓,新郎族里的姑娘身着盛装跟在迎亲的队伍里,一路跟随。新娘则在等着接亲的地方换上新郎族人的服饰,表明从此后,新娘就是新郎的族人了。换装的时候,新娘的头上会用织锦扎起盖头,以便盖上新娘的容貌。

(新郎家的迎亲队伍撑起红雨伞迎接新娘)

新娘换好服装后,乐师开始吹吹打打,绕着送亲的队伍转三圈,第一圈围着整支送亲队伍,第二圈围着新娘家人和伴娘喜娘以及舅舅等长辈,第三圈只围绕新娘和其家人。

新娘从换装到接到新郎家中,盖头始终盖着头,所以只能让伴娘和姐妹们搀扶着,跟随着迎亲的队伍来到新郎家。

罗城仡佬族·对歌

接亲当天,男方家要组成迎亲队,请来一名押礼公、一名人姑(意指10岁左右的小女孩)、一名茶童、一名红娘,这些人必须父母双全,寓意好事成双。接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前,女方家早已在村口用竹竿进行“拦门”对歌的形式等候,男方家的红娘便开始唱“拆门歌”,经过几番对唱,才放迎亲队伍进村。

除此外,女方家还设酒宴款待接亲客,并请房族、姻亲、送亲客前来作陪。酒宴后,女家挑选男女二位青年歌手,陪伴接亲客的男女二位歌手开设两处“歌堂”,聚集村中的青年男女作陪,男客女陪,女客男陪,一唱一和,直至天明。

三江侗族·晚上嫁人

(送新娘回门时,男方家要备上丰富的礼物)

侗族有“夜娶”和“夜嫁”的习俗,所以迎亲一般选在下半夜,一是忌讳在迎亲回家路上遇路人“冲了喜”;二是暗含了一对新人一生相随,走向光明的美好心愿。

(送给新娘家的礼物——糯米数担)

换好了盛装的新娘,在姐妹们一哄一闹下随着新郎暂别父母。返回的路上,伴郎走在前面,新郎和新娘一同走在后面。按照侗族传统,接亲回家的路上尽可能不要让人看见,这与其他地方锣鼓喧天的迎亲队伍大不同,接新娘不抬轿子、不送嫁妆、不吹唢呐,只由新郎和伴郎在鸡叫前把新娘接入家门。随着被伴郎点燃的鞭炮劈啪作响的声音,全村父老乡亲才知道了哪家青年在今夜娶回了老婆。

环江毛南族·男婚礼

(毛南族新娘新郎携手走过七彩桥)

毛南族的婚礼分为“女婚礼”和“男婚礼”两种。“女婚礼”规模较小,送的彩礼不多,程序也比较简单,是平常人家办的婚礼。“男婚礼”规模则大许多,送的礼品名目繁多,迎亲队伍也十分庞大。

吉日前夕,花轿、彩礼等已备齐,迎亲人员在新郎家集合。吉日清晨,迎亲的人们用过早餐,便按事先分配好的角色,各自挑着彩礼,在炮竹声中浩浩荡荡地出发去迎亲了。新娘家则在庭前摆一张“迎亲桌”,用红毯覆盖,桌上有烟、茶、槟榔等,桌旁还有一位知晓毛南族礼仪的迎宾者专职等候迎亲队伍来到。

迎亲队伍归来时已是中午,迎亲的人便在新娘家吃午饭。午饭后,由新娘家两位子女双全的姑嫂伯娘来折被,一边折被,一边由女歌师唱“欢折棉”(折被歌)。歌罢,新娘一边上香叩拜祖宗,一边唱“出门下阶歌”即“出嫁歌”。整个仪式结束后,新娘便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依依惜别,随新郎返回。

看完这些感觉如何?

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不过尽管婚俗千奇百怪

但是想要幸福的心都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要和少数民族谈婚论嫁不必怕

再说了,做个上门女婿也不错!

领导说了,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猜你喜欢

城趣

邓紫棋低调现身南宁,只为在这里看一出粤剧?

好吃丨小鲜肉不靠谱,还是让广西老腊肉带你回味最温暖的味道吧!

周边游丨正确的时间要做对的事,好的天气就要去防城港!

去哪玩丨成都这座城,好玩儿的不只有银杏表情包!

深度广西游

有性格有态度有梦想

外地人了解广西的窗口!

点这里,进入广西旅游论坛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专业治疗白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sh/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