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这个移民新村奔向幸福新生活

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碧绿的驮娘江绕村子而过,两座铁索桥横跨江面村屯相连,一个个钓鱼台沿江点缀,一幢幢半遮半掩的小楼房坐落有致……立秋时节,走进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之中。

新丰村是天生桥水电站淹没区搬迁的移民新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89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人,是“十三五”时期贫困村。据村民介绍,年,原居住在马蚌镇的新丰人搬迁到这里建设起新家园。刚开始,由于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落后、村里的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一部分村民又返迁马蚌镇。“当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元,远远低于全区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西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新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熊章乐告诉记者,年以前,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村民的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为了真正实现水库移民“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安置目标,年,西林县把新丰村列为全县水库移民新村建设示范点,并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方式,整合资金多万元在该村实施房屋改造、村内道路硬化及钓鱼场、砂糖橘果园、林下生态养殖示范场等建设。紧跟着党和政府的步子,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新丰村村民用勤劳致富书写自己的幸福故事。新丰二组陈丽兰靠种植10多亩砂糖橘和6亩沃柑让全家过上了好日子。记者见到陈丽兰时,她正在家里忙着为工人准备午饭。“趁着天气好,请了6名工人给沃柑修剪枝丫。”陈丽兰告诉记者,因为种植面积大,自己忙不过来,只能雇请他人帮忙。问到今年的收成,陈丽兰笑着说,预计有6万多斤收成,收入大约20万元。新丰村东屯组一个坡地上,10多亩油茶树长势良好,一片翠绿,散发出勃勃生机。油茶树的主人李章成正在忙碌着除草,挥舞的锄头扬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李章成是贫困户,一家三口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在新丰村团支部书记贺和平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帮扶下,李章成种植油茶10多亩。“有了产业,生活就不用愁了。”李章成说。年,新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成功脱贫出列。目前,新丰村的贫困发生率为零。如今,新丰村有合作社1个,油茶种植基地1个,水果种植示范园区1个,食用菌种种植企业1个,养猪大户4户,产业覆盖率为92.1%。年,新丰村人均收入达到0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5.1万元,成为全乡唯一一个村集体经济超过20万元的村,30%以上的家庭买了小轿车。“大家能过上好日子,乡村治理功不可没。”熊章乐告诉记者,新丰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一约四会”为抓手,通过“立约、传约、践约”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建设乡村新文明。以新丰村禁毒禁赌协会为例,该协会负责日常监管和查禁,正面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陋习,积极配合公安机关遏制赌毒歪风,让村民远离毒品和赌博。去年,新丰村开展了“好青年”“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评议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奋发向上,营造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此外,西林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司法局等部门派出工作人员深入该村,开展普法活动,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治安、刑案零发生,偷盗、赌博、吸毒也是零记录。”熊章乐说,近年来村里治安非常好,村民夜不闭户,安享太平。年,新丰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我算是赶上了好年头,吃得好、睡得香,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天天开心。”新丰村二组90岁老人王美英说,环境好,生活好,治安好,现在我们大家都不想再搬回老家了。西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尚学告诉记者,近年来,西林县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按照党建引领、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智治为辅原则,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五强化”“五提升”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助推脱贫攻坚。“下一步,我们要全力以赴推动政法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为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政法力量。”黄尚学说。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移民“空壳村”,变成如今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5.1万元的富裕村。新丰村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实现了华丽转身。图文来源:平安西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sh/6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