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ldquo两委rdquo

为扎实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年以来,西林县紧盯村(社区)“两委”“四升一降”(交叉任职明显提升、村民委员会中党员比例明显提升、“一肩挑”比例明显提升、学历明显提升、年龄明显降低)工作要求,采取积极措施,精细化储备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

创新选拔方式,拓宽选人视野。突破传统组织推荐的单一模式,采取公开报名选拔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五好一优先”(政治素质好、模范作用好、工作作风好、群众基础好、整体素质好、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优先)选拔条件,把牢“负面清单”,对自主报名和村级组织推荐报名的名人员严格进行层层审核,最终确定名具备新时代“三农”工作“硬核”能力的人员为正式后备人才。全县后备人才的数量、年龄、学历、政治面貌等各方面指标构成得到了全面的优化。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优先吸收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后备人才入党。年,吸收33名后备人才为预备党员,吸收11名后备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有25名后备人才提交入党申请。鼓励支持后备人才提升学历层次。年选派名后备人才参加市级及以上的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种植养殖技术、乡村治理等专题培训班,选送15名优秀后备人才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切实提高村级后备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致富能力。如吸引西平乡者怀村曾少芳回乡任村支书,带领群众致富的事例被采编到“建立健全选人用人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电视新闻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

强化实践锻炼,培养强健筋骨。建立村级后备人才结对帮带制度,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县乡涉农部门干部职工、乡镇干部职工、驻村干部确定1-2名培养联系人进行结对帮带;依托乡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建立“四个一”(跟班学习一个月、发表一次任职设想、宣讲一次惠民政策、参与一次纠纷调解)培养措施,给村级后备人才交任务、压担子、理思路。年,组织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主任“一肩挑”人选到乡镇党建办跟班学习49人次,安排23名村级后备人才在扶贫信息员、党建资料员等政府聘用岗位上锻炼;组织名后备人才到本村的党员大会或村(居)民代表大会上与党员群众见面、发表任职设想,以扶贫夜校、群众恳谈会等形式组织后备人才进村入户宣传政策余场,后备人才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余次。

来源:《右江日报》新闻客户端

了解更多百色组工资讯,请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sh/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