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简讯十则5月7日

一、食药监管事业性收费有新规

  来源:健康报

  近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通知,重新规范中央管理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

  通知明确,中央管理的食药监管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包括药品注册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认证费,药品保护费,检验费,麻醉、精神药品进出口许可证费等六大类,收费标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另行制定。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微企业申请创新药注册的,免收新药注册费;申请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免收首次注册费;申请药品行政保护和中药品种保护的,免收药品保护费。通知指出,收费单位不得自行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或调整收费标准,并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二、医院实现医保实时结算

  来源:人民日报

  市民只要拥有银联卡,并在智能手机上下载“银医通”应用客户端,就能享受挂号、缴费、预约检查、接收检查报告等全流程就医服务。该系统还与广州市医保系统实现了对接,实现了医保实时报销。

  市民只要用手机登录“银医通”客户端,就可以用手机号码注册并绑定银联卡或者信用卡。之后点击“预约挂号”,选择所需要就医的日期、科室、医生,成功挂号后,即医院就医;而且预约检查、诊间缴费等都可通过手机一键搞定,免去了长时间排队等待之苦。

三、七成出院患者有专业护理诉求

  来源:健康报

  5月6日,医院管理局公布一项对14医院名出院患者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近七成出院患者存在专业护理需求。北京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延伸护理服务,加强对社区护士的培训,同时采用电话、   调查结果显示,68.24%的出院患者至少存在1项专业护理需求,排名前3位的需求分别是所患疾病相关知识、复诊/复查方面的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指导;67.88%医院能够提供延续护理服务,获得延续护理服务的前3种途径分别是电话咨询、在门诊向护士咨询以及通过手机   调查发现,普通外科、肿瘤科出院患者对管路维护和伤口造口的护理需求较大;骨科出院患者对康复指导需求最大;心血管内科出院患者对药物指导需求最大,其次为神经内科出院患者。此外,患者已接受的延续护理服务由社区护士提供的比例很低。对此,北京市医管局表示将借医院与社区的对接,加强社区护士培训。

四、北京市全面推进年在用医疗器械监管暨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来源:国家药监总局

  日前,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卫生计生委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推进全市在用医疗器械监管暨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此次专项检查工作重点:一是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监管法规制订和宣贯工作;二是开展对全市部分医疗机构在用呼吸机、血液分析仪产品的现场检验与评价;三是开展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使用环节专项检查;四是深入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组织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开展检查。

五、上海推广医患沟通创新项目

  来源:健康报

  宋琼芳近日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在为期1年的申城医务人员“阅读医学人文书籍,提升医学人文素养”主题活动中,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文明委、上海市医务工会、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等从全市医疗机构中选出20个医患沟通创新项目与20个医务职工心理疏导创新举措,将在全市推广。

  在为期1年的主题活动中,申城各家医疗机构从患者需求出发,不断改善医疗服务。医院ICU为满足家属探视重症患者的需求,创新建立ICU家属视频探视中心。医院建立的专家在线评价系统、医院为血管瘤患儿和母亲提供的母婴室、医院为肿瘤患者设立的“帮帮热线”、医院开设的“用药问答”   在20个医务职工心理疏导创新举措中,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立的“心灵驿站”及时为精神科护士提供心理援助,医院的“巴林特小组”每个月定期开展活动,医院的“心灵小屋”与医务人员相约周四谈“心事”,深受医务工作者的欢迎。

六、慢病患者开药可以少跑路了

  来源:健康报

  “每次往返加排队、挂号得数小时,到医生那里只是开张处方,药也就三四种,几年都没换过,医院实在太麻烦了。”70多岁的徐大伯患糖尿病多年,近几年医院就诊。记者近日从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像徐大伯这样病情稳定、医院只去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久就可以少跑路了。

  据了解,该省将从7月1医院医院试点慢性病连续处方,调整部分慢性病药物处方用量,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疗药物从原来1个月的处方用量调整为3个月用量。试点时间为3年,年试点病种为高血压、糖尿病;从年开始,试点逐医院扩展,并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为试点病种;年试点扩展到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支气管哮喘。但不是所有相关病种的药物都能经由慢性病连续处方开出,而是遴选出数种进入试点,具医院自行确定。目前,医院正在遴选高血压、糖尿病药品,此项工作将在6月完成。

七、河南:医院看小病不报销

  来源:河南商报

  河南新农合大病二次报销,提高了报销比例。昨天,省卫计委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全省万参合农民通报这个好消息。

  为解决看病难问题,医院跑,可能不能报销。昨天,省卫计委召开年新农合政策新闻通气会,通报了省卫计委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一系列新举措。其中对参合农民来说,最大利好就是提高了新农合补偿后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补偿比例。

  省卫计委农卫处处长王耀平说,新标准将于5月20日起执行,符合条件的患者出院时,能直接按新标准报销领钱。王耀平说,5月20日之前享受过大病二次报销政策的参合农民,可以按新标准重新核算补偿金额。

八、辽宁:医改成考核政府绩效“硬指标”

  来源:沈阳日报

  《实施意见》特别强化了绩效考核与培训宣传,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44个县(市)医院要全面启动以取消药品加成为关键环节的综合改革,药占比降到40%以下;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办卫生院;做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引导社会资本合理进入医疗市场;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到年年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不低于人均25元;大力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打造群众信任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远医院的应用;不断提升与城乡居民健康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居民健康档案、慢病管理、老年人免费健康检查、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九、张黎刚携爱康国宾“导医通”进军移动医疗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年4月22日,曾先后创立艺龙和爱康国宾两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张黎刚,发布了就医直通与医患沟通神器—导医通APP,正式宣布“入场”移动医疗,开启第三次创业之旅。

  导医通致力于在患者、医院、医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一站式的移动医疗医患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分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档案管理、在线咨询、查阅报告等一站式的服务,致力于通过移医院解决病患管理中遇到的各种服务瓶颈,从而建立起一个更高效、更优化、更个性化的医患服务平台。

  截止导医通APP发布之日,导医通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并将逐步把服务扩大到全国各大城市。此外,医院以及医生团队建立O2O的战略合作,医院、医生团队之间进行医疗资源的最佳匹配。

十、双成药业拟收购德国两家医药公司

  来源:中国证券网

  双成药业5月6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5月6日与两位德国籍自然人签订意向书,拟收购后者拥有的LyomarkPharmaGmbH(简称“Lyomark”)以及BendalisGmbH(简称“Bendalis”)两家公司各74.9%的股权,预计交易价格为人民币0.7亿元至2亿元。公司股票将于5月7日复牌。

  据介绍,Lyomark是一家原料药、制剂和RD化学品供应商,其专营专利药,仿制药,以及用于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包括使用预充注射器、西林瓶和安瓿瓶包装的无菌注射剂和冻干制剂。截止年末,Lyomark总资产万欧元,销售收入为万欧元,净利润85万欧元。

赞赏

长按







































白殿风病传染吗
白癫风那家三甲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sh/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