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间,方圆相守,千百年的悠悠岁月中,松江积淀了太多世事与人情。有的人到来,有的人离去,往日的悲喜或回忆随着时光的变迁似乎逐渐变了味。岁月逝去,情怀尚在。光影交替间,用一张张相片留住了时光和美好,蓦然回首,感动还在。
本摄影系列作者陈志伟是松江九三学社社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他拍摄这些作品的相机似乎没装镜头,而正因为没了镜头,相片里的人、景、物仿佛就在你的周边,而你就是相片中的一员。本系列第一期将展出松江秀南街、秀北街、袜子弄、邱家湾、长桥南街、百岁坊、白龙潭、景德路等多处老街坊、老里弄,感受松江的人文、变迁,收藏一份难能可贵的记忆。
《华亭碎影》
一位摄影师镜头里的松江老时光西林篇
摄影:陈志伟
文案:张少韩
老松江的好多街弄名都带有鲜明的属地特征,比如菜花泾原名采花泾,是因为有好几棵高大的桂花树;荷叶埭是因为位于荷花塘边;榆树头是有好几棵榆树在河边;南内路是位于南门的城内;佛字桥路是桥堍有一很大的南宋时留下的佛字碑刻……今天,我们随着镜头,绕着云间古寺名剃——西林寺走一遭,感受因西林塔而得名的东、西塔弄及塔湾一带蜿蜒曲折的岁月与风雨……
生活即诗,日常影像
如染缸里绚丽的色彩。光阴的任务,
是记录者,也是捕光者,
在一次次晃动的微澜里攫住那一道光。
一堵墙记住一个阴影,
一个时代铭刻一个生命,
哪一个更困难?
只有光知道答案。
有点冷。
午后,光线已变旧,
一条街,吃力地推动着
一个时代沧桑的背影。
二月,电线的震颤穿越黄昏,
铁在锈蚀。坚硬的脸刻刀般清晰。
风吹过,如爬过天空的梳齿,
岁月静静地跌进它自身。
总是忘记暮色就在身后催促,
直到枯黄的灯光亮起,直到满目星辰。
生活总是在别处,
在另一个隐秘的平行空间里,相互遥望。
一声叹息笼罩,
废弃比秋天更开阔。暮色收起喧闹的余音,
街巷一直伸向冷寂。
用1/60秒的时间捕捉一次家长里短,
时间终将消失。
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就像盐消失在海中。
静脉的黄昏落满灰尘,
在远方架设着轨道。走得再远,
这一幕永存记忆胶片。穿越时光藩篱,
每张脸都浓缩成历史。
这些面孔闪现在我的镜头中,
无法回避。
现场即艺术。还没开口,
一个眼神已将未说出的传达。
用快门键的全部光线,
锁住瞬息凝固。
每个人都有看不见的快乐,每个人
都学会了在清寂的角落里找到玩具。
光沉默地降临,瓦片沉睡。
钟声里粘稠的空气,无声。无息。
残留的暑气,
在空气中弯曲。
黄昏中这些苍老的面孔
熟悉又陌生。仿佛走远,仿佛
还在昨天,
仿佛还在唠着家常。
是时候了。一条空荡荡的街,
面容粗粝如时光之沙。
而剩余的生命,
被笼罩在后半生的阴影里。
每条街的日常生活,
都有我们无法进入的秘密。
光影是最好的通道,
升腾着市井之中的烟火味。
一条老街有它庸俗和琐屑,有它
永不飘散的气味。
颓废的背景像一枚生锈的钉子,
冬天仍在进行,街推深孤独感。
点击查看往期?
?序篇
?秀南街篇
?秀北街篇
?中山西路篇
?秀野桥滩篇
邀您投稿啦!“松江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