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岳”是中华名山的传统称谓。“五岳”之称是古代君王钦定的封禅祭天的去处,东南西北中岳各有名分,“三山”则不大一样。
“三山”之称,源于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座神山,即所谓的”蓬莱三岛“。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山东蓬莱的蓬莱阁,就是遥望海上仙山的著名去处,不过,在那里望到的只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于是,人们为了圆美丽的神话之梦,便在“五岳”之外再遴选出三座名山,统称为“三山”。“三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称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为“三山”;另一说法称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四川峨嵋山为“三山”。不管哪种说法,庐山都是当之无愧的“三山”之一。
年7月20日,为了展示祖国山河的壮丽风采,邮政部发行一套《庐山风景》特种邮票,全套7枚,展示的是庐山的七处胜景。吴建坤设计,影雕套印。这套邮票图案借助画面上的红色印章“庐山”点明主题,胜似一行说明文字的效果。而且长票幅采用方形印章,横票幅采用圆形印章,巧妙地置于画面一角,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点缀作用。
T67庐山风景(7-1)五老峰
“五老峰”以庐山五老峰为画面主体,衬以云海青松,描绘了仰视远眺五老峰的景色。只见五座山峰耸立在云雾之中,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从山麓的海会寺仰视群峰,恰似五位老人俨若席地而坐,“五老峰”因而得名。它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米。群峰因视角的不同各具形态,有的似诗人低吟,有的似猛士高歌,有的似渔翁垂钓,有的似高僧盘坐。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李白曾多次登五老峰,并留下诗文:“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览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意指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登上此峰可俯视山下美景。
T67庐山风景(7-2)含鄱口
“含鄱口”描绘了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口。
含鄱口海拔米,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山势高峻,怪石嶙峋,三座山峰连在一起形状似一吞口,有含鄱阳湖、吞长江之势。在峰顶展望,江湖浩渺,千帆竞发,湖光山色一览无余。含鄱口也是中国九大观日出地之一,最佳地为含鄱亭。早晨可见红日喷薄而出,晚上则可见渔舟唱晚,万家灯火,是庐山一大胜景。
T67庐山风景(7-3)黄龙潭
“黄龙潭”描绘了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 黄龙潭在庐山三宝树景点下方,只见一幽谷之中,崖壁陡立,岩石层迭,附近草木旺盛,一条瀑布从十几米高的崖上跌下,激起阵阵悦耳动听的击水声。瀑布下跌潭中,稍作停积,继而又在石缝之中弯曲流动,奔向下流。黄龙潭瀑布以秀、幽见长,如果不是正午时分,黄龙潭瀑布不会遭到阳光照耀,因而,潭边瀑下之石块崖壁上,青苔遍及,把小涧打扮得一片绿色,衬托着飞流而下的洁白通明的瀑布,更使黄龙潭显得分外幽静、深秀和清凉。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
T67庐山风景(7-4)日照峰
“日照峰”描绘了阳光照在日照峰顶的壮美景色。 日照峰又名“霞照峰”,位于牯牛岭东北,与剪刀峡遥遥相对,海拔米。在东方日出时,鄱阳湖上升起的太阳,首先照在日照峰顶,日照峰由此得名。这时参差不齐的树枝如洒上一缕缕彩霞,朝雾阵阵涌来,日照峰又在彩虹雾岚中浮沉,这是日照峰又名霞照峰的由来。响午,是日照峰观云海最佳时刻,登临俯瞰,只见万顷白云汇成一片白茫茫的大海,波涛翻滚……渐渐日照峰也被云雾包围了,转眼间成了海中孤岛。
T67庐山风景(7-5)三叠泉
“三叠泉”描绘了一缕泉水,飞泻而下,中间又曲折回绕,极尽变化之致。观雨雾迷蒙,听松涛阵阵,气势磅礴。 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位于五老峰下部,总面积16.5平方公里,落差共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得名。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节,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著名书法家、诗人赵孟瞓写道:“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T67庐山风景(7-6)石松
“石松”描绘了经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笑傲苍穹且生机盎然的庐山石松。 仙人洞旁有一巨石横空兀出,上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字。大约在年前,从这石缝里长出了一株小庐山松苗,由于缺少土壤、水分,松苗生长缓慢。小松树生长缓慢的原因是它在长根,因为,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它要把根扎入石缝,向下一直延伸,努力在石缝底下的土壤里寻找水分。经过多年的苦苦筑基,终于,它的根須布满了巨石周边。岁月沧桑,小松树已长成一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大树了。它巨石兀立,舒展着树冠,傲然地撑着一片蓝天。这棵庐山松,人们称它为“石松”。年,毛泽东为仙人洞题诗,将它誉为“劲松”,从此它名扬天下。
T67庐山风景(7-7)龙首崖
“龙首崖”描绘了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宛如龙须,微风吹佛,恰似龙须飘飞。 龙首崖位于庐山大天池西南侧,循石阶下行数百米,便可见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龙首崖。龙首崖是观云雾的好地方。每当大雾袭来,深涧峡谷中,云雾升腾,龙首崖如傲游在茫茫云海之中。游客站在岩上,有如腾云驾雾,云游天空;也似乘龙探海,嬉戏波涛。不多时,浓雾散去,晴空艳阳,满目青翠,远处峡谷、河流、田野、农庄清晰可辩。在龙首崖上凭栏俯瞰石涧峡谷,可见悬索桥似彩虹横卧,狮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凉岩、万丈梯等诸多景致,奇石累累,姿态万千。崖顶有一棵苍松,苍树的树叶向两边,就像是巨龙的两只眼睛。
庐山和金刚山分别为中国和朝鲜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秀丽景色的名山。庐山,位于中国江西,雄峙于长江之滨,鄱阳湖畔,山势崔嵬,古迹荟萃,有“奇秀甲天下”。金刚山,位于朝鲜江原东部,太白山北端,以怪石、飞瀑、奇洞、云海而闻名,誉为“朝鲜第一山”。 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朝于年10月6日建交,朝鲜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有谊。
年3月,两国邮政签订了联合发行邮票的协议,以中国的庐山和朝鲜的金刚山为主图,再次表达了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密切关系。
年10月5日,根据两国邮政主管部门签署的协议,国家邮政局和朝鲜邮政部门联合发行了《庐山和金刚山》特种邮票,全套2枚。
-14T庐山和金刚山(2-1)金刚山
“金刚山”原画为朝鲜的安哲先生创作。画面奇石异岩,峰峦变幻,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代表了美丽朝鲜的三千里江山。 金刚山,位于朝鲜中部太白山脉的北端,在东海岸港口城市元山的东南。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0公里,面积约多平方公里,是朝鲜著名的山海相连的风景胜地,号称“朝鲜第一山”。它是一个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的山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岁月河流的冲刷,长期的溶蚀风化,形成其怪石嶙峋、千岩万壑的姿态。共有大小山峰1万多个,顶峰均呈锯齿状,主峰毗庐峰海拔米,是金刚山的最高峰。以此为界,又可分为内金刚、外金刚和海金刚三个部分。西边是内金刚,以山势雄伟闻名;东边是外内刚,以景色清丽著称;而在近海的东海岸一带的海金刚,又以湖海美景取胜,形成海涛簇拥的石林,景色独特。这里的九龙瀑布,落差达70多米,是朝鲜三大名瀑之一。上八潭在毗卢峰下的万山丛中,它由8个溪流相连的水潭组成,宛如一串珍珠。三日浦是一个群峰环绕的椭圆形淡水湖,湖中小岛苍松覆盖,水面碧绿湖石共生,为著名的朝鲜八景之一。天仙台云雾缭绕,金刚门万夫莫开,还有从海中露出的猫岩、鼠岩和松岛等等,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随着季节的变换,景色各异,金刚山也有不同的名称。春天,明媚的阳光照在山岩上,闪闪发光,犹如金刚石雕而成,所以叫金刚山;夏日,松林云海,浓荫蔽日,飞瀑深潭,透出丝丝清凉,又称蓬莱山;秋季,枫叶泛红,层林尽染,野果满山,别具诗情画意。又叫枫岳山;冬天,草木凋败,奇岩怪石,瘦骨嶙峋,又名皆骨山。金刚山尚有大小寺院多座,分布于峦岩沟壑之间,其中以榆岵寺、长安寺、表训寺和新溪寺最为有名,被称为“四大名寺”。还有许多石碑、石塔,屹立点缀山间,反映了朝鲜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朝鲜人民智慧的结晶。“未见金刚山,勿论天下美”。金刚山以其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众多的古迹名胜,吸引着人们前往旅游观光。
-14T庐山和金刚山(2-2)庐山
“庐山”画面为气势磅礴的含鄱口,背景为五老峰,在晨光熹微之际,透过云蒸霞蔚,可雄视烟波浩淼的鄱阳湖。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座。群峰间散布冈陵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年起,庐山有英、俄、美、法等二十余国建造的别墅群,庐山成了中外著名的避暑胜地。年12月6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普16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普通邮票为文革期间发行的一套普通邮票,其中第13枚为“庐山仙人洞”。
普16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
普通邮票14-13庐山仙人洞
“庐山仙人洞”是一枚“画不对题”的邮票,画面并非仙人洞,而是从仙人洞前面远望西北方锦绣峰的景观。画面上方有蟾蜍石、古松、疏影数丛为前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以及台上御碑亭的黑影,中间大片空间则为黄昏时天幕上的阴暗云层。
仙人洞,位于庐山牯岭西侧佛手岩,海拔米,深约10米,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百年不倒,堪称庐山奇景。
为什么“画不对题”,因为此图来自于年江青所拍摄的《庐山仙人洞照》,此照深得毛泽东赞赏,并于年9月9日写下了《七绝-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诗(李进为江青化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年,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诗中,通过展现暮色苍茫、乱云飞渡中苍劲挺拔、从容镇定的劲松形象,和上摩苍穹、下临深涧的险峰形象,表现出了毛泽东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乐观自信的信念,所以邮票用此图是政治需要。
但劲松也因照片曾遭“生死劫”。在《庐山老相册》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年“文革”开始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红卫兵排着长队来到仙人洞前,体验伟大领袖诗篇的意境,在“劲松”前留影,留影后还要拔下几根“劲松”的松针,夹在“红宝书”里带走。不久,松针就几乎被拔光了,树根也被摇松。年,“劲松”开始发黄,奄奄一息。于是,工作人员挑来黄土,注入“劲松”根部的石缝中,再灌水。经过精心呵护,年,“劲松”奇迹般地返青了,历经磨难之后,更加青翠坚韧。
年9月13日邮政局发行-20T《长江》特种邮票1套9枚,以袁运甫先生国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为蓝本,九图连印形式相衔展现长江万里奔腾的雄姿和气概,其中第5枚为“庐山水韵”邮票。
-20T长江(9-5)庐山水韵
“庐山水韵”票图内容有芦林湖水电站、庐山、庐山好汉坡、庐山会议会址、御碑亭等。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毛泽东为一条大江边的一座大山抒写了气势磅礴的诗句。这江,就是长江;这山,就是长江走过楚湘大地之后,径直来到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迎接长江到来的,正是站在江边上的这座郁郁葱葱的庐山。 庐山是离长江最近的一座名山,她西揽楚湘,东望苏皖,如若一个视野广阔的“制高点”:峰峦上聚四时云霭,山影下映朝暮波光。于是,庐山这个临江大山,因山水溶融,又与长江有着如此亲近的渊缘,便有了“庐山水韵”的诗意称谓。
邮票介绍
年7月20日,为了展示祖国山河的壮丽风采,邮电部发行了《庐山风景》特种邮票,全套7枚。
T67(7--1)五老峰8分.96万枚
T67(7--2)含鄱口8分.16万枚
T67(7--3)黄龙潭8分.96万枚
T67(7--4)日照峰8分.96万枚
T67(7--5)三叠泉8分.56万枚
T67(7--6)石松8分.56万枚
T67(7--7)龙首崖60分.76万枚
年07月20日
(第1、3、5、7图)25×40毫米、(第2、4、6图)40×25毫米
12*12.5度(1、3、5、7),12.5*12度(2、4、6)
影雕套印
吴建坤
北京邮票厂
年10月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庐山和金刚山》特种邮票1套2枚。(与朝鲜联合发行)。
-14T(2--1)金刚山80分.62万枚
-14T(2--2)庐山80分.82万枚
年10月05日
50×30毫米
11.5度
影写版
李德福、安哲(朝鲜)
北京邮票厂
年11月12日发行的普16《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普通邮票》中的第13枚选用了江青拍摄的《庐山仙人洞照》作为图案。本枚邮票不是革命圣地题材,仙人洞只是庐山其中一处风景,当时江青集团势力很强,此时人民日报又刊发了李进(即江青)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片(实际照片为庐山仙人洞西侧的锦绣峰,并不是仙人洞),并配上毛泽东于年9月9日写的《七绝-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所以当时选这枚票与政治形势有关。年10月江青集团被粉碎后,邮政总局于当年11月15日和11月26日先后发出通知,停止出售和停止使用"庐山仙人洞"邮票,直至年11月底才恢复发售。成为新中国唯一一枚在有效期内就被停售停用的普通邮票。
普16(14--13)庐山仙人洞50分
年04月01日
31×25毫米
11度
胶版
孙传哲
北京邮票厂
年9月13日邮政局发行了-20T《长江》特种邮票1套9枚,以袁运甫先生国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为蓝本,九图连印形式相衔展现长江万里奔腾的雄姿和气概,其中第5枚为“庐山水韵”邮票。
-20T(9--5)庐山水韵分9.93万枚
年09月13日
60×30毫米
13.5×13度
影写版
袁运甫、袁加
北京邮票厂
庐山介绍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朝匡氏七兄弟上山修行,以草庐为舍而得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地处江湖之间,北有浩浩荡荡的长江,东南有烟波万顷的鄱阳湖,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块垒式的孤山。庐山风景奇胜,唐代诗人白居易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八个字道出庐山的精髓和品位。庐山山区面积不大,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略呈椭圆形,面积平方公里。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庐山因为是地垒式断块山,多险绝胜景,又因山上有冬夏常热的温泉和瀑布,自古便是江南胜地。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夏时圣主大禹治理洪水、疏通九江时曾到过庐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余首诗词歌赋。晋代高僧慧远(公元~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东汉明帝时庐山开始成为佛教中心,有西林、东林、大林三大名寺以及海会、秀峰、万松、栖贤、归宗五大丛林。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庐山景色秀丽,匡庐瀑布更是名传天下。其中仙人洞石松横空,五老峰山姿奇特,龙首崖苍龙昂首,含鄱口势含鄱湖,大天池霞落云飞,白鹿洞四山回合,玉渊潭惊波奔流,秀峰碑刻如林,温泉设备齐全,四季风景如画。
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宋代诗人和画家苏东坡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 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年庐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电影《庐山恋》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一举成功,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年被评定为全球唯一的联合国CCC/UN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并被推荐为中国唯一提名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奖单位。年庐山被批准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庐山获得“首批国家旅游名片”和“中国世界遗产景区十佳”殊荣。年庐山相继荣获“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国四大避暑胜地”等荣誉称号;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以及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最高荣誉的旅游胜地。是世界名山协会永久注册地。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
更多旅行美食资讯请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