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助力教育扶贫

今年来,为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西林县积极探索、精心组织,创建西林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采取“一座中心”、“两项管理”、“三种精神”、“四间教室”、“五心教育”举措,运用封闭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模式,对辍学青少年及不良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助力西林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一座中心”托起青春

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中,针对当前控辍保学工作普遍存在的“留不住人”、“辍学反复”的问题,西林县在做好本县普职融合班、妥善安置劝返学生,开设特色课程,以及将有意愿、有学习技能的学生送到田东职业技术学校普职融合班免费学习等相应安置保学措施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精心组织,由西林县委政法委牵头,县教育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协同配合,创建了西林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该中心占地平方米,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平方米,目前,配备军事训练教官、心理辅导教师、辅警、保安等教职工21人,可满足48人培训班办班需求。该中心于今年5月27日正式开班,专门接收行为偏激、经常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家长管不住和普通学校管不了的、有不良行为习惯的辍学学生、易辍学生,中心通过法制教育矫正后,再让学生回归普通学校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巩固保学成果,推进基本义务教育保障。

图为第一期学员结业典礼现场

“两项管理”引导青春

西林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注重探索和创新,在学员管理上下功夫,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确保中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在学员教育学习管理上,中心采取学习学分管理制度,每天对学员当天的学习、生活、纪律表现进行量化考评。学员各方面表现良好,无扣分情况,得80分。学员表现突出,最高可加分20分。学员日均得分80分,成绩合格,准予结业。否则,原则上要求继续学习。每日量化考评先由学员自评,后由教官考评。其中,学员自评,目的是让学员能够每日对照考核内容,熟悉学校要求,及时反省自己当日表现。在学员日常行为管理上,中心主要通过《学员日常行为规范》、《学员宿舍管理制度》、《学员宿舍室长职责》的执行来规范约束学员日常行为。其中,《学员日常行为规范》包括“基本规范”、“纪律规范”、“生活规范”、“劳动规范”、“礼貌规范”等30条行为规范,内容涵盖学员在校生活各个方面纪律要求,并列为学员每日量化考评内容。为激励全体学员创先争优,中心还制定了《优秀学员评选办法》,规定向全程参加培训,学习、纪律、生活各方面表现良好,转化明显较大的学员授予“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并在结业典礼上予以表彰,从而让中心法制教育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三种精神”照亮青春

进入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之前,学员大都存在厌学、逃学、辍学、沉迷网络、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该中心着力在教育、矫治和引导上下功夫,开设内容丰富的课程,培养学员吃苦耐劳精神、刻苦学习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该中心结合学员心理特点,坚持立足教育、科学矫治、有效转化的方针,开设军事训练课、法制教育课、心理健康课、感恩励志课、社会实践课等课程。军事训练课每周安排30课时,对学员进行军事训练,增强学员组织纪律性、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学员吃苦耐劳精神;法制教育课每周安排8课时,分别由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派员到校授课,授课教师通过以案说法、生动教学的方式对学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学,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使学员知晓什么行为可为,什么行为不可为,从而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培养学员守法意识。中心还拟适当安排一些校外活动,如参观少年犯罪庭审现场,法制教育基地等,对学员进行深刻警示教育。心理健康课每周安排4课时,由教育局选派有资质的教师教学,教师针对学员实际,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员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员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让学员明白刻苦学习的重要性;感恩励志课每周安排14课时,由中心教师担任外,还相应聘请中心外专业人士到校授课,现身说法,对学员进行感恩、立志、勤学、守纪、修德、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主题教育,提高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学员爱国主义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实践课每天安排1课时,由生活指导教师安排指导或由团县委、妇联等单位组织,主要安排学员开展劳动活动等,使学员学会日常生活自理,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热爱劳动习惯。

图为学员在教室接受法制教育课

“四间教室”法伴青春

西林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为了保障学员法治教育实践教学需要,共设有公安局法制教育室、法院法制教育室、检察院法制教育室、司法局法制教育室四间特色功能教室,每间教室都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进行装饰。公安法制教育室设有展台,展示一些警用器械、管制类器械仿真品、毒品仿真品等实物,张贴摆放相关法律常识展板,让学员时刻警醒,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法院法制教育室则设计成模拟法庭,学员可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法警、听众等角色,按照法庭审判程序进行模拟演示,让学员“零距离”感受和体验法庭的庄重与威严,自觉遵法和守法。检察院法制教育室和司法局法制教育室也各有不同,主要是张贴有各类警示标语,警示学员汲取教训、远离犯罪,让学员更明白违法犯罪的后果、危害,为入学学员打好“预防针”。

“五心教育”护航青春

西林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学员大多数存在着父母离异、家庭贫困、溺爱孩子等问题,面对特殊教育对象,中心倡导“五心”教育,通过资源整合,弥补普通教育和家庭教育缺陷,解决辍学青少年和不良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中心教官、教师集五种身份于一身,是老师,传授知识;是导师,指引前进方向;是家长,体贴照顾;是朋友,交心谈心;是医生,把脉疗伤。中心倡导教职工用热心、爱心、耐心、恒心、细心“五心”教育学员,用师爱去感化、熏陶学员,并用多把尺子衡量学员,观察学员闪光点,最大限度挖掘学员潜能,发挥学员特长,培养学员学习兴趣。中心还为监护缺失孩子撑起“保护伞”,在采取封闭管理中,教官、教师对学员进行包保教育,坚持24小时跟班管理,也就是与学生“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同娱乐,实现精细化管理,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员家庭教育管理和监护缺陷;为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提供指导,建立中心与家长交流制度,引导家长用正确方式方法教育孩子,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管理孩子,形成帮教合力,共同关爱学员健康成长。

图为学员日常训练

据了解,西林县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成立开班后,第一期学员共招收24名,其中贫困学员13名。目前,第一期学员的培训已顺利完成,24名学员6月16日全部结业,这些学员也于结业第二天全部回到原学校正常学习。回校后,学员们都变化明显,并成为了本校的法制教育宣传员,逐步实现了由问题青少年向阳光青少年的转化。下一步,该中心还将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各项教学设备设施,增加教官、辅警、教师、校医等人数,开设更多符合青少年的课程,强化专业和技术培训,让学员既学到法制知识,又增强文化教育效果,为西林县全力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韦素雪黄蓝莹王志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xw/6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