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芸寻访开漳历史的足迹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m.39.net/pf/a_4364576.html

ZJWYNO.

。寻访开漳历史的足迹。

#张芸#

——

云霄素有“开漳圣地”的美誉,时光荏苒,岁月沧桑,虽然距离开漳元勋陈政、陈元光创建漳州市已经过去多年,但是感念圣贤的殊世功勋,至今人们仍然对他们尊崇敬仰,顶礼膜拜。在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踏上寻访开漳史迹的行程。

伫立县城向北眺望,在我们面前,有一条穿越千年孕育和浸润一个城市历史的河流。她的名字叫漳江,我们云霄人的母亲河,也是散播全球所有漳州人的母亲河。关于她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公元年,祖籍河南固始的归德将军陈政奉诏出任岭南行军总管,与其子陈元光先后率领中原87姓府兵数千人挥师南下平定“蛮獠啸乱”,进驻云霄,渡过云霄绥安溪时,掬水初饮,清澈甘甜的溪水勾起将军对遥远家乡思念的情愫。将军年轻时曾跟随父亲在李世民麾下征战上党漳河流域,上党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居太行之巅,叶形最高,与天为党,故名上党”。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古老的漳河源头就在上党,贯穿晋、冀、鲁、豫四省,融合清漳河、浊漳河两大水系。昔日,将军策马扬鞭漳河之畔为国家立功,今朝肩负使命南征,筹谋宏图伟业。眼前这条南清北浊汇流的溪水,仿佛家园熟悉的面容,碰触到敏锐神经的将军自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于是,豪情万丈冲云霄的将军在闽南山水之间寄托相思和爱意,绥安溪诞生新鲜响亮的名字,漳江。

唐垂拱二年(公元年),陈元光上书朝请求在泉潮间建置州府,朝廷准奏“即屯所为州”。相传,这个“屯所”就在云霄的西林村。西林村地处漳江之畔,故州以江名,得名“漳州”。从此,来自中原大地的府兵们,用刀剑和犁耙,开启了闽南历史的新纪元,也催生描绘了闽南与中原文化脉络的灿烂前景。

从云霄县城出发,乘船逆漳江而上,大约走四公里便到古漳州府所在地—火田西林村。荒草萋萋的古码头,往昔嘈杂的繁华消失在时光深处,远远的流眸骋目,城门内土地基址依稀可见,通往渡口的东城门已湮没在沙土中,历史的沧桑感瞬间奔涌心头。船靠岸后,我们首先来到“云霄宫庙唯此最古”的五通庙。庙前一株千年古榕巍然守护,该庙原为唐代以前原住居民建造,庙貌颇具特色,殿内石质梭柱粗糙古朴,均为始建原物。唐时开漳将士携带汉代名将周亚夫香火至此,塑像供奉庙中,为开漳将士保驾护航,故此庙也称广平尊王庙,后来元代宣武将军陈君用驻扎西林城,又于庙内增祀“五方之神”五显帝,遂称“五通庙”。

我们采访古漳州遗址时发现,虽经多年的历史沧桑,往日的辉煌早已风流云散,但古城堡的宏大规模和良好设施仍然清晰可辨。传说中有30年之久的州治,给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遗址。有些地段,如南城段和西北城段还有部分城墙,城基底层砌石。中、上层为三合土夯筑。今天还沿用“尚书巷”、“中营巷”、“许厝楼”“五街厝”“盐馆”等地名;保存着“郡衙”、“笼仔”、“后花园”“点将台”、“水门”一系列残垣和遗址。据试验,守城将士站在“水门”上,可远望隔江炮台山和园子岭烽火台。

说起炮台山,我们不禁联想西林村与北京同仁堂历史悠久的友好关系。轻舟短棹出南溪,世外桃园炮台山。行驶到漳江左侧一个浅弯靠岸,穿过茂密的竹林和龙眼树,一眼瞥见“炮台山”,当地人称为“龟山”,龟山前面一片平畴,是开漳时的“军垦农场”。当年,陈元光将军实行兵农结合的“府兵制”,率领将士修陂筑坝、垦荒造田、科技先导,选优禾苗,引种芭乐、芒果、柑桔、金枣,香蕉、茶叶等经济作物,播洒文明与富裕的种子,今朝,那些铸剑为犁的中原87姓府兵的后代依然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龟山春夏秋冬稻果飘香,飞鸟鸣唱,谱写着一曲曲自然和谐,天地造化的华彩乐章。

龟山谷底有面小湖,湖南一片翠竹掩映,另外三面由古老的龙眼树环抱着,从龟山脚下到半山腰,生长着一片密密匝匝的龙眼树,株株都上百岁,最老的有三四百年历史。许多龙眼树斑的躯干上缠绕乌黑藤蔓和绿色苔藓。有的树身挺直,粗如“谷箩”,有的龙爪虬枝,旁迤斜出,令人浮想联翩。清朝年间,闻名全国的西林龙眼以青壳柔韧、核小肉厚、味道甘甜成为北京同仁堂制作名贵中成药材的首选。据说,同仁堂的老中医还把上品高级的西林龙眼肉当成处方的药引。现在留存西林村的老龙眼树尚有两百多株,它盛产的累累果实照旧是市场上热销的商品。龙眼成熟的季节,常常吸引那些谙熟门道的食客隔三差五去享受口福。

走过清凉幽深的小巷子,抬头望见一座四方型的宅院,此处传说是陈元光在西林初建州治的办公场所,衙署三开间,由大堂、大埕、仪门及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分列的耳室组成,右侧置狱司监房,经历司和更舍,左侧是内衙,占地平方米,现虽多数倒塌,但从尚存的遗址,依稀呈现着当初壮观气派的规格。宅院的老住户张进山告诉我们,当年他父亲建房打泥砖的时候,老宅右侧挖出很多打滑光亮的巨型石条,其中一块石条调集48个青壮年费劲地移动来天井前的走廊,另有一个石头门框懒得抬走,至今还埋在大厅底下,依此便可类推漳州旧府衙的宏伟建筑。张进山回忆,自己小时候,曾经见过竖立在附近的石旗杆,遗憾的是,后来没有踪影,不知道哪时候遭到破坏、损毁。西城门内,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牌坊一一龙章褒锡坊,分明是开漳祖地人文鼎盛的又一佐证。与漳州故郡相关的古迹还有“军营巷“粮仓”、“总兵寨”、“尚书府”等,这些遗迹处处彰显开漳圣地所蕴含的历史深邃度和厚重感。

离开旧府衙,绕道几座门窗雕花的老屋,来到村边一棵龙眼树旁,陪同采访的西林村文化协管员张文元指着灌木丛中一面单独耸立墙体说,那就是当年陈元光的练兵指挥台。传说中当年陈元光的练兵指挥台,如今仅残存被丛生的杂草包围着一堵墙。指挥台当地人也称“土楼”,台分三层,由原始土夯筑,周围壕沟环绕。外层高3米、长54米、宽45米;中层筑在外层之上,高1.5米、长26米、宽15米。在中层上面夯筑上层,上层才是地面建筑物,基长20米,宽9米,现残存一堵墙高5米多,三层夯土均1米厚。在指挥台的正前方百米之外,有一座形似覆锅的山丘,被称为军营山,南北直径约米,东西约米,平面椭圆形,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据说原来这座山的四周有壕沟与外界隔离,现在也仅存浅浅的沟痕。

微微闭上眼睛,沉思片刻,耳畔掠过飒飒风声,好似开漳将士练兵时激昂嘹亮的呐喊声,一堵残墙,半块残碑断碣,保留中华大地一段凝固的无法复制的历史!

西林村的南面有座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孝思堂”,该堂原是明代天津道张佐治故居,清顺治年间做为张氏家庙,堂内祀奉开漳将领张虎的后裔张元甫及后代五世神主,悬挂张氏历代进士及职官匾额多方。数百年来,海内外前来寻根问祖、拜祭列祖列宗的张氏后裔络绎不绝。

张文元告诉我们,闽南安定之后,跟随陈政父子南下的87姓府兵大都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唐朝军人”是府兵们倍感光荣的身份。“我们西林村大都姓张,这个张姓就是唐朝府兵87姓中之一大姓。”老张话语中弥漫炫耀的成分。“我可是真正的陈元光后裔,代代相传的本宗族谱记载得清清楚楚。”陪同采访的火田镇干部陈甲兵充满自豪。当府兵们的后裔移居台湾、东南亚扩散欧美各地后,总是以“唐人”自称,并把当时强盛的大唐江山称为“唐山”,所以,“唐山”便成了海外侨胞对祖国或故乡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称呼。从大陆移民到台湾开基的创业历程,则被称为“唐山过台湾”。

在当地人的心里,西林乃至整个云霄县,称得上是一处流光溢彩、甘棠遗爱的仙居宝地。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南迁,入闽教化,对于开发福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陈氏父子镇守面南,恩威兼施、怀柔土著、传播农耕,弘扬教化,开创漳州文明的发展史。漳州人民感念这些开漳功臣,以修庙供奉这种民间自发的古老朴素的方式,纪念自己心目中宛然神明的英雄。粗略统计,在漳州,奉祀开漳圣王及其将佐的“圣王庙”就有多座。

令人景仰的下林圣宮和上林圣宫两者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彼此淋漓尽致地演绎着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世间真谛。

朝阳光明的村东头,下林圣宮(又称慈云宮)庄重肃穆、古朴典雅,此宫始建于元代,殿内石柱门窗装饰景物彩绘,外壁点染一幅幅水墨画,颇具闻南庙宇风俗特色。宫内祠奉闽南籍“人神”保生大帝(吴夲真人),福建、潮汕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道教神祗,俗称大道公。成神之前,吴夲是一个道徳高尚、悬壶济世的医生。他给人治病不分贵贱,上至太后、下到庶民一视同仁,妙手回春、救人无数。他千辛万苦炼丹药,矢志不渝活群生的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高标的修行展示生命的价值:永葆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别人。向往着超凡脱俗的博爱境界,前来拜祭消灾赐福的保生之神者接踵而至。

视野开阔的西林村北面,有一座几年前重新翻修的寺庙上林圣宮,巍峨挺拔、气势恢弘,此宫原来是佛寺,后人为纪念开漳先贤的功绩,增建开漳圣王殿于前,正殿供奉陈政和陈元光父子,后殿供奉南海观音,宮庙规模较大,占地面积1平方米。因为,陈元光将军被奉为安邦护土之神,每天前来许愿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农历新春正月十三至元宵节,这里都会举行场面盛大的“圣王巡安”民俗活动,仪程包括鉴王、巡城和走王,热烈火爆、生动形象地再现开漳先贤们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保境安民、关爱苍生、倍受拥戴的场景。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都说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称,他们会客观公正衡量辨识历史人物的善恶忠奸。我们坚信,开漳先贤辉映日月的丰功伟绩,必将世世代代铭记在全体漳州人民的心上。

PROFILE

张芸,曾经上山下当知青,多次在省市刊物发表作品。

ZJWY漳江文苑

唐镇河

咏荔枝岭古道

刘正明

庚子战疫词(和友人新作)

杨西北

在那遥远的地方

华晓春|看龙记

陈燕松|常怀感激之心(外一篇)

漳江文苑

文学作品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它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升华人类的美好品质和高尚境界,是我们寄托瑰丽梦想、追求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漳江文苑编辑部组织机构

主编

唐镇河

总务

罗明权

WeChat:nanxinjituanLMQ

秘书长兼责任编辑

Melody

WeChat:hohototo

联络组

陈建峰

编委会

唐镇河、罗明权、陈建峰、Melody、王刚

投稿及商业合作

zjwenyua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xw/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