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y)
在介绍他之前,
先来看一张照片,
你能猜出他的身份吗?
蓄着胡须,蹬着一双布鞋,
不经意地跷起二郎腿,
这形象不是乡村老人是什么?
可是你知道吗?
他的真实身份竟然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貌不惊人,却有盖世神功,
当他的经历一层层地被剥开,
你一定会发出一声声惊叹!
他,就是李小文
年3月2日,
李小文生于四川省自贡市,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
小时候,家教虽然严,
但父母工作很忙,没时间管他,
才4岁,父母就把他放到小学里。
其他同学给自己定的目标是:
考分,得小红花。
他的目标却是:
能考60分,就绝不考分!
因为脑子好使,他做题很快,
老师刚在黑板上写完题,
他就已经交卷出去玩了。
让人惊讶的是,
每次考试他都能刚好及格,
成绩一直保持中等。
年,他进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在大学里,
他还是不爱上课,不爱做作业。
大学第一学期,
就有好几门课的老师找到他,
想看看他哪门课不行,
给他补习补习再让他去考试。
其他同学被老师叫去都觉得很丢脸,
可他却满脸高兴,
到了就跟老师乱扯一通,临走时,
老师非但不留他补习,
还总会说:你直接去考试吧。
年轻时因为犯错,他被惩罚去农场里种田,
为了以后能有一条出路,
他在农闲时,
就去学修柴油机、拖拉机。
一年半后,终于得到一个机会,
被派到一家小无线电厂当技术员。
没想到就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一进厂就得到重用,
厂里开了个修东西的门市部,
让他负责,还让他带徒弟,
可他带的徒弟很不靠谱。
有一次,
徒弟在门市部用电炉做饭,
停电后没拔插头就走了,
来电后门市部就失了火。
门市部一夜之间被烧毁,
厂里也不知道把他往哪儿放,
就让他去仪表科搞产品。
他这人没什么大志向,
总之有工作,不饿死就行,
可是有一天,他在厂里,
支部书记突然跑来跟他聊天,
说在报纸上看见要恢复考研了,
他一听,心想:
是支部书记发现我的聪明才智,
鼓励我去考研吗?
于是他回答:考也行。
等到下午6点下班时,
全厂的人都已经知道他要考研了,
而且都用嘲笑的语气来问他,
各种挖苦的话满天飞,
这下子反而把他逼得非考不可。
因为一个误会,
他阴差阳错地走上了考研之路,
由此开始了后半生的逆袭。
他年报名,次年参加考研,
可还没有录取,
就突然被通知去参加英文统考,
然后成绩合格又被公派到,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去进修。
如此难得的留学机会,
换做其他人一定认真对待,
可他还是很随性,
对自己的要求还是跟以前一样:
能及格就行。
在美国,满分是5分,
3.5分以下要受警告,
他就每次都考比3.5分高一点,
考上了4分他还觉得自己吃亏,
非得费心思避开正确答案,
尽量把分数压下来。
年,对学习成绩随性的他,
居然成功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
地理学博士学位,
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年,他学成选择回国,
任中国科学院遥感,
应用研究所图像处理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
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年,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
同年创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
年,
他又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年4月18日,
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
被拍的一张照片突然走红网络。
堂堂中科院院士、
中国遥感领域的“泰斗”人物,
居然只穿着布衣布鞋,
他的本色随性,
在当下的浮华喧嚣中,
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一时之间,
他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人物,
而人们越了解他,越发现,
他一派仙风道骨,
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其貌不扬,却武功盖世。
说他武功盖世,
是来自于他的淡泊名利。
照片走红网络后,
他成了一个网络红人,
面对媒体的采访要求,
他却只是简单地回应:
感谢网友,希望冷一冷。
这件事后不久,
华为副总找到了他,
想让他做华为的代言人,
他点头同意了,条件却是:
一分钱代言费也不能给。
最终,华为的大幅广告,
内容很简单,就一句话:
华为坚持什么精神?
就是真心向李小文学习。
说他武功盖世,
是来自于他的真才实学。
他态度随性,却治学严谨,
做课题的原则就是对得起这个课题。
他有38篇研究论文被SCI引用次,
(SCI:国际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硕士论文被美国权威著作收入,
年论文被SCI引用次,
这是什么概念?
只有教科书式的研究成果,
才能有这样的引用数据。
而这些还不止,
他还参与了NASA的研究项目,
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骄傲,
其研究成果和水平都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
他还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创始人,
成名作被列入,
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
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
定量遥感基础及应用研究的发展,
并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研究领域,
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说他武功盖世,
是来自于他的随性纯粹,极简主义。
可以拿着各种科研奖金的,
堂堂中科院院士,却黑布鞋、
坎肩、衬衫、小布兜,不穿袜子,
这就是他平日里的打扮,
他从来不会为一个特别的场合,
去穿一件特别的衣服。
生活中,他一直在做减法,
减去修饰,除去冗繁,也褪去光环,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就是他所信奉的生活哲学。
61岁时每天还能喝上一斤二锅头,
和他最喜欢的武侠小说,
《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一样,
他身上经常揣着酒壶,
就算在校园里看到他喝也不稀奇,
院士的身份和荣誉并没有改变他什么。
说他武功盖世,
是来自于他是科学界良心。
他长期从事地学与遥感信息的研究,
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我国,
在多角度遥感领域,
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
可即便这样,在灾难面前,
一种无力感时常让他去自责。
年,汶川地震,
他在博客上贴出的一则遥感致歉,
他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