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记你口中的西林风雅

美食记

你口中的西林风雅

唐代白居易寄饼与友人;宋代陆游做面汤肆意为诗;元朝许有壬感叹鲜美上品羔羊;明朝陆深月照杨柳好良宵,香玉拌面条;清有杨燮数写豆腐名汤传盛世;今时好景依旧,美食入口,

这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馋非罪

梁实秋

食素使人瘦,无肉令人愁,

零食可解忧,

茶酒自风流。

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

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

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

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而西林的美食,

便是五湖四海西林人的独家记忆。

红香细剥莺哥嘴,嫩白鲜羹玉面条。

——明代陆深《江东竹枝词》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宋代陆游《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筋玉簪横。

——宋代黄庭坚《过土山寨》

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

——宋代朱敦儒《朝中措·先生馋病老难医》

当清晨拉开帷幕,

阳光暖暖照人心窝,

秋凉的风缓缓吹来,

一碗香甜软糯的米粥,

应声而至,

恰似秋末的一抹温柔。

琉璃缸面熬琼粥,酿出珠宫白玉腴。

——杨万里《登净远亭.壕水深清一镜如》

新收千百秋莲药,剥尽红衣捣玉霜。

不假参同成气味,跳珠桉里绿荷香。

——黄庭坚《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

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煮粥诗》

西红柿打着嘟噜,

辣椒红得像火,

黄瓜水灵灵的,

油菜花黄澄澄的,

豆腐白白嫩嫩,

各种颜色的素菜摆放在一起,

赤橙黄绿,

格外悦目。

不曰坚乎惟日白,胜他什锦佑羹汤。

——杨燮《豆腐诗》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郑允瑞《豆腐》

细奭碧涧和极煮,旋掬香粳笔糁稀。

——程公许《崇女撷菜煮羹》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黄庭坚《春阴》

吃食是一种幸福,

品味是一种情趣。

眼前的食物,

可能来自遥远的大海和高山,

但我们在乎的,

不是它们跋山涉水来与我们相遇,

而是一口咬下的唇齿留香。

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苏轼《猪肉颂》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苏轼《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宜。

——晁公溯《饮兵厨羔羊酒》

戎盐春玉碎,肥狞压花重。

肉净燕支透,膏凝琥珀浓。

——许有壬《秋羊》

01

哈密瓜

味若膏糖,色同碧玉,馨香疑是仙瓜。新疆福地,自古重桑麻。史载回王进贡,入皇苑、金口惊夸。

——徐双山《满庭芳·咏新疆哈密瓜》

02

葡萄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

——唐彦谦《咏葡萄》

03

婆娑碧叶晶,枝下脆梨莹。

如玉香酥美,甘甜润肺清。

——胡秉言《梨》

04

小吃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苏轼《留别廉守》

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李涛《春昼回文》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

名载沧桑还旧味,一如悲喜品酸甜。

——孟浩然《冰糖葫芦》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舌尖上的中国》

或一勺热粥,或一碗甜羹,你口中的,是来自于西林的千年风雅。

图片来源

陈苏琴孟颖郝静怡

文字来源

郝静怡陈苏琴(诗句来源自网络)

排版编辑

郝静怡陈苏琴

编辑审核

董宇婷马若媛

责任校对

龙正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xw/7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