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胜迹

洪濑檺林祖庙述说四忠臣故事信众遍及海内外胜迹名片   檺林祖庙位于洪濑镇西林村的泉南玉湖,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寺内主要奉祀朱佑、邢炳、李良三位汉宋两代忠臣及宋代忠臣杨延昭。景点推荐   檺林祖庙、崇道楼、二十四孝石雕

  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水泥路至泉南玉湖,后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檺林祖庙就在广场中的石台之上。只见石台的墙面上刻着精美的浮雕,栩栩如生的九龙壁,两旁的石狮子也是威风凛凛。从两旁的石阶登上石台,就可看到檺林祖庙的正殿,正殿不大,却修建得十分精致奢华,无论是石柱子,还是梁上、屋顶,各种精美雕刻、图案及丰富的色彩,都令人叹为观止。往祖庙的另一侧走,就是崇道楼了,虽然建的时间很短,但因为是仿照闽南红砖厝建的,古味的外表加上现代的结构更具特色。

  檺林祖庙管委会主任黄衍淼先生告诉记者,檺林祖庙主要奉祀的是“三王”朱佑、邢炳、李良三位汉宋两代忠臣、“一帅”宋代忠臣杨延昭。朱佑自幼与刘秀相识,关系极好,自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虽曾被俘却没有影响刘秀对他的信任,历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先后封为安阳侯、堵阳侯、鬲侯,是东汉功勋卓著的重臣,被民间奉为“代天巡狩”,每星期有一天代圣上掌管朝政,谓之“七日权君”匡国安民,颇有政绩。

  邢炳,字叔明,山东曹州济阴县人。北宋初年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为图经内阁理学名臣,礼部尚书。邢王爷出身文武状元,学博三故五典,武精六韬三略,忠军爱民,深受朝廷器重;李良,字叔章。宋朝殉节潭州忠烈名臣,湖南湘潭人,为南宋抗元名将。元朝进攻南宋潭州时潭州守将,率领潭州军民抗击元军达3个月之久,使元军遭受重大伤亡。而后城破,自刎而死。

  杨延昭,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长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把他看作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称为杨六郎。他自幼随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29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保州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杨延昭继承父志,镇守边关,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曾为巡检使,三关总兵节度使,并封南北都诏陶成国等爵位。

  供奉着忠臣名将的檺林祖庙,历尽沧桑,几经兴废。改革开放前夕,乡人发动内外善信捐资,重建檺林祖庙。上世纪90年代初台胞戴送季先生回到大陆到庙进香,并热心捐资重建新行馆。而后,再由马来西亚吉隆坡文良港檺林宫炉下善信,携款建设邢王爷行馆护龙二层楼,建山门,铺水泥广场等。随着年代推移,30年的庙已经破旧不堪,所以在市、镇有关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西林村两委、镇村老年协会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下,祖庙于年农历五月动土开工,于年底竣工。同时还新建檺林崇道楼、九龙壁、二十四孝图、石埕栏杆、山门、金炉、戏台、花园等景点,扩建广场等。重建后的檺林祖庙,是祖庙有史以来,建筑规模最大,建筑规格最高,建筑质量最好,整体风格,堪称一流,深受海内外乡贤一致好评。

  黄衍淼告诉记者,未来祖庙还将增添钟鼓楼、八角亭、花圃、绿化等工程,整体风景将更加优美,更加怡人,吸引更多香客、游客的到来。

石井西安寺宋代名刹久负盛名胜迹名片   西安寺位于石井镇白鹤山上,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旧址位于今址余米处的梦山。寺庙两边功德堂、寝堂二层楼连成一体,左右设有钟鼓楼。景点推荐   钟楼、鼓楼、天王殿、井德宫、滴水观音、双龟献瑞、鲤鱼吐珠

  沿着石井海滨公路旁“海上视师”岩后的石阶而上,久负盛名的西安寺便映入记者眼帘。西安寺坐西向东,建筑保持了闽南传统古刹的风貌与特色,汉式四垂宫殿歇山式的殿顶,双龙戏珠翘脊,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大殿是由36根大圆石柱支撑,前座一尊4.5米高的观音菩萨趺坐在八角须弥莲台,神态安详,雍容秀丽,左右侍立着2米余高的善才龙女。后座龛台上供奉着木雕千手千眼观音,两手垂弯合拱于胸前,两侧呈半圆形展开伸出只手,每个手掌心各雕一只慧眼,宛如道道金光。

  “眼前的这座寺庙是后来重建的,原寺庙已经被毁了。”西安寺管委会主任郑育乾告诉记者,宋元时期,安平港至石井港为泉州海外交通重要口岸之一,当时石井贸易繁荣,商贾云集,西安寺一度香火鼎盛,可容纳近百僧众。这些僧众终日习武礼佛,悬壶济世,颇受乡人敬仰。记者看到,在寺前的天坛大圆盘上除了耸立着一尊4米高的石雕滴水观音外,环绕其身旁的是百余尊1.2米高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罗汉。

  “民族英雄郑成功与西安寺还有一段渊源。”郑育乾告诉记者,明朝末年,清兵入关,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举义抗清。年,郑成功率领17万大军,大举北伐,不料误中清总督郎廷佐的缓兵之计,功亏一篑,轻敌失利,班师退回金厦两岛。一日,郑成功回到故乡石井,听说西安寺观音菩萨圣灵。便走到西安寺,点燃三柱清香,祈求观音菩萨示明前景如何?他见桌案上有个青花瓷,便拿在手上道:“观音菩萨在上,成功以掷碗为号卜凶吉,此后前程如何?请菩萨明断。”

  说罢,郑成功把青花瓷掷向半空,只见青花碗破成两半,一半留在大殿中梁之上,一半掉在地上。郑成功不明其意,以为破碗两半是不祥之兆,他正为北伐失利心情不好,终日烦闷,又见此状,不禁怒火上升,迁怒于菩萨,当即指着菩萨斥道:“郑某北伐失利,连菩萨也势利笑话郑某。你笑我无能,我还笑你不灵呢。”说完,大踏步走出大殿,拂袖而去。

  后来,郑成功挥师东渡,率领2.5万大军,战船数百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破鹿耳,登赤嵌,摧敌舰,歼敌援,经过9个月的浴血奋战,打败并驱逐了霸占台湾长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但由于长年征战,郑成功积劳成疾,他到达台湾仅一年零一个月,收复台湾只5个月后便与世长辞。他所开创的事业由他的长子郑经继承,开发宝岛,发展生产。

  一日,郑经登上将台,遥望大陆,想起了当年父亲郑成功掷碗骂佛的往事,回想起北伐失利以来,东渡台湾,收复国土,保住大明一方土地汉家衣冠,人称父王只有“半天子,藩王命”。破碗两半,不正说明是“半天子,藩王命”吗?自己继承的不也是“半天子”王位吗?他恍然悟出,观音菩萨明断没错,是父亲理解错了。想到这,他觉得有必要代父亲到西安寺向菩萨请罪。于是,郑经又回到故里,亲自上西安寺,重塑观音菩萨金身,修葺寺宇,代父谢罪。

  关于西安寺里的罗汉朝观音及为何供奉着滴水观音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及九月十九是观音诞辰,每到这几天,村里及附近的善男信女便集结在此虔诚朝拜,香火旺盛。”郑育乾说。

蓬华华鼎岩山城朝拜圣地茶果满园飘香胜迹名片   华鼎岩位于南安蓬华镇山城村西部的观音山上,始建于明朝,年重新修建落成。景点推荐   AA小园林、九龙壁、假山灵洞卧佛、西山公园

  华鼎岩位于南安蓬华镇山城村西部的观音山上,这里海拔米,空气清新,虽是盛夏,却是清风徐徐,胜似秋天。

  盘山而上来到华鼎岩,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红砖绿瓦和围墙,逶延如青龙下山之势。从围墙中的小门入内,放眼望去,似误入仙境般震撼。大殿前的山门高耸挺拔,上面“华鼎岩”三个金字熠熠生辉。偌大的殿前广场四周栽种着珍贵的花草树木,广场正中设有八角莲池,池中有花果山,花果山上的孙大圣金睛炯炯,棒喝千钧,威武扬扬。放眼西北,千山拥载仰首,林壑幽深,云蒸雾绕,满山茶果飘香,浑然构成一幅与大自然和谐结合的美丽画卷。

  华鼎岩的殿堂为二进佛教殿堂,下殿天王殿供奉弥勒佛,背后为委托尊者,硬山式屋脊四龙腾飞,两翼为钟、鼓楼。从两廊的石阶台阶而上来到上殿。上殿重檐歇式屋顶贴着剪瓷青龙戏塔,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映照下熠熠闪光。主殿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观音菩萨端坐正堂莲花座上,左为普贤菩萨,右为文殊菩萨。两侧壁上嵌有十八罗汉雕影。

  据华鼎岩管委会主任郭赞家介绍,华鼎岩始建于明朝嘉靖乙酉年,山城村十一世妈祖嫁到此地后,将原在厦门供奉的南海观音迎来,供奉在观音庙里,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初时规模较小,但乡民们虔诚不息,顶礼膜拜,世代香火鼎盛,绵延不绝。“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这里便设坛朝拜,邻里乡里以及外出的谋生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郭赞家说。

  近年,旅港乡亲郭赞良捐资修建华鼎岩,得到乡民们的支持。据说,郭赞良先生在年初春的深夜,梦见自己走进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殿堂里紫气升腾,一个仙女来到他面前对他说,“此乃山城宝刹圣地,今逢太平盛世,可兴土木建造。”然后飘然而去……

  郭赞良醒来后,回忆刚才梦境,顿有所悟:“莫非是观音菩萨点拨我修建观音寺。”于是,他于农历二月十九回到山城老家,正逢观音诞辰庆典,他在观音面前卜杯,询问是否托梦叫他建寺,结果都是“允杯”。这时他才向乡民表达修建观音殿的意愿,得到全体村民的拥护和支持。隔日便请来了泉州有名的地理师到善后寻找梦中圣地。经过一番勘察,定下了此处,地理先生提议取名为“华鼎岩”。

  说来奇巧,清道光年间,曾有一名李姓地理师来到观音山上,前后左右细勘,久久不忍离去,徒弟问其原因,答曰:“你看此地山瑞气含华,定仙能鼎甲,但须年后。”这与泉州的地理师所说的“华鼎岩”相吻合,皆含华鼎二字,而时间恰好近年。

  如今的华鼎岩不仅是朝拜圣地,也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华鼎岩风景区还规划建成了AA小园林、九龙壁、假山灵洞卧佛,西山公园等,以后还将建设狮尖山等旅游配套景点。

柳城白云寺明代思想家李贽在此处写下处女作胜迹名片   白云寺位于柳城榕桥东面巍峨高耸的大帽山南麓白云山,始建于北宋,初建时叫碧云寺,明代改为白云寺。寺庙鼎盛时期曾有僧众数百人。景点推荐   大雄宝殿、放生池

  沿着蜿蜒的水泥山路盘旋而上至山顶,这里有一块开阔地,大山大树环抱四周,犹如人间仙境,白云寺就隐居于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殿前六根雕龙石柱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真的青龙盘旋于此。整个大殿坐西北朝东南,重檐歇山式屋顶,金色琉璃瓦上飞檐翘背,双龙护塔。走进大殿,即可感受到寺庙的肃穆庄重,殿内所有的梁柱都有祥瑞的彩绘和雕刻,十分精致。大雄宝殿的旁边是僧侣、管理人员、香客们等居住、休息的楼房,楼房为两层,是现代结构的仿古建筑,和大殿相得益彰。

  据白云寺李贽文化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吴友清介绍,白云寺始建于北宋,初建时叫碧云寺,明代改称白云寺。鼎盛时期在明代,曾有僧众数百人,修五条马路通山下。相传,当时有寺僧乘马下山化斋放租收债,因触犯了一个官员黄侍郎,他便派官兵一把火烧了寺庙。到了清初,才迁移米重建。现存的有断裂的饮马槽及宋元出土的陶瓷器,可见当年的鼎盛。

  “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小时候就曾在此读书,12岁时他在这里写下了《老农老圃论》。”吴友清告诉记者,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据《学前李氏分支家谱》介绍,林李二姓在榕桥是同宗。一始袓林闾“承藉前人蓄积之资,常表家客航泛海外诸国”,可见其是泉郡当时的大商人。族人累代与阿拉伯人通婚,李贽的身上就有阿拉伯人的血脉。因而他也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激进的先进思想,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影响中华五千年文化的82位名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世界都产生过影响。

  从建寺至今,几经兴废,白云寺一直供奉三世尊佛祖和观音菩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寺惨遭破坏,一片零乱。上世纪90年代初,旅居新加坡华侨林文鸳先生带头并捐款重建白云寺,且独资新修一条公路通往白云寺。今日所见的白云寺,三开间硬山式的屋顶修葺一新,两边的“小东厅”按原状保持卷棚式屋顶,寺前大石埕重修围墙,连着东面一列二层楼房室内也粉刷一新。

  “7年,柳城街道办事处十分重视白云寺的旅游文化价值,于是成立了柳城白云寺李贽文化旅游景区管委会,并开始向社会、企业人士筹集资金用于重建白云寺。”吴友清告诉记者,同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于9年底竣工。年6月成立柳城街道白云寺李贽文化旅游景区管委会,9月开始组织规划设计白云寺3.2公里的盘山水泥路,到了10月共筹资万元用于建设水泥路建设工程,同时也对李贽读书室进行修缮。

  新落成的白云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香客,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以及九月十九,香火最旺时香客人数可达多人。“未来的两三年内,还将继续建设天王殿、围栏、法堂等。建设完毕的白云寺将更加雄伟壮观,将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旅游、休闲圣地。”吴友清说。

关于我们

  《南安商报》成立于年11月2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和南安市委、市政府联合创办,由福建日报主管主办,是南安市唯一的主流报纸。

  《南安商报》立足本地,面向海内外乡亲,秉持“弘扬时代精神、展示南安形象、融入发展大局、凸显侨乡特色”的办报宗旨,及时报道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多新鲜资讯,搭起政府百姓沟通“连心桥”。

  新闻版块主要由要闻、本埠、街镇、市井、天下、文体等组成,专刊版块则由南商、产经、房产、家装、理财、教育、小记者、乐活、健康、九日山等组成。

  目前拥有0多名小记者,发行量为6.5万份,发行对象主要为南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7个街镇(开发区)、南安各大酒店等消费场所、南安55个异地商会及其下属的一万多家企业、海内外南安商人等。

赞赏

长按







































白斑医院哪家好
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xw/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