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冬日的暖阳洒在淡溪镇湖边社区桥底村的大广场上,让人浑身暖洋洋。一条条摆好的板凳上坐满了人,大家望着粉刷一新的大舞台,翘首等待节目开场。当天,桥底文化礼堂开堂仪式暨民间道德奖颁奖典礼举办,典礼上为43位“最美治水人”颁发了奖项。该文化礼堂的建成,也标志着淡溪镇的文化礼堂数量增加到了8个,周边村民又多了一个参加文化活动的新去处。
千年古村底蕴深厚
桥底村地处淡溪镇政府南侧,是淡溪镇建成区内的村居之一,全村村民余户,以“林”姓为主。桥底村位于湖边社区,旧称湖西里,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文化底蕴深厚,文人辈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淡溪湖边及西林两地出现了七位林姓子弟,均考中贡生或庠生,各有诗书文稿流传,名闻乐邑,被称为“林姓七子”。村内有湖西里书院旧址,王十朋少年时曾就读于此,与其表兄林明仲经常在一起吟诗对乐,主要的诗词代表作有《题湖边庄》《湖边怀刘谦仲》《同梦龄宿湖边庄》《题左湖》等。王十朋《题湖边庄》中“十里青山荫碧湖,湖边风物画难如”一句,描写的就是这里的风景。
近年来,该村大力开展“五水共治”“美丽乡村”、民生建设等工作,新建联建房、桂岩森林公园、休闲广场等,被有关部门评为文化特色村、体育特色村、科普示范村等称号。
村民参观“六廊”。
掀起村庄整治热潮
今年5月,桥底村结合“五美乡村”建设和“创卫”工作,在原有桥底村老年活动中心和村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提升,建成了集历史、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礼堂。
建设过程中,淡溪镇在完善廊、墙、室、馆等标准硬件设施的同时,深入挖掘、梳理和提炼该村文化内涵,并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例如对20多年前建设的老戏台进行修葺,整理完善道德讲堂、阅览室等场所,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提升。
该村还结合“创卫”工作,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村两委、老协、妇女团体、村民代表等自发参与,大家分片对村庄环境进行绿化美化、道路硬化、生活垃圾清理等工作。经过一段时间齐心协力的整治,村容村貌让人耳目一新。
走在文化礼堂内,礼堂一楼是演出舞台,还设有社会调解室、文体活动室。舞台一侧,悬挂着每月活动安排表和每月礼事制:一月迎新年、二月“新春祈福礼”、三月女人月活动、四月“耕读礼”、六月“儿童开蒙礼”……该文化礼堂每个月根据不同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墙上还张贴了由淡溪镇党委委员陈霜作词的村歌《桥底古村》,抒写了对该村秀美风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二楼图书阅览室内藏书丰富,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还设有值班室方便为群众服务。
礼堂外墙上,设有笑脸墙、善行义举榜、微心愿牌、村训等,展现村庄文明形象。礼堂正门口是一个大广场,是村民散步、运动、跳广场舞的好去处,广场边还设有彰显桥底村历史、文化、特色等一系列优秀典故的展示廊。“桥底是一个千年古村,文化礼堂的建成是我们的一件大喜事,能为村里的思想文化建设、打造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提供重要保障。”该村村干部说。
村民观看演出。
展现村民文化自信
在开堂仪式的文艺活动中,桥底村村民献上了多个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淡溪各文化礼堂也送来了精彩节目,开展“文化走亲”活动。
在随后的民间道德奖颁奖环节中,淡溪镇颁发了由深虹电子有限公司设立的“最美治水人”奖项,表彰全镇43位在治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村民,激励各村提升村庄环境面貌,打造美丽乡村。
民间道德奖颁奖。
“接下来,这里将作为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阵地和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结合各类主题开展丰富的活动。”淡溪镇镇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在文化礼堂内开展演出、讲座等活动外,桥底村还将利用桂岩森林公园、林氏宗祠等场地,打造“移动文化礼堂”,开展健康休闲锻炼、家风家训传承等活动,以文化感召村民支持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切实将文化礼堂用好,使文化礼堂成为对村民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同时,引导各村在文化礼堂间寻找更多合作机会,实现全镇文化共同繁荣,实现文化礼堂“共建、共用、共享、共育”的发展目标。
■来源乐清日报全媒体
■记者蔡甜甜文黄瀚摄
美丽淡溪∣一个有温度的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