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和返岗之后,大家担心的新冠变异毒株、流感没有来,统一的不适症状是咽部疼痛,疼如刀割,甚至说不出话,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痰和气喘,有的咽部异物感明显,喉咙干痒,检查却排除新冠阳性和流感侵袭,这是什么问题?
从症状看,应该是冬春季高发的另一种病:咽喉炎,往往伴有舌苔白黄腻、舌尖红,舌边齿痕,脉弦滑,胸闷不舒,情志不畅。
咽喉的作用,经常被看小了、看单了,其实它是人体要道、要害,兵法常说的“咽喉要地”就能验证。咽喉出现问题是可以致命的,如严重的会厌症、咽部梗阻等,不可轻视。
好好的咽部,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有4个主要因素:
1、环境转换,从室外进入相对封闭的室内,如从乡下回到闭门几天的市区小家、旅游回家、新年后上班等,或者室内粉尘较多、室外雾霾等。
2、饮食原因,节日期间烟酒无度,吃辛辣、油炸、烧烤、腌制、滚烫类食物过多。
3、职业诱发,日常需要大量说话、发音的岗位,补充水分不及时,咽部疲劳。
4、其它诱因,如免疫力下降,颈部疾病、鼻炎、口腔问题、神经炎症等,以及过敏引起。
咽炎不适,表现在痒、疼、咳、烦、热、呕、红肿、异物感等问题,中医称之为“喉痹”。现代多认为是微生物、病毒入侵,或组织充血引起。
居家简便应对方法是:淡盐水反复漱口,目的是抑菌消炎,再进一步是吃溶菌酶含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有些中医用利于消肿的清热药物,如金银花、罗汉果等缓解。
但是,中医诊病,一定要坚持整体观念,不能哪疼治哪,陷入头疼治头,脚痛医脚的固定思维模式,很可能误诊、拖成大病,或者频繁复发。
咽炎是一个比较容易复发的疾病,一直治不好,肯定是没抓住病根。
喉痹的病位在咽,病根却不在咽,很可能有两个位置:中焦或肠胃。
咽部,人们统称为咽喉,咽是属脾胃管的,负责吞咽;喉是气流和司呼吸的通道,属肺;另外咽喉作为“身体要地”,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也循行于咽部,所以病根就应该通盘考虑这些因素。
中医在问诊的时候,如果舌诊、脉诊加口述,是饮食不节引起,要从肠胃论治;是咽痛还有失音、痰多,伴有潮热问题,要从肺、脾论治;是咽喉有异物感、气机不畅问题,要从肝论治;是咽痛和咽干的问题,阴虚甚重,就要滋阴。
咽炎的种类,有脾虚痰湿、肝郁气滞、湿热瘀阻、阴虚等类型,可分别从清咽化毒、脾胃清燥、利咽疏肝、滋阴益津等方面论治。
现代人讲究短平快,尤其是现在都上班、上学了,有没有一个通用的疏中焦、通肠胃的方子?还真有,它就是“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记载于《金匮要略》,全方5味药,配伍为:
君药:半夏,温润化痰第一要药,入脾、胃、肺经,直指咽炎大本营。
臣药:厚朴,治气的要药,可降肠胃之气,就是腹气,就把咽炎的另一大病根治住。
佐药:茯苓和生姜,一个健脾燥湿,一个辛温和胃,还能缓半夏之毒。
使药:苏叶,芳香化湿行气,疏肝清肺,是方子的“点睛之笔”。
半夏厚朴汤的思路,是从理气行气入手,调理脾、肺、肝、胃、肠道等脏器,畅通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络,还能化痰、止咳,整个咽部清爽起来。
半夏厚朴汤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化裁组方:
加射干、桔梗、炙甘草、大枣,就是加味半夏厚朴汤,可治肝气不舒、梅核气。
加薄荷、桑叶,治风热感冒引起的咽炎;加荆芥、防风,治风寒感冒的咽炎。
加黄芩、金银花、连翘,治湿盛热毒。
加大黄、芒硝,治热实便秘,通肠道。
加杏仁、百部,治咳嗽剧烈,气喘失音。
半夏厚朴汤专治喉痹,但针对性别、年龄、病程轻重、诱因不同,各个患者药量不一样,一定要遵医嘱,不可乱用,且中病即止。
半夏厚朴汤厚朴汤的组方用药,注意避免与柴胡、贝母、五味子、泽泻、参剂等一起服用,避免降低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