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聚心聚力抓实党建促脱贫

今年以来,西林县以脱贫奔康为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同步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起“一个桥梁”凝聚脱贫攻坚强大能量。积极采取后盾单位党组织+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搭好后盾单位和贫困村之间的脱贫帮扶“桥梁”。八达镇那卡村,因贫困面广、无产业支撑等问题,成为了该村实现脱贫奔康的屏障。为此,镇党委充分发挥后盾单位自治区民政厅的优势,开展支部结对共建,通过整合筹集资金40万元新建了集体养猪场,并将新建后的养殖场转由西林县那卡华泽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该合作社完全由贫困户构成,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无产业、无资金、无能力、无场地”的典型问题。截止目前,自治区民政厅对所帮扶的那卡、周帮和旺子等贫困村投入现金、物资及其他帮扶项目折合资金累计约万元,有效解决了户贫困户贫困问题,为脱贫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探索“两大载体”开创脱贫攻坚新路径。积极探索创新载体,开创扶贫新路径。一是探索“党支部+产业”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贫困户富在产业链。那佐苗族乡坝盆村地处石灰溶岩山区,全村共有户人,其中贫困户88户人,是西林最贫困的村落之一。无产业、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成了该村的难题。为此,村“两委”班子改变思路,创新方法,利用“党支部+产业”的模式,将支部建立在产业上,引领村民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并采用了“合作社+养殖场(户)+扶贫户”的发展模式,有效的带动该村贫困户种植沙糖桔、烟叶等,形成产业。二是探索“党建+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古障镇黄果园村共有93户人,其中贫困户29户人,因土地面积较少,群众增收较为困难。为此,该障党委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区农垦集团旗下的京桂古道茶业有限公司,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将黄果园茶园统一整合为一个整体作该公司的基地,并由该公司将茶叶生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粗放生产、经营不一、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的局面,茶业品质、价格都有明显提高,农户增收明显。

用好“三支队伍”围绕脱贫攻坚凝心聚力。“当家人”“驻村人”“社会人”这三支队伍是西林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用好“当家人”这支队伍,就是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工作的重心。马蚌镇罗北村党支部书记陆明财,积极号召党支部党员帮带本村村民发展沙糖桔产业,几年来,带动了该村种植沙糖桔达多亩,使部分贫困户发展成为该村产业发展大户,带动了2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用好“驻村人”这支队伍,就是充分发挥好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这类“驻村人”优势,引导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那佐苗族乡垌硝村驻村第一书记梁建华同志积极探索“围绕烟叶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烟叶产业”的工作思路,带领垌硝村群众发展植烟叶面积多亩、产值万元,有效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用好“社会人”这支队伍,就是“致富能人+贫困户”加入脱贫队伍,形成脱贫抱团效应。古障镇者夯村党员韦桂林,在镇党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成立了西林县者夯林海优质水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有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辐射了妈蒿村、仙仁掌村、渭归村、马蚌镇及广南堂上等周边村、镇。该合作社采取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施有机肥料、统一果树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等一条龙管理的经营模式,有效提高果的品质和价格,去年最贵的时候可卖到5.5元/斤,较好的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

□黄茂各黄泰银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
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fz/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