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
西林县位于广西的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素有“广西西大门”之称,东与田林县接壤,南与云南省广南县毗邻,西与云南省罗平县、北与贵州省兴义市隔江相望,是广西西进和云贵东出的主要门户之一。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4镇4乡94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15.5万人,有壮、汉、苗、瑶、彝、仡佬6个世居民族。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享受自治县待遇。
西林县历史悠久,早在3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驮娘江流域繁衍生息,壮族先民句町部落在商周时期就建立自己的王国——句町古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是横跨桂西、云贵高原前沿的文明古国。清康熙五年()设西林县。年,在西林县普合出土了世界罕见的鎏金铜棺和铜鼓墓葬,向世人展示了句町古国辉煌一时的文明。年发生的“西林教案”是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之一。清朝末年,西林那劳出了岑毓英、岑毓宝、岑春煊“一门三总督”,在那劳镇至今还保留有较完整的岑氏家族建筑群。
西林生态环境优良,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境内溪河密布,蜿蜒过境近百公里的驮娘江更是珠江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全县98%的土地面积是土山区,肥沃的土质和热带季风性气候,十分适宜动植物繁育生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83%,活立木蓄积量达万立方米,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之一,所出产的生姜、薏谷、茶油、黑木耳、灵芝、小香葱等土特产品因生态、有机而名闻区内外,倍受青睐。
西林沙糖桔是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4.1万亩,年西林被评为“中国沙糖桔之乡”、年西林沙糖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年预计总产量超过5.6万吨。茶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83万亩,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王子山茶、足龙茶香飘四方、声名远扬;烤姜、小香葱等远销欧美和韩国、日本市场;野生铁皮石斛、黑灵芝等名贵中药材品质居全国前列。全县境内有36处保存良好的桫椤优势种群,分布面积达.8平方公里,现存植株6万株以上,其分布面积、小型优势种群数量之大全国少有。西林水牛是全国13个水牛优良品种之一,西林麻鸭素有“广西第一鸭”美誉。
西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那劳岑氏家族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壮族干栏式建筑群——那岩古寨;烟波浩荡、壮阔旖旎的高峡平湖——万峰湖;千姿百态、神奇壮观的溶洞——八行水源洞、周邦洞群等自然景观。
西林原生态文化丰富多彩,壮家“三月三”、苗寨“跳坡节”、瑶村“盘王节”、彝乡“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多姿多彩,“娅皇”、“龙崖外”等原生态民族文化依然完好传承。驮娘江畔至今仍完整的保留着“女娶男嫁”的“欧贵”婚俗文化,被专家们喻为“驮娘江畔的女儿国”,句町古国故地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生态是西林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十二五”期间,西林将坚持走“生态优先,富民优先”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西林、改善山区民生”主题,全面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文化、生态旅游“五个生态”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生态县”,努力建成美丽富裕的西林。
中国沙糖桔之乡——百色市西林县,西林的麻鸭也是远近闻名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