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厦门的风头掩盖又怎样,福州照样有比鼓浪

在福建,

福州和厦门经常被对比,

一个是省会城市,一个是旅游地标,

但无论在知名度还是游客欢迎度来说,

福州貌似经常处于下风。

然而论文艺,福州凭借仓山区或许就可以掰回一局。

这里的老街小巷隐藏着的市井味复古而优雅,才没有鼓浪屿浓重的商业化味道↓

图:图虫

星空日月

这里的洋房有着“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才不像鼓浪屿那里的老房子屈指可数↓

图:

池志海

这里生活着的都是地道的本地人,才不像鼓浪屿都是泛滥的游客↓

这里还藏了许多小资文艺的美食地标,绝对不输鼓浪屿上的张三疯与董小姐↓

这里是福州仓山区,一个堪比鼓浪屿,甚至更文艺的地方,更是福州本地人私藏的文艺圣地。今天,Feekr就带你走进这个总是被游客忽略的地方,来一场最地道的本地旅行~

这里的老街小巷,

充满市井味也可以复古优雅

一个城市最市井的生活皆藏于老街小巷中。这里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隐藏着一个城市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与优雅或许沾不上边。然而仓山区的老街小巷却是大隐隐于市。复园路让你实现短时间内走遍世界,公园路是民国名人最爱聚居的地方,在康山里你会发现西式建筑原来也能和本地的市井味并存却毫无违和感。

乐群路-透过建筑看世界

图:池志海

乐群路一带文物古迹较多,历史底蕴也来得深厚。这里有着“国际教堂”之称的石厝教堂,别致外形吸引了游人纷纷前来拍照;这里有卫理公会总部,占地度平方米的三层红砖式楼群;这里的福州高级中学的前身是鹤龄英华书院,后来美志楼依旧发挥着作用;这里有英国领事馆,而如今已成为军区宿舍。老洋房的繁华不再,却是真实存在的建筑史。

复园路-寻找仓山旧时光

图:池志海

复园路本是一条小巷,因“复园里”而得名。这里的建筑较密集,且多是红砖墙。从高处眺望,绿树掩映中的红砖墙建筑越发吸引人。这里的脩庐是冰心堂哥的房产,也住过民国政府主席的孙子;这里的颖庐是民国曾任山西、云南任邮政署长的黄省三先生的私宅,这里的清河庐福清籍俞氏印尼侨属李明月所有。在建筑群中行走,若是搭配午后阳光,有鼓浪屿的错觉,也有置身青岛的恍惚感,旧时光却是同样的旖旎。

康山里-西式建筑和中式市井味的完美融合

图:新浪博客

遥远的蒹葭

图:新浪博客

遥远的蒹葭

兴许是通商口岸的影响,康山里有不少以“园”、“庐”结尾的中西结合洋房其实是民国时期名人私宅。三层公寓式洋房,如今基本保留着原貌。刻意寻找反而寻不到。当你不经意间抬头就发现,原来旁边便是某某名人曾经的居住地。而林徽因唯一一次回到福州便是位于巷子中的可园。旧时名人私宅已破败,虽不至于断壁残亘,但也杂草丛生,一副荒草萋萋之感。巷子里留下来的便是那些守护着老房子,也守护着历史的老人。

小贴士:其他老街,如公园路、马厂街、对湖路、爱国路等皆在附近,都值得一逛。

这里的西洋建筑,

饱经历史风霜却依然屹立不倒

福州曾是殖民地,仓山区更是领事馆集中地,这里最不缺便是西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石厝教堂,带有浪漫主义的维多利亚风,有银杏作陪更煜煜生辉;罗马凯旋式建筑陶淑女子学堂,像奥黛丽赫本般美好的女子;还有很多老洋房的历史等你慢慢探索。

石厝教堂(哥特式)-有最美银杏作陪

图:图虫

牛奶吐司蜂蜜

走过一个半世纪的石厝教堂,并不如常见教堂那样豪华高大,但胜于具有特色的造型以及历史沉淀感。教堂由蓝灰两色石块搭配砌成,上为木桁架屋顶,双层小青瓦通风屋面。若是运气好,碰到晴天且得以进入,教堂内的光影透过窗户投射到室内,你定会着迷得迫不及待接受光的洗礼。加之教堂前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每到秋冬季节,金黄的落叶铺满一地,老建筑焕发光彩如重生。









































甘露聚糖肽 副作用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fz/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