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之光母校为你自豪的目光从未离开

每一个西林学子,毕业挥手时对母校都充满无尽眷恋,母校对每一位毕业生都依依不舍,祝福离开校园起航职业的学子鲲鹏展翅,飞扬事业。学子无论走多远,无论飞多高,永远也走不出母校的牵挂和期盼。多年后西林的学子,成为母校的骄傲。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首届“扎根基层工作,献身林草事业”优秀毕业生遴选结果名单,这是经过逐级推荐、资格审查、专家初审和综合评审,历时6个多月,产生的首批30名优秀毕业生。西林学子陈金龙,胡俊榜上有名。

01

陈金龙

年参加工作的陈金龙,工作后他继续学习,考入我校林学专业,于年毕业。他扎根基层22年,现任昆明市海口林场场长。在担任昆明市海口林场场长期间,陈金龙从多方面着手狠抓队伍建设,为干部职工排忧解难,帮助干部职工减轻思想负担。植树造林工作多在雨季完成,他带头到植树现场与工人们同吃同劳动,单位早已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周末、节假日加班是家常便饭,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只能通过简短的电话来联络。

20多年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建成森林防火瞭望台4座,扑火队营房平方米,组织完成“滇池流域低效林改造技术推广与示范”等课题研究20余项,编制造林抚育技术规程2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5本,被昆明市政府确定为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

近三年来,他带领全场干部职工共同努力,海口林场相继获得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

当问及为何那样兢兢业业,敬重职业?他说:“母校西南林业大学对我影响很大,‘树木树人,至真至善’的校训,一直激励着我,在基层工作虽然非常艰苦,但从没想过放弃。努力做事实实在在工作,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最早有这种理念是在母校读书时形成的,而后这种烙印深深刻留在我的心里。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好好读书,日后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多做贡献,从一而终,不负母校的培养……”他对母校充满感恩。

            

02

胡俊

校友胡俊也是我校林学专业毕业生,多年来他扎根基层兢兢业业的工作,现任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林业和环境保护工作站站长。

他心中始终藏着一把“种一片,保一片,留给儿孙福无限”的火。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后,他自己出钱买糖、买烟、买花生,召开“院落会”动员群众,连开15个晚上,花了多元钱,当时他的月工资只有元。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他的动员下,大家都积极参与退耕还林,所在乡成为全县完成任务最快、质量最高的乡镇。

年大年三十,他还在外巡逻,巡逻至中午便饮几口溪水充饥,当晚高烧不退,次日妻子送他到4公里外的卫生院输液,输液到3/4时得消息:“几个外地人带着挖树兜的工具在虎独山一带游逛”。他担心万一引发火灾多亩林地难保,特别是那一带几百亩的野生红豆杉。于是他不顾妻子反对,拔掉针头,直奔虎独山而去,劝退了正准备挖红豆杉的外地人,返回山腰已是万家灯火。

他对森林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负责,共获得市级表彰1次,县级表彰4次,乡级表彰9次。

以上这两位西林优秀的学子,带着母校的殷殷期盼,无怨无悔投身林草事业,奔波劳苦乐不可支,为生态文明建设全心全意奉献力量。陈金龙、胡俊是西林平凡的学子,所做的事又是那样不平凡。他们是西林深爱而又自豪的骄傲。

学子无论走多远、飞多高母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fz/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