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一场春雨,等一片春暖花开

患有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pf/a_4591211.html

东风解冻,温润散而为雨

春雨至矣,万物开始萌动

晓看红湿处,花重云霄城

春雨,是温润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东风拂来久别的暖意

细雨淅淅沥沥笼罩人间

给大地披上温暖的纱衣

一帘微雨,是万物最美的春

春雨,是灵动的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飞雨入阶廊,雨羞风轻

有雨必有云,春云淡冶如笑

柳丝开始含烟,鸟儿起伏和鸣

待柳烟成阵,便春色撩人了

春雨,也是蓬勃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

早樱染红了,草木抽芽了

秧畦绘绿了,河水熨暖了

蕴藏一冬天的情绪都尽情释放

人也跟着朗润葱茏,欢喜起来

中国人深谙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

有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

在被称为“可耕之候”的雨水时节

勤劳朴实的农民

已经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春耕

你也该为新一年的生活做谋划了吧

图/蔡任邦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奏鸣曲”

春意萌发、春寒料峭

那么雨便是进入春天的“变奏曲”

气温回升、甘雨时降

此后,春暖花开的日子就要来了

那么不负大好春光

来一场“开漳寻根之旅”吧

小编说历史

多年前,唐归德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奉诏率领由87姓组成的府兵及其家属,开发闽粤,建置漳州,兴教务农,并由此繁衍至港、粤、台及东南亚,创造了远播中外的光辉业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开漳文化。多年里,开漳后裔世代守望闽南,血脉衍播海内外,开漳文明薪火相传;多年后,千万漳籍子孙沿循血缘,返乡寻根谒祖,与故里重新融合。

踏青开漳寻根之旅指南

一、

为闽南历史文化名山,位于云霄县城西郊,海拔.9米。高耸挺拔、雄视东海,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左侧有石交椅,右侧有小将军山,两座次峰呈左右拱卫之势,恰合传统的风水宝地之说。公元年,奉诏入闽平乱的归德将军陈政逝世后,陈政将军的儿子陈元光将他安葬在这里,因为这座山巍峨挺拔,好象一尊威武的将军雄踞在天地间,“将军山”因此而得名。自古以来,这是云霄的象征与骄傲,又是海内外开漳后裔寻根的祖地。

方文焕?摄影

原称陈将军庙,位于云霄县云陵镇享堂村。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唐嗣圣元年(年),宋徽宗政和三年(年)始称威惠庙。主祀“开漳圣王”陈元光,被海内外尊为威惠祖庙,有宋代漳浦县令(时云霄属漳浦县)吕王寿的《谒威惠庙》诗“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名句为证。

二、西林村+魏妈庙

唐高宗总章二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军入闽平乱,镇疆屯垦,传播文教,和融民族。垂拱二年(公元年),奏请建置漳州于漳江之滨,辖漳浦、怀恩两县,西林村即为漳州故城遗址。直至开元四年(年)迁址漳浦李澳川,西林作为漳州郡治达30年之久,是漳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宋元至元年(年),元总管同知陈君用曾驻军西林重修。清初,郑成功部将蔡禄于此拆故城建私寨。古城东临漳江,周长米,夯土为墙,设4城门。现残存水阁古城、水门残迹、军营山、古渡口、点将台、炮台山、军营巷、衙署、粮仓、盐馆等遗址。滨江五通庙、张氏家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魏妈(公元~年)名敬,字玉珏,河南汝宁人,隋中书魏潜之女,开漳始祖陈政母亲,开漳圣王陈元光祖母。她曾随夫陈克耕匡扶唐高祖李渊定鼎天下,尊为大唐开国元勋夫人;又曾扶佐儿孙开发闽南、建置漳州,是一位爱国爱家、顾全大局、深明大义、造福后人的巾帼英杰。天授二年(年)以93高龄溘然仙逝,敕葬于云霄仙人山半径之麓,赐谥“僩恪”。陈元光以支孙承重,为其结庐守制。宋绍兴十三年(年),追封为“济顺嘉淑夫人”,绍兴二十年,再追赠“济顺昭德夫人”。年11月,旅居马来西亚的开漳圣王后裔、皇家拿督陈良民捐资建造魏妈纪念堂。但堂阁初成后未立殿坛,空置十有余载。年3月,云霄县实施文化园规划建设,将魏妈纪念堂整修为魏妈庙。魏妈文化园以魏妈墓园、陈元光守墓庐遗址、懿德园、登山步道、半径古道、神道碑观光廊道、魏妈庙为核心区,纳入仙人峰、龙泉寺、龙凤寺、棋盘石等,成为海峡两岸中原将士后裔追怀开漳业绩的文化园区。

更多开漳旅游路线链接点这里:“通江达海”开漳文化之旅精品路线

不负春光,让我们一起出发~

云霄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出品

?图:李金文/张文森

文/编辑:蔡锦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fz/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