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语文寓言两则画杨桃等课文,资

二年语文《寓言两则》《画杨桃》《小马过河》,这三篇课文选自二年下册第五单元。其中不乏重点课文,杜du老师建议大家参照下面的内容来对照自己的学习,详细的备课内容就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会学习的学生都会重点留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学习目标,它能让你明确本单元的语文学习重点到底是什么,好了,让我们快快走进第五单元吧!第五单元一、单元要素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二、单元目标1.认识41个生字,会写25个字,会写25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小马过河》。3.能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能用上提供的词语,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5.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加上“赶紧”“焦急地”等修饰词语后的好处。12寓言二则第十二课课文目标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第十二课语文基础落实1.指导多音字:钻2.指导字形易错字:“劝”、“告”、“牢”、“筋”。3.指导特殊结构字:“亡”、“疲”。第十二课课文学习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的话讲故事。2.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3.通过讨论,总结学习寓言的方法。4.明确寓意,加以应用。第十二课拓展延伸用本节课的预习方法阅读《刻舟求剑》、《掩耳盗铃》、《自相矛盾》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3画杨桃第十三课课文目标1.认识本课“室、靠”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第十三课语文基础落实1.指导会认的生字“室、审、视、晌”是翘舌音;“肃”是平舌音;“班、审”是前鼻音;“晌、抢”是后鼻音。2.指导多音字倒影(dào)天鹅在水中的倒影真好看!摔倒(dǎo)小妹妹摔倒了,我把她扶起来。3.指导组词识字靠:靠近依靠可靠视:注视仰视视而不见抢:抢先抢救抢夺悦:喜悦愉悦赏心悦目课:上课听课讲课4.指导造句,理解词语视而不见:对于不讲卫生的行为,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赏心悦目:公园里的鲜花,竞相开放,让人赏心悦目。5.指导会写的字图、课、摆、座、室、交、哈、页、抢、嘻按结构分,左右结构:课、摆、抢、哈、嘻;其中“摆”和“抢”都有提手旁。“嘻”和“哈”都有口字旁。全包围结构:图。半包围结构:座。上下结构:交,上窄下宽。独体字:页。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左窄右宽的字,比如:课、摆、抢、哈、嘻。第二类,左宽右窄的字,比如:割、剑、刮。第三类,左右同宽的字,比如:朋、羽、领。汉字书写的过程中,要写左想右,要相互照应,笔画少的部分要给笔画多的部分让位置。6.指导易错字:“摆”“摆”字的意思是用手把捕到的熊摆好,所以“罒”这个部分的意思是捕兽器的样子,不能写成“四”!第十三课课文学习1.出示两张从不同角度观看杨桃的图片,体会到:同样是杨桃,从不同角度看,却有很大的区别。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的话的含义。3.出示古诗:苏轼的《题西林壁》,体会其中的道理。4.揭示课文的启示: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第十三课拓展延伸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14小马过河第十四课课文目标1.认识“棚、驮”等13个生字,能够读准多音字“坊”,会写“愿、意”等8个字,会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3.能够用提供的词语串讲故事。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自己的简单看法。第十四课语文基础落实1.指导识字:伯、刻、麦、愿、意、突、掉2.指导词语:磨坊、为难第十四课课文学习1.借助插图和文字,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总结方法:图文对照,可以帮助我们清清楚楚、完完整整读懂故事,讲好故事。3.朗读对话,通过抓关键词、标点符号、人物感受等重要提示,让孩子们在朗读时进入角色,感受人物的心理。4.教师总结:读好人物对话的四把金钥匙:(1)借助提示语,体会说话的语气。(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物的心情。(3)通过标点符号,体会特殊的语气。(4)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情感。第十四课拓展延伸1.完成预习自测单,并把预习成果和家人分享。2.推荐《白雪公主》、《三只小猪》、《丑小鸭》等童话故事书,按照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开学后展把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小伙伴。以上就是第五单元的各课备课重点,资深教师整理给学生备用,预习课文时可以参照备课内容来学习,复习时可以用来查缺补漏。觉得老师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jj/1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