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余生有人鲜衣怒马,陪你看烈焰繁花。
愿余生有人鲜衣怒马,陪你看烈焰繁花。
这里是大学生艺术团联合新媒体中心推出的西林艺语,我是主播江莱。
毕业就像一场电影,终会散场,我们每个人手里的入场券就是纪念这场电影的凭证。
四年前,我背着一个书包,拖着两个行李箱,来到这座全然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机场,陌生的街道和车牌号。走在路上,听到的都是夹杂着方言的普通话,就这样摸索着,来到了这所要陪我四年的学校。
最初认识的,是几个已经很久没有联系的学长学姐,他们前年就已经毕业了,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的还好吗,和他们仅存的联系,就是朋友圈偶尔的点赞。
记得社团招新的时候,在艺术团的招新点前停留了一下,没想到,这一停,就成了我这四年最不舍的回忆,一起排练的日子历历在目,我的青春,汗水都挥洒在这里,我最爱的人,也在这里。
后来,大一住着的破破烂烂的六人间,把六颗来自天南海北的心,牢牢的聚集在了一起。
起初的了解,仅限每个人的姓名和来自哪里,没过两天,知道了小名,互相取了外号。
白天的时候,一起打游戏,抱怨着宿舍的网速慢。晚上,躺在床上开始没天没地的聊着,抱怨着熄灯的烦恼,聊着聊着,就听到对面床上的兄弟,开始轻轻的打呼。偶尔也能听到,隔壁楼的女生寝室,时不时传来一声声尖叫,循声望去,几个女生抱在一起与墙角的蟑螂对峙了好久。
某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情人坡前的一圈蜡烛,将两只单身狗变成充满恋爱酸臭味的一对情侣。就在那个九月,伴着虫鸣,和着微风,听着有一下没一下轻轻的呼吸声,离开家乡的我,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
但似乎,我从来都没有长大过,一眨眼,我就要面对考研的压力,就业的烦恼,从此再也没有块钱一个学期的宿舍,再也不用害怕食堂的拥挤,再也不用担心早课会迟到,再也不用哀求舍友帮忙答到。
突然,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那天,我在窗口对着喜欢的人大喊;那天,我在雨中飞奔,只为了给她撑伞;那天,我通宵喝了一瓶又一瓶,不是我酒量好,只是我想和每个人都说一句珍重。
拿着录取通知书,办理宿舍入住的画面,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但是,如今代替录取通知书的是那张写着毕业寄语的纪念册。
毕业那天,我们就别哭了,微笑着离开,你说好不好?
报送单位
大学生艺术团
文字编辑
张昊楠
音频来源
张昊楠
排版编辑
徐百利
编辑审核
徐百利周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