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健知识小课堂
爱耳日
关怀你的耳朵
今天是全国第22个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
为了提高人们的听力保健意识,关心听力障碍群体。年3月3日,我国“爱耳日”活动正式启动。年,WHO将我国的“全国爱耳日”确定为“世界听力日”,以提高人们对如何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的认识,促进世界各的耳和听力保健。今年,世界听力日主题为“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HearingCareforALL!Screen,Rehabilitate,Communicate.)。
听力下降会影响患者与他人交流,时间长了会让患者性格孤僻,听觉反应迟钝,大脑思维缓慢,影响中枢神经整体平衡发育,听力愈加迟钝,言语表达能力急剧下降,严重者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对于儿童,听力下降会延误儿童的言语智力发育,影响其正常学习生活。
·1·规律的生活作息
“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我们总能找到种熬夜的理由,加班、打游戏、追剧……可是要知道,个熬夜的理由也换不回你的听力健康。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都有可能影响到内耳循环系统,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所以奉劝大家作息规律,为了耳朵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
·2·噪声
噪声分为职业噪声与非职业噪声。像工厂内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就属于职业噪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很多非职业噪声,如街上车辆发出的交通噪声、家里容易听到的家电噪声、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娱乐噪声以及烟花爆竹声等等。此外,大家长时间使用手机,耳机,如果音量过大也属于非职业噪声的一种,如煲电话粥、带耳机睡觉听音乐、公交地铁用耳机听歌等。
长时间大音量听耳机,对耳朵是一种噪声性刺激,可能会导致耳鸣、耳朵不舒适,甚至会引发听力下降。为了保护听力健康,我们要牢记60-60原则,即用耳机时“音量开在60%以下,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
·3·耳塞导致的外耳道损伤
在戴耳机时,我们也要特别注意。有一些人习惯长期戴着耳机,这样除了会有噪声性损伤的风险外,还会因耳机长时间压迫和刺激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损伤,发生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湿疹。所以,在不打扰到别人的情况下,尽量将声音公开放而不使用耳机,如果必须使用,尽量使用耳罩式耳机。
·4·损伤耳朵的坏习惯—掏耳朵
正常情况下,我们不用掏耳屎,耳屎可以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它有杀菌、保湿、防止小昆虫进入的功效。儿童与老年人是耵聍栓塞的高发人群,但这两类人群依然不需要经常掏耳朵。挖耳勺等异物会破坏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损伤、出血、感染,导致外耳道炎和外耳道湿疹。若洗澡后,感觉耳朵潮湿不适,可以用吹风机离耳朵远一点吹干。如果耳屎堵住了影响听力,医院请耳科医生帮您清理,尽量不要自行清理。
▲小朋友们请记住:
对于耳朵及听力的保护,大家一定要
勤预防,早就诊,早干预!
祝大家听力健康!
图文
九幼保健组
编辑
皮卡皮卡~啾~
审稿
杨小莉、橙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