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西林寺,坐落于庐山北麓香炉峰下。初是沙门竺昙结庵草舍,死后慧永继承师业。到东晋太和元年(公元年)由陶渊明之叔公——太府卿浔阳刺史陶范为之立庙。据估测,东晋至唐宋时期,庐山上的寺庙多达多所,其中最早建立起的是西林寺。西林寺山门主匾“庐山第一寺”直至文革前尚存。
庐山西林寺与千佛塔(摄于年)
年,到来自台湾的觉海法师历经七年独资新建西林寺,并立下规矩:不化缘,不攀缘、不求援,不赶经忏,不买门票。如今西林寺巍峨屹立于庐山上,重放异彩。寺内另有《十八罗汉图》、《五百罗汉图》等画卷,《大藏经》及各类佛学经典图书千余册,晋、明二代碑刻、塑像数件。
西林寺
西林寺之后有一座七层高崇千佛塔。在唐代开元年间(公元-年),唐玄宗敕建石塔一座,以示敬崇。塔内外供奉佛像尊,故又名“千佛塔”。塔高七层,呈六角形,底层南北开门,正门向南。塔身向南每层门顶上皆有题额,底层至七层分别为千佛塔、羽室才、金刚、灵就来、无上法、聪雨花、无明藏。塔为空心塔,外状崔巍,高耸峭立,为西林寺的标志。
千佛塔
这座千年古塔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代世纪风云,战争烽火的洗礼,残塔始终屹立在庐山山脚下,是江西省境内现存建塔历史较早、体量较大的古塔之一。明崇祯五年,照真法师对宝塔进行了大修,每层内外均设有佛龛,供奉佛像,佛像高尺余,全是泥塑,有的装金,有的粉彩,各有不同,现尚存数十尊已重新装金供奉塔内。清道光年间(公元--年)塔顶曾裂开,至咸丰年间(公元--年)又自行愈合。年,千佛塔全面修复,从缅甸请来玉雕佛,供奉在顶层。又专程赴江西景德镇订制仿明瓷佛像数百尊安置外围佛龛供奉。塔内外供奉佛像共计尊。从此千年千佛宝塔,重振雄风,不逊昔日光彩。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纠倾加固,年5月全面维修。
《题西林壁》
宋朝元丰七年(公元年)大文学家苏东坡偕同黄庭坚等文人畅游吟诗,抵达西林寺时,看到壁前前人题诗甚多,顿时兴起,吟出著名的《题西林壁》传为千古佳诗。其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句,极具哲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