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青年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李皓宇在贫瘠的

人物简介

李皓宇,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

曾任山西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山西大学学生会副主席,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三届学生会主席,山西大学期刊联合理事会理事长。

现任山西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年获得青年铁路志愿者服务证书。

年获山西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荣誉证书,“防艾”宣传活动优秀志愿者证书,第二十五届书博会全国优秀志愿者证书。

年获太原市微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万人培训计划”结业证书,山西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结业证书,山西大学青马学院优秀学员,“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并多次获得山西大学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团干称号。

在李皓宇的这份简历中,“志愿者”这个词的出镜率极高。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骨干,卓越的创新型人才,却对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务正业的“志愿”“支教”情有独钟。今年一毕业,他就与几个同伴一起踏上了去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支教之路。

韶华立志愿一腔热血对青天

支教,是支援地区乡镇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在目前中国教育资源严重不均的情况下,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挺身而出,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希望。李皓宇就是其中之一。

当说起为何萌生出支教的想法时,李皓宇侃侃而谈。他说最开始的原因来自原先做过的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据李皓宇介绍,他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在高中,那时候他是班长,需要组织班里同学去敬老院参加“雷锋日”志愿活动。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难免会很紧张,不过老人们都很热情,也很健谈,开始的不安很快就在老人们爽朗的笑声中烟消云散。“老人们的笑容就像小孩子一样,给了我温暖的感觉”,李皓宇回忆道。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情,是在其他地方未曾感受过的。

与老人们深度交谈之后,细心的他有了这样一个发现。在“雷锋日”活动的这几天里,会有很多的学生成群来探访老人,有时一天甚至会来好几波。但是这样子的高频度探访事实上扰乱了老人的正常作息,给老人们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工作人员也说,更希望学生可以在平常来探访老人,而不仅是在这几天。这让他感受颇丰,他的心里从此有了一个模糊的念头,想把志愿服务长久地坚持下来。

经历了第一次志愿服务,从此李皓宇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大一的暑假,他参加了铁路志愿服务。回忆起那个暑假,他仍记忆犹新。当时的气温很高,平均三十多度,工作起来有的时候一站就是一天,浑身都会很酸疼。“其实挺辛苦也挺累的”,这些话,他只是简单掠过。李皓宇说得更多的,是那些小小的温暖,“我在那段期间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您好,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谢谢,每天能听到那么多声‘谢谢’,看到那么多旅客的笑脸,感觉身体上的疲惫都忘记了”。那些温暖的场景成了李皓宇坚持参加志愿服务的动力,再后来,他做有过防艾志愿者,春运志愿者,全国书博会等等志愿活动。每次苦了累了,记忆深处总会浮现一张张笑脸,抹去他的辛苦,淡化他的劳累。

机缘巧合之下,李皓宇接触到了山西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他坦言,支教与其他志愿活动相比,其实要困难得多。他第一次了解支教是在学生会期间,跟校团委去山西静乐的一个山村给贫困儿童捐助文具等物资。“通往村子的那条路特别不好走,非常窄,两个车一起走,需要一个车先停在一边,另一个车再过。如果再碰上下雨的话,山路就更不好走了。”村中的唯一一个小学的全部配置就是四个教室,一间办公室还有一间宿舍。一年级到六年级加起来一共只有二三十个学生,全都在这四个教室上课。他们一到那里,就看到一群穿着破破烂烂,脸上带着一抹高原红,笑容腼腆的孩子们拘谨地站在一起迎接他们。在收到礼物后,孩子们一个个都笑得特别开心,李皓宇感慨的说,“当时我特别能理解“知识改变命运”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他们的眼神当中满满的是对知识的渴求”。那纯真质朴的笑容深深印在了李皓宇心里,在他心中隐隐植下了一个念头。“那时候我就觉得,我以后也要选择支教这条路。”

李皓宇只是单纯地喜欢参加这些志愿服务活动。而喜欢不需要什么高尚的理由,也许只是一张笑脸,一个眼神,一瞬间的暖心。

赤心育赤子千里烟尘书香近

早年种下的种子逐渐发芽,开枝散叶,最后成长为一棵茁壮的大树。大三时李皓宇毅然报名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并成功通过。听说他的决定后,一向支持的父母们却有些许犹豫,因为他们知道这并不是容易的。可李皓宇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查了当地的一些情况,并联系以前有过这方面经历的学长们,把详细情况跟父母交流之后,他们也就无条件同意了。终于在今年毕业之后,李皓宇与同伴们一同踏上去往西林的列车。

初来西林,大家都有些不适应,甚至是状况连连。蚊子一叮便是个大包,宿舍偶尔会有蛇虫进入;饮食会有很大差异,南方的面食很少,这个山西小伙吃的最多的就是粉了;气候的不同也使他不适应。可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后来,他便喜欢上了当地的粉,他说这个味道十分正宗;喜欢看不同的动物,那是他没有见过的;他喜欢这里,喜欢这个静谧的小县城,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成了这个小城在他心上的烙印。

在西林民族高中,李皓宇负责高二7个文科班的通用技术课程,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老师的喜爱和尊重不止一遍感动着他,温暖着他。在这里他满载收获。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他的自信心得到了真正的提高;明白了教书和育人同样重要,育人也是育己的道理;上课时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孩子相处,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在为别人创造幸福时他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看,上天从不会亏待每一个辛苦付出的人。

在这里他也会偶尔犯迷糊。他这样子笑着说,有一次上课走错了教室,发现同学们一直看着自己笑,又听到隔壁的同学一直在叫他的名字,才知道自己走错了教室,而隔壁班的同学说的正是:“老师,你走错教室啦,快过来。”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囧事给李皓宇的支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青春不散场天下何处不繁花

当问到想对有志于支教的同学说些什么时,作为过来人的学长也给出了充分的建议:从自身来说,要提前做一些准备,需要了解自己擅长的教学内容,是课本上的一些知识,还是像美术,音乐这样的兴趣特长。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支教地区做贡献。

有些支教的环境比较艰苦,吃苦是在所难免的,支教不是简单的体验生活,必须要有长期坚守的毅力,短时间的支教就像是蜻蜓点水,根本不能改变这里的什么;如果去一些比较有民族特色或者有独特风俗习惯的地方,就要提前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定要沉住气,在和当地的老师,政府部门,民众相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可能也会给沟通带来一些麻烦,想要克服,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最后,是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虽然目前好多的支教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是要注意安全,要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尽量别让自己生病。如果去支教的话,最好是同伴一起的情况下,这样一来彼此之间可以互相鼓励,出了问题也可以相互帮助。

支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随时随刻都面临着未知的挑战。它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甚至还有些许苦涩,可那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李皓宇在最炫目的年纪饮下这杯茶,将自己的光芒全都奉献给那片青山,那群稚子。有人说他任性,说他浪费了大好青春。殊不知,这样的肆无忌惮,这样的任性“挥霍”,才是真正的,属于青春的张扬。

明年七月,李皓宇就要结束支教生涯重归山大,开始他的研究生生涯。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他,将踏上另一段征程。愿他携着支教的收获归来,带着千锤百炼的赤诚之心,在学术的研究中登峰造极。

记者

景瑞卷朱梦真武秋羽

编辑

刘夏萍

责编

高俊杰

图片来源于本人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linzx.com/xlly/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