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山,与东林山一样,在平山与灵寿的搭界上,隶属平山县。这两座山相距只有两公里。东林山我已是爬了数不清的次数,而西林山却一直想登,却总无机缘。 第一次决定去登西林山时,我十七岁,上高二。那时,寒假将尽,农历正月十八是西林山的庙会。于是我决定去登西林山。然小妹以为登山很好玩,一直粘着我,非要去。当时她才七岁,无奈之下,只好骑自行车驮着她,冲着山的方向,穿村跨野,来到了西林山的东南边山脚下。这里没有一个人,过庙的人们都在山西边,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到达山的西侧,只能凭着蛮劲翻过去了。于是找了一个隐蔽的山坳,把自行车藏好,那时候自行车也是一个贵重的东东,相当于现在的奥的了。 费了半天劲,找了一个较低的山腰,循着似是而非的山路,开始了翻山。爬了没一会儿,小妹就支撑不住了。我只好背她登山,累得我满身大汗,结果还行,总算是翻到了山的西边。 庙会上人还挺多,有烧香的、有磕头的,跳大神的、唱大戏的……人来络绎,好不热闹!还有许多登山的,密密麻麻,我也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可是小妹实在是走不动了,我只好先照顾她,只能望顶兴叹了! 后来碰上一个我村开拖拉机来赶庙的,让他把小妹捎了回去。然天色已晚,我只得重新翻过那架山梁,找到我的自行车,怅然回返。 今年正月十四,我又突生想法,再去西林山一探究竟。 于是召集了几个朋友及家人,驱车直奔西林山西侧。跟着导航仪的指向,虽然走了些绕路,但还是来到了西林山西侧的山脚下。我们停车的地方立着两块碑,一块是河北省政府保护林山石佛堂的,一块是村民修庙的功德碑。 沿着山路,一路向上,没走多远,却被丛生的荆棘挡住,几次寻路都不成功,走来走去似乎都成了绝路。于是又返到山脚下,问询了正在修路的两位老汉,他们告诉我,说我们原来走的就是上山的路,因为山没有开发,也没有个正经路,那条路也能走,也都不太好走。然我们都拖家带口,老婆孩子,体力不一样,胆略更不一样,总是形不成一致意见,围着山脚从南转到北,又从北转到南。不觉已近中午,只好再次弃登回返,登顶再次落空。我小女儿戏称本次活动为“转山”! 两次都没有登顶成功,反而使我登上西林山的愿望更加强烈。三月九日,我再下决心,约了几个身强力壮的伙伴,发誓一定登顶成功。 天气不是很好,雾濛濛的。网上的天气预报说有四到五级的风,我很是担心风影响我们登山的安全。 山脚下,两辆汽车停在那儿,站着男女老幼十来个人,正在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香、纸。 “这儿还卖香?” “不可能,不见一个人毛,卖给谁呀?!” “不可能是烧的吧?这么多!”...... 我们三个瞎聊着,开始了登山之旅。 又走到了那个峭壁前,我一马当先,手脚并用,开始攀岩。 登上了这块岩石后,我发现了上山的路。原来就是这块巨石让我上次留憾!如果上次我再努一点力,稍稍爬高一点,就可能给自己增加信心,给大家带来信心,就可能带领大家完成登山之旅。真是,坎跳不过去,就只能在原地徘徊,跳过去了,就是一片新天地。 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我们来到一个古建筑门前。墙体全部是用石砌起来了的,有一丈来高,前面铺着很规整的长石台级,一看就很有岁月。乱石丛中,随处可见,古瓦碎片。有两根石雕的柱子相对矗立,下面躺着一个石雕的小房顶,就这个房顶的雕功就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精细和认真。有几棵上了岁数的树,虬枝婆娑,但并不高大。一堆瓦砾之中,有人用石头堆了个简易小房,摆着香炉。看样子这里过去肯定有一个大的庙宇。 又走了一段路程,又是一个同样的建筑,只不过这个比上一个规模更大,门前还树着一块光绪年间重修记事的石碑。再往上,就到了山脊,东林山跃入眼帘。 一下子,山风冒了出来,身上的汗瞬间止住,感觉突冷,不禁打个寒战。 两边都是山峰,往那边去呢?只见两边都是巨石林立,又没有了明显的路径。 远远望见石佛堂的洞口,我们就选择向这个方向前行。小心翼翼地扶着山石,迎着让人又冷又怕的山风,一步步踩稳了脚,慢慢地挪动,生怕踩不稳滑下去,又怕站直了被风刮走。 过了危险的巨石阵,又是较好的小路,登上石佛堂的路都是石雕的台阶。 西林山的石佛堂,和东林山的建筑风格相同,也是在一块巨石上雕出来的。那满墙的壁雕佛像,也一样受到了损坏,大多数都面目全非。这和东林山石佛堂的区别是没有大的雕像。 绕过石佛堂,有一块斜向东方的长石,其上面还停放着一块,上面写着几个红字:“试心石”。 我们几个看了看,都没有胆量爬上去。不是怕这块石头,而是那深深的沟壑让人毛骨悚然。我们只是在其旁边留了影。 “试心石这个名子不确切” “对”,另一个搭言,“这应该叫试胆石呀!” 站在山顶,向四周望去,西林山山顶的巨石一律斜插向东方,与东林山遥相呼应,好象他们原本是一体,被什么力量硬生生地分开似的。向山下望去,还是灰蒙蒙一片,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院落。在这个荒效,我想不应该是PM2.5,应该是沙尘暴。 下山的路,我们决定不再走那个山脊,另辟捷径。虽然被荆棘阻来挡去,但还是很顺利地走下山来。山脚下那群人已散去,只留下大大的一堆香纸灰。 “哇”,我被吓了一跳。一只一尺多长金黄色的蛇横在我面前。 我的惊叫,并没有将它吓跑,它依然悠然地晒着太阳。 两位同伴跟了上来,给蛇作了一个请的手势,说:“请您先行!” 那条蛇等了等,慢腾腾地爬入了枯草中。“唉,忘了给蛇拍个照,金黄的蛇可是少见呀!” “就是。”大家都有点惋惜,“人家不走,摆好了POS,等着呢,辜负了人家!” 坐上车后,大风来了,不象是四五级,有七八级那么大,黄沙满天,连近在咫尺的山都看不真切了,路上的行人举步唯艰,那些骑自行车都步行推着走。看来,天气预报还真准!我们更庆幸,风来的时候我们已了却心愿,也许是老天被我的诚心所动,没有再给我们增阻加难!
赞赏